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和周明贵同样疼爱女儿,原来不过是怕影响清文,现在有学习的机会,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可以啊,你要想学明天就过来,不过你的书籍笔墨费要自己承担,不是姐姐在乎那点钱。如今在这里学识字的都是作坊的员工,明天你突然加进去,我怕会乱了套。”
妹妹愿意学习,清荷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不同意。
读了书,眼界才开,她并不想妹妹以后变成眼光狭窄的妇人。
清霞得了姐姐的同意,笑得眉眼弯弯:“姐,我明白的,你要是不收我钱,明天大半个村子的人都要上你家来。”
“就是这个理,你攒钱不容易,回头姐把钱悄悄补给你。”
清荷宠溺地捏捏妹妹的脸,侧头问一旁柔柔笑着的谭玉娇:“大嫂,你要清霞一起来吗?”
谭玉娇还没来得及回话,清霞便抢着答道:“大嫂不用,大嫂她会识字会算数,还会念诗,大嫂跟姐姐一样厉害,还是大嫂鼓励我去跟爹娘说的识字的事。”
清霞的夸奖叫谭玉娇微微红了脸,清荷更是一脸惊喜地看着她,又确认了一遍:“太好了,大嫂,清霞说的可是真的?”
“嗯
,是真的。”
说起念书,谭玉娇颇有些自豪:“小的时候同族的堂兄进了学堂,每天都跟我们炫耀自己学了什么,我羡慕得紧,吵着闹着也要去念书。”
“我爹去问了好几个学堂,可学堂都不收姑娘家,我爹便自己在家教我,再后来我爹不知从哪里找了个女夫子,把人请到家里来教了我两年,就为这事,族里的那些长辈说了我爹好几次。”
清荷感叹道:“谭伯伯真疼爱大嫂,能为了女儿做到这种地步,也是难得。”
“是啊,我爹是个很开明的人,从小到大都很疼爱我,只要是合理的要求,我爹都会满足我。”提起疼爱自己的父亲,谭玉娇眼中露出丝丝想念。
一个念过书的女子,整日被困在家里,实在是可惜了:“大嫂,你愿不愿意来我家做清霞她们的夫子?”
“夫子?”谭玉娇嘴里复念了一遍这两个字,继而眼中的光亮越来越盛,最终她还是没有立刻答应,而是道:“妹妹,我得回去问问你大哥和爹娘再给你答复。”
“好,我等大嫂的好消息。”大嫂回的是要回去问家里人的意见,而不是她不愿意。
清荷觉得这事有门儿,她大伯和大伯母会同意女儿识字,怎么会不同意儿媳妇来教学。
等把识字班的事交给大嫂,她就能腾出手做其他事了。
第二天,清霞带来了好消息,她爹娘和大哥都支持谭玉娇做自己想做的事。
谭玉娇
得到公婆的支持,心情激动,今天一早回了娘家,要去把她的书都搬过来,她让清霞转告清荷一声,明天她便过来。
识字班多了一个清霞后,果然有很多村民来问是不是都能免费识字,还送书籍笔墨。
不用周家人去说,女工们就帮着回答了,知道要收钱,而且还只收女孩子后,很多人便歇了心思。
女孩子念什么书啊,早晚都是要嫁到别人家的,学了有啥用,白瞎几百文钱。
有歇了心思的,自然也有目光长远看懂了识字好处的,愿意把女儿送来认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