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跃迁的时代,自断羽翼?(求月票)
相比于其他琐碎之事,这事关迁都的大事自然而然不会这么轻易的定下来。
纵使是有着顾霖在其中斡旋。
但各方利益仍旧是不会放弃。
其实这也是辉煌的弊端,当朝堂之上的一个个大臣都有着足够的能力之时,随着如今外敌的覆灭,这些人自然而然要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做出行动。
人性本争,甚至就连顾氏之中都有人想要将都城迁往河北。
更别说其他人了。
此事,注定需要长时间的拉扯。
时间匆匆而去。
随着各地平叛的相继结束,整个天下也终是再次迎来了一次难得的平稳期。
大宋的经济模式,朝着四方而扩散。
顾氏真的已经准备了太多太多。
千年下来的底蕴,一代代人从下到上的渗透,让顾氏对于整个天下各地的形势都了如指掌,这同样也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到来。
通过御史台强大的底蕴以及顾氏的名望。
顾霖完全可以让种种制度在整个天下快速的实行起来。
“工坊区”、“地方特色”融入商道。
这一切都可谓是水到渠成。
在这次的乱世之中,先人已经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经验。
而随着官学的再次确认。
整个天下,更是最为快速的步入到了正轨之中。
当然,这其中倒也是有着不少的麻烦。
各个学派之中终究是有一些腐朽之辈,不愿去适应新时代的浪潮,打着“大义”的名头选择隐居山林,包括不少的儒门家族此时也是纷纷不愿接受安排。
此事对于他们的打击太大了。
其中自然是以孔家为尊。
孔家的地位,其实与九州儒家的地位息息相关。
如今顾学要彻底的取缔儒家,这对于他们的影响那自然是远超旁人想象。
但可惜的就是他们闹不出来什么风波。
无论是从各个方面,他们如今都不可能扛得住这滚滚而来的大势。
顾氏学院的基础已经深耕在九州各地了,如今甚至是在朝着海外不断的扩散,再加上孔家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同样也不是什么秘密。
作为得利最多之人。
有不知道多少人想要分食孔家留下来的蛋糕。
他们又岂能敌得过这滚滚而来的大势?
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在经过一系列的争斗之后,这定都之事也是终于被敲了下来。
并非是顾易当初所设想的单独一都。
而是经过各方考量过后的四京制度。
定南京应天府为首都。
改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三处之地为陪都。
这并非是妥协,而是顾霖在洞察了所有明争暗斗与利害关系后,最为妥善的决定。
留东京开封府乃是安抚旧有勋贵与东南利益集团的必要之举。
此举明确宣告,并非抛弃百年根基,而是拓展帝国的中枢网络。
开封依旧保留其繁华与部分政治功能,使得依赖漕运和旧有产业的势力得以喘息,不至于狗急跳墙,极大地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而立北京大名府则是为北疆实际的军政枢纽。
漠北草原,乃至整个辽东半岛。
这些疆域都需要管辖。
如今的时代可并非是信息传输便捷的现代,而要想妥善的控制好这些疆域,也必须要保证信息的传统,朝廷自是不可能一切都靠着海运来行事。
而这同样也是最好的办法。
至于复西京河南府以及南京应天府之地位,则是兼顾历史传统与地理平衡。
洛阳乃天下之中,有山河之固,可作为经营西方与关中的据点;商丘乃赵宋龙兴之地,尊其地位有笼络旧臣、强调法统之意。
应天府自然便是因为整体的合适。
这个问题甚至就连顾易都能看的出来,如今朝中这些个能够名垂青史之人自然而然也是看的出来。
而这也是当前最为适合大宋的道路。
对于这一切,顾易自然是不会干涉,他真正关注的人其实还是完颜阿骨打。
值得一提的是——
如今的完颜阿骨打仍旧是在北疆之地。
顾易倒也不是没有想过,直接将完颜阿骨打留在中原,彻底断绝了将来的一切可能性。
但在犹豫之后,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杀自然是不可能杀的。
完颜阿骨打在此次的一统之战中大显威名,其身后可不仅仅有着女真各部落,还同样包括了不少的少数部落。
且此人无罪。
若是将其直接这么给杀了,定会让这些人与中原离心离德。、
而且这样做同样会显得顾氏不知赏罚。
甚至是拉低了顾氏的名望。
至于为何不留在中原,同样也很简单,那就是顾易不想去杞人忧天。
其实这也是顾易在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若是他真的因为原本历史的种种,便对一个个在原本历史上闯出了名头的人做出各种限制,那顾氏又何必发展这千年时间?
换言之——
若是一直因为自己的顾虑去杞人忧天,那他又何必改变这么多的历史?
完颜阿骨打的能力自是无需怀疑。
且顾易曾认真观察过此人,此人对于局势的判断十分精准,如今也在推动着北疆各部族融入九州,这种人他又为何不用?
或许正是这段时间的成长,也或许是因为如今顾氏的实力已经越来越强。
顾易也早已不是刚刚进入游戏时可以比拟的了。
他的雄心;
他的壮志;
也早已不是当初设想的富裕一方了。
顾易是要将整个顾氏打造成真正的参天家族,成为整个九州的核心,同样也要成为整个九州的象征之一。
哪怕,到了现代同样也是如此!
既如此,他又何必去刻意的限制一个什么都没做的人才?
也正是因为想通了这一点。
顾易这才并未去强行干涉这一切,而且十分的平静。
且不说别的。
至少在如今,一切的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甚至他都能够确定,接下来的九州定会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这,是一定的!
事情的发展并不出顾易的预料。
虽然大宋内部的竞争已经愈演愈烈,但在顾氏的统帅之下,整个九州亦是表现出了一股欣欣向荣之态。
无论是从民生上也好;
亦或是相关核心产业链的技术变迁之上,这一切都形成了十分良好的循环。
漕运已然愈发通畅,并且已经形成了相关的体系。
政权的稳定。
让这经过数百年沉淀的九州终于再次爆发出了其该有的潜力,顾氏这些年来所积累下来的技术,在当前的这个天下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尤其是顾氏学院所培养出来的精锐。
值得一提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