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家红火小日子 > 第一百九十五章:目光长远
    二十本书,王永才又找了三个同窗,连同他一起四个人,每日抽课余时间抄书,十天时间便抄完了。
    清荷说话算话,从罗氏手上拿到书,当即就付了钱。
    当晚罗氏把钱拿给儿子,王永才从中数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交到罗氏手上:“娘,这是儿子头一回亲手挣的钱,娘留着,给自己买些喜欢的东西。”
    王永才原本想给爷爷奶奶也买些礼物,但他知道这些年为了他读书,他娘在家中受了二叔二婶不少气,便想先孝敬娘。
    他能挣一份钱,就能挣到第二份,下一次挣的钱他就交给爷爷奶奶。
    罗氏拿着属于儿子那份钱,心中五味成杂。
    她的儿子能自己挣钱了,还这么孝顺,愿意把钱悉数给她,她不心疼儿子心疼谁?
    罗氏拿着钱并没有自己私藏起来,这些年儿子读书,全靠公公婆婆支持。
    她知道分辨好坏,儿子给她的钱,第二天她就交给了婆婆,并说是儿子让她转交的。
    惹得张氏掉了好些泪珠子,一向严肃的王有富也偷摸着擦了擦眼睛。
    老两口心里想着,就为大孙子的这份孝心,他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大孙子继续念书。
    有了书本,识字班第二天就开班了,除了六个女工,清荷还让万氏也跟着一块学。
    李氏和周明远深怕自己也要去识字,一个去下地,一个抱过元宵跑出门,动作一个比一个块。
    李氏紧紧把元宵抱在怀里,一个劲
    儿朝万氏使眼色,催她赶紧去学字,那模样看得清荷忍俊不禁。
    奶奶都六十岁了,她哪会让奶奶学认字,不过爹娘和杨九娘肯定是要学的,不学习不进步嘛。
    就这样,清荷每天抽出一个时辰教七个妇女识字,平均年龄三十多岁的一群人,看着书本直皱眉,一天认十个字,能记住五个就算不错了。
    才学了三天,识字班的妇女们对村里读书的孩子更敬佩了,光认字都这么难,更别说这是做文章,这书啊,还得是脑子聪明的人才读得下去。
    七个人里头,最认真的是赵慧。
    或许是怕管事的身份被换下来,也或许是清荷让她不仅自己要会认字,还要负责教王长喜,赵慧上下工的路上都要拿书看上两眼。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才五岁的小妞妞也不去玩了。
    每天清荷讲课的时候,她就在一旁拿着树枝跟着比划,起初清荷还以为她是在玩,后来发现这孩子竟然是在跟着学写字,她考了小妞妞几个字,没想到小丫头还都会写。
    这是个好苗子啊,清荷心中感叹,当即发了一套书和笔墨给妞妞,让她每日也跟着一块学。
    原本学得不认真的女工们,见到一个五岁的孩子都比她们学得好,不由地暗暗脸红,之后几天的学习倒是更认真了些。
    又过了两天,清霞和谭玉娇到了二房来,清霞一见到姐姐,便缠了上去:“姐,我也想来跟你学识字,可不可
    以啊?”
    清霞一直羡慕清荷会认字会写字,之前还想和姐姐一块跟着清文学习,周大伯不让她去,说她去了容易影响清文学习。
    这次清荷教女工认字,清霞羡慕好几天,最终还是忍不住,求了父母让她过来一块学。
    刘氏和周明贵同样疼爱女儿,原来不过是怕影响清文,现在有学习的机会,没有不同意的道理。
    “可以啊,你要想学明天就过来,不过你的书籍笔墨费要自己承担,不是姐姐在乎那点钱。如今在这里学识字的都是作坊的员工,明天你突然加进去,我怕会乱了套。”
    妹妹愿意学习,清荷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不同意。
    读了书,眼界才开,她并不想妹妹以后变成眼光狭窄的妇人。
    清霞得了姐姐的同意,笑得眉眼弯弯:“姐,我明白的,你要是不收我钱,明天大半个村子的人都要上你家来。”
    “就是这个理,你攒钱不容易,回头姐把钱悄悄补给你。”
    清荷宠溺地捏捏妹妹的脸,侧头问一旁柔柔笑着的谭玉娇:“大嫂,你要清霞一起来吗?”
    谭玉娇还没来得及回话,清霞便抢着答道:“大嫂不用,大嫂她会识字会算数,还会念诗,大嫂跟姐姐一样厉害,还是大嫂鼓励我去跟爹娘说的识字的事。”
    清霞的夸奖叫谭玉娇微微红了脸,清荷更是一脸惊喜地看着她,又确认了一遍:“太好了,大嫂,清霞说的可是真的?”
    “嗯
    ,是真的。”
    说起念书,谭玉娇颇有些自豪:“小的时候同族的堂兄进了学堂,每天都跟我们炫耀自己学了什么,我羡慕得紧,吵着闹着也要去念书。”
    “我爹去问了好几个学堂,可学堂都不收姑娘家,我爹便自己在家教我,再后来我爹不知从哪里找了个女夫子,把人请到家里来教了我两年,就为这事,族里的那些长辈说了我爹好几次。”
    清荷感叹道:“谭伯伯真疼爱大嫂,能为了女儿做到这种地步,也是难得。”
    “是啊,我爹是个很开明的人,从小到大都很疼爱我,只要是合理的要求,我爹都会满足我。”提起疼爱自己的父亲,谭玉娇眼中露出丝丝想念。
    一个念过书的女子,整日被困在家里,实在是可惜了:“大嫂,你愿不愿意来我家做清霞她们的夫子?”
    “夫子?”谭玉娇嘴里复念了一遍这两个字,继而眼中的光亮越来越盛,最终她还是没有立刻答应,而是道:“妹妹,我得回去问问你大哥和爹娘再给你答复。”
    “好,我等大嫂的好消息。”大嫂回的是要回去问家里人的意见,而不是她不愿意。
    清荷觉得这事有门儿,她大伯和大伯母会同意女儿识字,怎么会不同意儿媳妇来教学。
    等把识字班的事交给大嫂,她就能腾出手做其他事了。
    第二天,清霞带来了好消息,她爹娘和大哥都支持谭玉娇做自己想做的事。
    谭玉娇
    得到公婆的支持,心情激动,今天一早回了娘家,要去把她的书都搬过来,她让清霞转告清荷一声,明天她便过来。
    识字班多了一个清霞后,果然有很多村民来问是不是都能免费识字,还送书籍笔墨。
    不用周家人去说,女工们就帮着回答了,知道要收钱,而且还只收女孩子后,很多人便歇了心思。
    女孩子念什么书啊,早晚都是要嫁到别人家的,学了有啥用,白瞎几百文钱。
    有歇了心思的,自然也有目光长远看懂了识字好处的,愿意把女儿送来认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