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爹你让开,宰辅我来当! > 第362章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本爵要清君侧!

第362章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本爵要清君侧!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百官群臣们也不管到底圣不圣明,总之这三声高呼乃是不能停的。

大明城楼上头的喧闹之声,顿时引起了不少底下百姓的注意。

所有人皆是翘首以盼,期待着今日真正答案的揭晓。

“张士元!”

站在酒楼窗台的细川幽斋重重拍击了一下栏杆,几乎想要将整个木制栏杆捏碎了一般。

“这不公平!明国人惯是会耍招,他张士元凭什么能够参赛?这首诗.这首诗.”

说到这里,细川幽斋的脑海之中开始不断回味那一首诗句。

“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

即便是细川幽斋心里头再痛恨,可念诵起这四句诗来,也不得不在心里头发出感慨。

真乃是咏元宵的绝句!

他通读唐宋诗词,也熟读四书五经,实在是无法昧着良心说出这七言绝句不好之处。

细川幽斋的嘴唇不断发抖,几万两银子投进去了,那可是织田信长给自己准备前来大明疏通关节的几乎所有钱财,便是这样打了水漂。

可饶是如此,细川幽斋作为一个文人,还是在心里头回味着诗句。

“十二街前.四平街外这四平街想必便是这棋盘街吧?倒是贴切无比,吾不知何时能够写出这等诗词。”

细川幽斋站在栏杆前头,看向底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再看那绚烂的灯火,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整个人似乎完全失去了力气。

“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

酒肆之中,李贽手里捧着一碗温热黄酒,高高举起,仰天长笑说道。

“好诗!好诗啊!老夫便是知道,张士元这小子肚子里头有东西。

他懂经史子集,创办新学科学,对于心学也是讲得头头是道,如何不能懂这诗词之道呢?”

李贽面容微醺的样子,看向身边的徒弟袁文炜笑着说道。

“小子,老夫如何说来着?你却说这份银子得值不值吧?若不是老夫逼着张士元上台,咱们今日如何能够听到这绝妙之诗句,这元宵绝句,即便是千金也换不回啊!”

袁文炜则是有些无语地说道:“师父只知这诗句妙,妙则妙矣,可跟师父有什么关系,还不是那张士元出了风头?”

李贽摇摇头说道:“人生得意须尽欢,便是个乐子,你却还是不懂。”

说完之后,他又端起面前的酒坛,就着两颗生米,仰头一饮而尽,酒水撒了他半身的衣襟。

“如何?”

顾宪成坐在厢房里头,不断踱步,时不时便朝着身边两名同伴询问。

“城门楼上头可有消息?”

另外二人同样是焦急万分。

赵南星不免叹息说道:“听闻到了恩师作诗之事,恩师平日里从未做过诗句,不知这回表现如何。”

在他们这几个徒弟看起来,张允修平日里对于诗歌可谓是讳莫如深,甚至平日里,徒弟们想要“联句”斗诗,他也总是会找借口搪塞过去。

久而久之,在众师兄弟们看起来,张允修这位恩师想来就是没有什么诗才,在经史子集、杂学上头精通,在诗句上恐怕没什么大事。

这本不是什么大事,毕竟诗词终究是小道,文人墨客们当做平日休闲娱乐,更多的乃是在青楼酒肆中附庸风雅,上不了什么台面。

可今日好巧不巧,元宵灯会最后环节便是斗诗,张允修还碰巧要在皇帝面前表现一番,由不得徒弟们不担心,生怕自己那年幼的“恩师”,在皇帝和天下人面前出了丑。

“早知如此!”高攀龙是个急性子,“咱们便也该为恩师备好诗句,方才是稳妥之举。”

“多说无益。”

顾宪成乃是主心骨,摆摆手说道。

“便等消息吧。”

三人等了没多久,外头突然传来一阵喧闹之声,一名头戴阳明巾的读书人脚步匆忙走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张笺纸。

“二位先生,师公的诗句出了!”

“我来看看。”

顾宪成不由分说,上前两步便取过笺纸,小心翼翼地摊开一看,纸张上头用蝇头小楷写着四句二十八字。

他心脏疯狂跳动,手指头都有些微微发颤,瞳孔顿时一缩。

“四平街外月如霜。”

嘴里不断嘟囔念叨着这句话,仿佛要疯魔一般。

“怎么了?恩师他写了什么?”

高攀龙忍不住靠了过来,他一口气将全诗念了下来,整个人顿时打了一个激灵,不免由衷赞叹着说道。

“好诗!好诗啊!格律规整有序,意象也极为贴切,靠着寥寥数笔,便将今日元宵灯会之盛景,刻画得淋漓尽致!”

赵南星听到这首诗句之后,脸上不由得有些羞愧,苦笑着说道。

“我却还担心起恩师了,恩师不愧是恩师,想来是早有准备,这一首七言绝句,便是让我绞尽脑汁想三个春秋,也写不出来。”

顾宪成方才从震惊中缓过劲来,他长长叹息一声说道。

“此诗句一出,咱们一干谋划却都显得毫无意义,难怪恩师没有什么动作,还是我等看得太浅,恩师他早有准备。

我等此番倒是画蛇添足了。”

实际上,张允修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上场,甚至因为太过理所当然,而根本没有关注榜单上头的变化。

原本,在他的想法之中,便是利用“刘永宁”这个身份,来击破倭女的一干谋划,可没有想到弄巧成拙,机缘巧合之下,自己竟然还是硬着头皮上杆子“写了”一首诗。

毕竟对于现在的张允修来说,靠抄诗人前显圣已然没有什么意义,他不需要这种名声来衬托自己。

不过抄便是抄了,也没有什么后悔的,偶尔展现一番诗才,也能令更多的文人心服口服。

新学不单单能在杂学上胜过传统儒学,便连在文人们津津乐道的诗词上也能强力碾压,这何尝不是一种推动思想进步的方式呢?

只不过,事到如今张允修更加关注的是,某个女子的心理变化。

自然不会是那将头埋到胸口的倭女细川伊也,而是躲在远处城墙,不断用千里镜探查情况的永宁公主朱尧媖。

张允修远远眺望向那个方向,嘴角不免勾起一抹弧度。

这位公主殿下,嘴上说着什么走了九十九步,再也跨不出一步,心里头却是很诚实的样子。

“他在看我么?”

朱尧媖猛地吓了一跳,连忙朝着城墙后头躲去,心里头扑通扑通地跳,银色的月光照得她脸庞越发白皙。

她长长叹了一口气,不免自责说道。

“朱尧媖啊朱尧媖,你到底在想些什么呢?若是用了东林社学生们的诗句,想来今日不会这般狼狈,也能够顺理成章令皇兄赐婚,可你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便连朱尧媖也不明白自己在想些什么。

“实在不成.真要与张士元私奔?”

一想到那些才子佳人的故事场景,朱尧媖又有些脸红心跳。

便是在此时,一名小宫女慌忙跑过来,高声喊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