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眼前面色尴尬的孙如游,公鼎悲忿的问到。
“如此曲解圣人之意,我等还有何面目自诩圣人门徒?”
皇帝书读的杂,读的不精。这是源于在慈庆宫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
登基当了皇帝后,作为帝师的毕自严等人平日里也不给皇帝上课,看看现在皇帝这长歪到什么程度了。
“你可拉倒吧。”
听到公鼎的话,孙如游不由的撇了撇嘴。
“皇帝不读礼记,只读史书,礼部送到南苑的实录,都不知道被皇帝空闲之时翻了多少遍了。”
“皇帝讨厌那些之乎者也的话,你又不是不知道,还劝皇帝进学?”
“皇帝的这篇文章啊,你就应该好好的读上一读,看看你是不是那孔乙己。”
伸手在公鼎身前的几份报纸上点了点,孙如游抬脚向着门外走去。
方走到门口,孙如游又忍不住回头道。
“让国子监的学生们,好好的将这片文章读一读,写一份观后感送上来。”
说完,孙如游就出了国子监,回了礼部。
他到这里来,也是在给一些人施压。
南苑的皇后马上就要分娩了,这个时候可不能让某些被皇帝写文章骂了的腐儒跳出来给皇帝添堵。
回了礼部衙门之后,孙如游处理了半天的公务后,就将自己一个人关在班房之中,写起了贺表、奏章。
这件事情,其实早在过年之前,西苑被烧之前朝廷各部就已经在准备了。
大典需要的奏文,祭天告祖的青词,生儿生女的贺表,这些东西都要提前准备。
皇后怀孕,这对天下人,对京城,对文武百官都是个大事儿。
万历国本之争,闹的差点儿翻了天。
现在,好不容易有可能出一个嫡长子,那自然是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甚至于,纵火烧西苑,都是皇后怀孕闹出来的。
因为皇帝一旦有了嫡长子,那可就真的意味着皇位坐稳了。
次日一早,刚刚睁开双眼,推开了自己的卧房门,孙如游就看到了已经等候在门外的仆人。
“老爷,缇骑传来消息,皇后娘娘生了个皇子。”
“生了?昨夜生的?”
听到仆从的话,孙如游当即高兴的眉毛都跳了起来。
“快快快,准备朝服。”
转头对仆从吩咐了一句,当即就有人捧出了孙如游的朝服往他的身上套。
“还有,将本官的笏板拿来。”
检查了一下自己袖中的奏本,确定带的是生儿子的那道后,孙如游就上了等候在府门外的马车。
而与孙如游有相同动作的,还有朝中的其他的大小官员们。
皇后生产在即,除了六部高官外,其他人不能随便去南苑,但他们能到紫禁城外啊。
为此,当朱由校一个人回到紫禁城时,就在承天门前见到了密密麻麻,聚集在承天门外的官员们。
当然,这一次是来祝贺的,不是来朝天阙的。
这种然京中文武为他一人恭贺的感受,还是很让朱由校享受。
不过,此时不是享受的时候,而是要回到乾清宫,向祖宗给儿子请名。
这个也是大明的老传统了。
跪在乾清宫中,奉着的万历牌位前,朱由校手中拿着个木筒,摇动的哗啦哗啦响。
ps:只有一章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