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求月票)
顾易同样也在默默的看着这一幕。
其实对于当前的这种状况,他并没有丝毫的意外。
这一天总会到来的。
开国时的功勋,与各方势力之间的冲突,包括这些人的不断膨胀,都会导致一个帝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一点,根本就不可能完全抹除。
而顾氏也众将要面对抉择。
毕竟在如今的大宋而言,顾氏就是实际上的掌权之人,在很多时候,甚至都完全可以将顾氏当成开国皇族。
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合理的分配好一切的利益。
时间匆匆而逝。
并未出乎顾易的预料,顾霖终是选择动手了。
或许都不能说是选择。
而是顾氏必须要这样做,此举虽然看起来是在自己减除自己的羽翼,但实则完全是避免因小失大。
武将世家必须削弱,这并非是在卸磨杀驴,而是要顺应时代做出不同的选择罢了。
他绝对不能纵容这种事持续下去。
别忘了,这还紧紧只是开始。
若是他就这样的纵容下去,假以时日那整个天下绝对会大乱。
北京大名府,武威侯府。
虽已远离应天府的权力中心,但郭信在北疆经营多年,自有其消息渠道。
御史台的动向,关于漠南草场之事的风声,却已隐隐传入了他的耳中。
其实光凭着这一点,便足矣说明这郭氏在整个北疆的不凡了。
御史台可是单独的部门。
其完全属于顾氏。
郭氏竟然能够隐隐探查到些许御史台的动向,其中干系可见一般。
书房内,炭火噼啪作响,映照着郭信那张饱经风霜、此刻却阴晴不定的脸。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佩刀的刀柄,那是他郭氏的传家之宝。
是先祖追随赵匡胤与顾瑾时所用的兵器。
值得一提的是——
这也是如今九州的变化之一。
顾氏这些年来保留东西的习惯可是一直都没停过,这也在很多时候都影响到了不少的大族,如今这些人皆是喜欢留下一些值得被纪念的东西。
就亦如,此时郭信手中的这一把刀。
“父亲,”其长子郭骁在一旁,面带不忿,“不过是些许草场,那些归附的野人,能有片瓦遮头便已是天恩,何须计较这些细枝末节?”
“我郭家为大宋流血流汗,难道连这点”
“住口!”郭信猛地打断他,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疲惫与了然。
他并非不知晓族中子弟在北疆的某些作为,只是以往在他看来,武将之家,靠军功获取些田产财富乃是天经地义,只要不太过分,朝廷也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如今,风向变了。
其实哪怕是到了这个现在的这个地步,郭信也并未觉着自己有什么错误。
这就是认知上的问题了。
毕竟这一切,也都属于是当今时代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但,他了解顾氏!
作为大宋的武将世家之一,这郭氏与顾氏之间的联系可不少,他十分清楚顾氏的行事风格,自然而然,便要做出选择。
想着,郭信亦是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对郭骁下令,语气斩钉截铁,“去!”
“立刻将三房、五房那几个在漠南惹事的小子,全部绑了!”
“将他们侵吞的草场,一亩不少地给我退回去!”
“不,双倍退还!所有强征为佃户的牧民,即刻放还,补偿他们一年的牛羊损失!”
说着,他的语气微微一顿。
随后再次摇了摇头道,“你立刻亲自前往应天,代我去见见顾公,向顾公认罪!”
——他要以退为进!
郭骁闻言,先是一愣,随即脸上浮现出不甘与屈辱的神色:“父亲!我们自行清理门户已是退让,还要我亲自去应天认罪?”
“这这让我郭家在北疆诸将面前,如何抬得起头来?”
“糊涂!”郭信猛地一拍桌案,震得茶盏作响,他目光如刀,刺向儿子,“抬起头?”
“若过不了眼前这一关,郭家还有没有头都难说!”
“顾公要的,不是我郭家退多少田,惩处几个子弟,他要的是一个态度,一个我郭家绝对服从、绝无二心的态度!”
他喘了口气,压低了声音,语气带着一丝深沉的算计:“你此去,不是去请罪,是去表忠心。”
“要让顾公,让朝堂诸公看到,我郭信懂进退,识大体!”
“只要保住郭家的根基和北疆的兵权,一时的颜面算什么?”
他沉吟片刻,目光扫过手中那柄传承的宝刀,眼中闪过一丝决断:“去库里,将太祖皇帝当年御赐的那对玉如意带上,作为请罪的由头。”
“但更重要的是.”他顿了顿,声音几乎微不可闻,“你要私下求见顾公,向他禀明,北疆军中将门盘根错节,诸多事宜牵一发而动全身,我郭家愿为前驱,协助朝廷.整肃军纪。”
此言一出,郭骁顿时倒吸一口凉气,难以置信地看着父亲。
这已不仅仅是认错,更是要将自己乃至整个北疆武将集团都摆上砧板,任由顾氏宰割?
郭信看穿了儿子的心思,冷笑道:“你以为顾公不知北疆情况?”
“他若真要动手,谁能拦得住?”
“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投诚。”
“我们主动提出整肃,尚能掌握几分主动,至少能保全核心,毕竟我郭氏与顾氏倒也有着几分感情在。”
“况且.”他眼中精光一闪,“若是当真由我郭家来协助整肃,这其中的分寸、对象,未必不能运作。”
这才是真正的以退为进。
看似将自己剥洗干净送上案板,实则是在绝境中寻求一线生机,甚至试图将这场危机转化为巩固自身地位的机会。
听到这话,郭骁终于明白了父亲的深意,神色由不甘转为凝重,深深一揖:
“孩儿明白了!定不负父亲所托!”
说罢,郭骁便立刻走了出去。
而郭信自己也并未闲着。
他当然不会将所有的希望都压到一处,而是立刻写信联络起了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