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571章 孙承宗,你在慈庆宫都给皇帝教了什么?!

“京里的事情还是别多想了,广宁的事情,你接下来打算怎么解决。”

从对方的脸上收回目光,孙承宗看向熊廷弼问道。

“建奴的事情,已经解决了有五成,剩下的那些藏在山沟沟里的余孽,一时半会儿根本就清缴不干净。”

“我打算将剩下的事情,交给定辽兵马使杨镐去解决,让他领沈阳、铁岭、开原、定辽右卫兵卒,对建奴进行清缴。”

“我打算率军移驻广宁,为收复大宁做准备。”

“杨镐他,靠的住吗?”

听到熊廷弼的话,孙承宗有些犹豫的问到。

“毕竟,萨尔浒时。”

“后方催促,前方内鬼频出,杨镐根本就没那个能力在当时解决建奴的问题。”

“如今,万籁有陛下支持,叶赫之战重创建奴,去岁历次清缴,建奴已难成大势。”

“杨镐本事虽然不济,但没有功劳也是有苦劳的,我还是将立功的机会给他吧。”

“这可不像是江夏熊蛮子说的话啊。”

听完熊廷弼的话,孙承宗大笑着道。

“我还以为你会以杨镐辱国,连次机会都不给他呢。”

“杨镐败军之事,如今危机已解,陛下愿意再起败军之将,我此时若不助他,他日我若败军,岂不知道上位不会手滑耶。”

“嗯,熊飞百开始读史了,这是昔年范希文(范仲淹)之语。”

“你可别在这里调笑于我了。”

斜着眼看向孙承宗,熊廷弼开口问道。

“我可是知道,陛下将不少你的熟人都给流放到了辽东,那些人你是怎么用的?”

“陛下掀大案,光是流放犯都有快十万之众了。”

听到熊廷弼的话,孙承宗脸上露出了一个了然的笑容。

“我也是翻看了一些辽东地方志后,才知道的洪武、永乐年间这些事情的处理。”

“你不清楚也是因为自孝宗之后,再无人和皇帝提过罢了。”

“洪武、永乐大案叠生,动辄牵扯十数万人,怎么可能都是一个杀字解决。”

“那些人啊,多数都被流放到了辽东,被分到各卫所做事,待到皇帝大赦后,这些人并没有返乡,直接就留在辽东,成为了官吏。”

“甚至于我查看县志发现,弘治年间才修成的一本县志,居然是胡惟庸案中被流放之人做的序。”

“这可真是。。。”

听到孙承宗的话,熊廷弼眨巴了几下眼睛,实在是有些理解不能。

他是真的没想到,洪武、永乐那个大案频发的年间,居然背后还有这种事情。

谁让他对县志这种东西实在是提不起兴趣呢。

不过,对于孙承宗口中隐隐表达出的,皇帝是觉得辽东缺人所以掀答案的说法,熊廷弼心中也有些难以接受。

“现在就看,那个孙传庭,要怎么解决山西的事情了。”

看了眼熊廷弼,孙承宗叹了口气。

“毕竟,南直隶的人在辽东,还是有些太不抗冻了。”

“。。。”

听到孙承宗这话,熊廷弼的眉头狠狠的跳动了两下。

算了算了,他还是别在这件事情上发言了。

现在,他只想说一声,这些个文人的心思,真脏。

在熊廷弼和孙承宗谈论皇帝时,京城之中,文武百官们几乎是要疯了。

西苑被纵火一事,彻底被惹毛的皇帝,如今是真的连脸都不要了。

一本名为【万天怪事录】的刊物,在京中发放。

是的,发放,不是发售。

一期十五日,一天发放五万份,京中设了十个发放点,谁来都能领。

这个刊物,第一期,就给京中的臣民们开了一个大眼儿,将从韩爌家中查抄出的所有和东林党的书信,都给刊印在了上面。

而书信的内容,也是然人目瞪狗呆。

大明的内阁辅臣,勾结虏人、走私军械,等等事情,都被摆在了明面上。

如果仅仅是刊印书信倒还罢了,皇帝那个损种,还令人将这些书信都刻成了碑文,分成了两份,一份让人立在了太原孔庙,一份让人给立在了翰林院里。

皇帝这是在赤裸裸的抽天下儒生的脸。

而且是左一巴掌不算完,右一巴掌就又接了上来。

如果让孙承宗知道,恐怕会在辽东跳着脚的说,这不是我教的!

“毕师,你看朕这篇故事写的怎么样。”

停下了手中的笔,将手里的文章递给前来送奏章的毕自严,朱由校笑着问道。

“这是。。。《孔乙己》?”

看到皇帝写出的人名,毕自严的眉头跳了两下。

这个人名,就起的很有意思。

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讽刺文人非常精采的一篇文章。

虽然他全文没记下,但其中最精彩的那段:

“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

“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

还有那句:窃不是偷。

很是让人铭记于心。

待看完皇帝写出的这个故事后,毕自严的脸色变的非常古怪。

站着喝酒还穿长衫的孔乙己,这可太符合现在京中某些个文官的迂腐形象了。

尤其是翰林院的庶吉士和国子监的那些举子,那副口中叫嚷着为国为民,背地里却是做着各种违法乱纪之事的形象,更是被写活了三分。

尤其是“窃不是偷”,这不正对应着现在让皇帝疯狂鞭尸的东林众人么。

“妙,陛下,妙啊!”

站在毕自严的身侧,伸着脖子看完了故事,周应秋砸吧了一下嘴后,尤觉得不过瘾。

“窃不如偷,可真的是对应了某些人投献不是受贿之举啊。”

“陛下,这篇文章,是发在《京报》上,还是发在《邸报》上,亦或者发在《万天怪事录》上?”

白了一眼周应秋,毕自严看着皇帝问道。

万天怪事录,虽然没明说,但毕自严却是知道,这份免费的报纸,是皇帝令人特意弄出来的。

因为特么的发报纸的那些人全都是锦衣卫,而且还是直接从南海子进京的锦衣卫,不是宣政司的那些听命于宣政司的。

万天怪事录,虽然从报纸的名字简单的理解来说,是发生在一万天内的怪事。

但报纸中刊印的内容,却无不表明,这份刊物的全名,应该是万历-天启怪事录。

皇帝就是专门弄这东西出来骂人。

“这种文章,理应万古留存,当然是都印了。”

听到毕自严的问题,朱由校坏笑一声道。

看鲁迅先生的文章,那从来都是越是知识分子,受的暴击越多。

普通小老百姓看他的文章,顶多就是看个乐子,只有那些有着深刻知识储备的人,才能明白鲁迅是怎么在骂人。

在诛心效果上,恐怕也就擅长物理诛心的人能和鲁迅的文章在杀伤力上一较搞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