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大明:爹你让开,宰辅我来当! > 第361章 大明的政治正确?咸使天下人闻知!

第361章 大明的政治正确?咸使天下人闻知!

刘婉儿原本乃是松了一口气的,她当张允修真就是不在乎永宁公主,可在听完那一首《咏元宵节》之后,则是惊讶莫名。

又是惊讶于张允修的诗才,竟藏拙至此,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又是惊讶于张允修真就是靠这一首诗力挽狂澜,此诗一出,那倭女有再多的谋划,都成了幻梦泡影。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谋划都成了一个笑话。

可刘婉儿还没有放松多久,在听完细川伊也那四句词之后,整个人随即又紧绷起来。

好一个“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在他人看起来,皆是称颂细川伊也温婉之女子心境,在刘婉儿看起来,这倭女心机却是深沉。

刘婉儿自小也跟着朱尧媖读书,自然也能够品味出其中味道。

“飞琼”有仙子之意。

两句诗下来,不就是说,仙女结伴赏灯,心中却不舍得跟情郎轻易分别么?

下头的诗词刘婉儿都有些猜测了。

如此众目睽睽之下,细川伊也对着张允修吟诵出这首诗,其用心不是昭然若揭么?

可偏偏张允修一首绝句震惊全场,加上她这一半首词句,明日传扬天下也不是痴人说梦,到时候天下人人都说张允修与细川伊也之般配,久而久之,张允修难道还能挡住天下悠悠众口么?

这便是那细川伊也心头知道,已然无法在诗句上比过张允修,另辟蹊径采取这种方式接近对方。

在场大部分皆是男子,自然便是难以看出来,刘婉儿常年在宫中,对于这种女子的心境自然是了若指掌。

可偏偏却还拿对方没办法。

公主今日不能上来,自己也没法即兴作诗,就算是作诗了,自己还能也对张允修传达情愫么?

她急得直跺脚,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个时候,万历皇帝的声音自上头传来。

“刘永宁?”

刘婉儿下意识行礼说道:“正是奴”

随即立马改口。

“正是草民刘永宁。”

万历皇帝眯了眯眼睛,没有打算拆穿,审视着对方说道。

“你既出身医馆,倒不用称草民,医馆一干人员皆是朕之臣子爱卿,称臣即可。”

刘婉儿脸色有些尴尬,她一个婢女,称臣那不是大大的逾矩么?

不过事到如今,却已然没有什么周旋的余地,想来若是陛下真怪罪下来,公主殿下和张士元皆是会保着自己吧。

见对方紧张的模样,万历皇帝却有些失望了,自家妹妹就派了这么一个婢女来抢“相公”,看起来也并非是非张允修不可啊。

他微微抬高声调说道:“不必太过紧张,你今日既到了这里,想来也是有才学之人,比不上士元与细川使节,倒也理应差不到哪里去。”

万历皇帝这么一说,刘婉儿更加紧张了,她想到适才张允修改出来的那首诗,怎么看也不像是能够力压倭女的。

最为关键的是,就算是才学比倭女强,也没有什么实际性作用。

如今结症在于,倭女一首诗在张允修后头,几乎已经将二人关系坐实,至少在诗词上头是这样的。

这年头即便是报纸的传播力度也是有限,可诗词的口口相传却是能够深入人心!

怎么办才好!

刘婉儿在心里头天人交战,忍不住朝着张允修投去目光,可看到对方那鼓励的眼神,便气不打一处来。

张士元他到底在谋划什么?

可她迟疑之际,礼部尚书余有丁却有些不悦,语气略带严肃地说道。

“刘公子,陛下之言你可听进去?为何迟迟不肯发言?”

张允修则是笑着打圆场:“余尚书不必着急,这位刘公子看起来年纪不大,想来放在压轴之位有些紧张,今日元宵灯节,不必太过苛责。”

说完之后,他便转头看向刘婉儿,语气温柔地说道。

“刘公子于宣纸上早有腹稿,实在不成便给陛下与群臣念诵念诵,想来是不差的。”

刘婉儿心里头将张允修骂成猪头,可面上却还是行礼说道。

“谢张掌卫事。”

随后,她深深吸了一口气,事到如今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将那首诗念一念了。

可刘婉儿心里头带着火,念起这诗句来也显得火药味十足,瞬间变成了另外一种味道!

却不想是以拙成巧!

“《元夕观万国朝贺》”

“华灯千树映天枢,万国衣冠拜玉除!”

“箫鼓喧阗春满路,星河垂地照升平!”

刘婉儿算是豁出去了,即便是心里头没有什么信心,却还是将这首诗抑扬顿挫的念诵出来。

她声音不雄浑,也显得生涩,可却是掷地有声,几乎在场所有人皆是能够听到。

一首七言绝句罢,不少人眼中都露出怪异之色。

于慎行紧紧皱起眉头,忍不住低声嘟囔着说道。

“以万国来朝为题?这刘公子胆子甚大,怕不是来历不浅。”

在场几乎所有读书人心里头皆是清楚的,皇帝以元宵灯会出题,也以万国来朝出题,为什么几乎所有人,皆是只写元宵灯会,而不写什么万国来朝?

还不是因为这万国来朝不好作么?

这种诗便是相当于大明版本的政治题材艺术作品,你费尽心力很难写得出彩,最为关键的是,要切中万历皇帝的内心。

你若是写得不好,出了什么纰漏,那可就是天大的罪过。

与之比拟起来,元宵灯会之盛景要好作许多,从古至今咏上元咏元宵之佳作不计其数,与万国来朝较劲什么呢?

一开始,诸如于慎行之类的聪明人,心里头便是有所盘算,万历皇帝之所以将题目出这么泛,想来是给张允修机会。

其他人或许是不敢,可让张允修来,那便是得心应手了,毕竟在外人看起来,皇帝跟张允修好得快要穿一条裤子。

可万万没想到,这位“刘永宁”初生牛犊不怕虎,竟敢以“万国来朝”为题,甚至于口气还不小。

“万国衣冠拜玉除。”

万历皇帝倚靠在龙椅上头,嘴里不断品味着这诗词,似是在回味一般,悠悠然地说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