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认了几天的字,你就学着人家看报纸,看的懂嘛你,就不担心浪费了那几枚大钱?”
阜成门外的大街上,一处茶馆前,几个人正在这里喝茶看报。
“全都是俗语,有什么看不懂的。”
闻言,拿着个小茶杯一口一口小品的年轻人笑着摇了摇头。
“茴字有四种写法,你知道吗?”
“我又不是那被吊着打的孔老爷,我需要知道个什么。”
听到年轻人的话,那胖乎乎的商人笑着摇了摇头。
“穷秀才,穷讲究。”
“就算是会那茴字四种写法,不还是要被人吊着打的命。”
说着,胖商人伸手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又开口道。
“你老子在我手底下干事供你读书,你可别学那孔乙己,满嘴的之乎者也。”
“黄老爷教训的是。”
听到黄胖子的话,年轻人笑着点头答应一声。
却是他爹是这胖子手下的一个管事,就指望他这个儿子读书能读出个明堂。
对于这个读书苗子,这黄老爷平日里也算照顾。
毕竟这年头,光是供养出来一个举人,日后的回报就很多了。
如这胖商人和年轻人的一幕,在京中各处时有发生。
随着皇帝不遗余力的宣传,《孔乙己》这篇小故事,迅速的风靡了整个京城。
像什么“窃不是偷啊”“排除几枚大钱”“吊着打”的话语,总是被京城的百姓们挂在嘴上。
“这文章到底是谁写的!”
国子监之中,桌面上放着【邸报】【京报】【万天怪事录】三份报纸。
这三份报纸上面,都刊印着那个【周树人】写的那篇《孔乙己》。
“陛下呗,还能是谁。”
见到公鼎这个样子,他身边的礼部尚书孙如游无奈的道。
“那日我们在南苑,亲自看着陛下写出的这篇文章。”
“睁着眼睛说瞎话。”
听到孙如游的话,公鼎不由的瞪着眼睛道。
“《子罕篇》第六章。”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太宰问子贡,说孔子是个圣人吧?他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技能?
作为孔子的学生,子贡对自己的老师自然很是尊重,故此说,天意要让老师成为一个圣人,所以多才多艺。
然而,孔子在听到这话后却说,太宰知道我吗?我小时候穷苦卑贱,所以学到了不少的卑贱的技艺。
这段话的意思,分明是孔子说自己是君子技不压身。
但皇帝的那篇文章中怎么说的。
居然成了孔乙己给孩子茴香豆,舍不得多给的话了。
这是曲解圣人意思!
这种行为,在教了一辈子书的公鼎心目中,是狂妄,要出重拳矫正。
“孙公也是擅学之人,为何当日不规劝陛下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