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红尘滚滚是劫缘 > 第二十一章 女英雄探亲
    半个月后的农历八月初七,威欣从部队回来了。当天得到威欣下午回家的消息,渡村准备搞个欢迎活动。村党支部书记莫大嘴考虑再三,觉得欢迎地点在英雄的家里如意堂为好,让英雄直接回家受到欢迎,于情于理都妥当。

    吃过午饭,村干们将红纸黑字的“欢迎我村的抗美援朝女英雄回家”横幅标语悬挂到如意堂大门前的那两棵桂花树间,而后他们在正堂里等候威欣回来。村党支部书记莫大嘴叫民兵营长李山娃到外面看着,一旦看到女英雄回来了,就立马进屋招唤,大家好到大门口去迎接。

    如意堂前的那两棵桂花树也赶着这个日子,把它们绿叶间的所有花儿都尽情地绽放了,满树的金黄耀人双眼,馥郁的香气沁人心脾。这个日子如意堂喜事临门,威尚一、威刘氏忙得屁股落不着板凳,他们的笑脸如同盛开的桂花一样灿烂。

    玉琢斋初级小学临时停两节课,但学生们没离开如意堂,他们要亲眼见见这位抗美援朝女英雄。抗美援朝女英雄回来的消息,使得如意堂像个强力磁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过来。邻里乡亲不少人放下手中的活儿,纷纷涌向如意堂。

    威成、桂花夫妇是来得早的。他们在正堂门前同桂姑打了个照面,桂花问:“姐,可有要我们帮忙的?”

    “没有,你们去坐着喝口水吧。”桂姑说完,想起一件事来了,接着说:“哦哦,还真有呢,等会威欣回来了,请威成燃放鞭炮。”

    威成笑道:“这个,愿意效劳。鞭炮呢?”

    “我爹买回来了,等一会我拿给你。”

    下午三点多钟。靠在如意堂门前桂花树下的李山娃,看到一条机帆船从渡河下游方向驶过来,停靠在渡冲的渡口。从船蓬里走出一个年轻的女干部,李山娃一眼就认出来她是县人武部副部长栗丽,接着又走出一位年轻的女军人。她们下船了。后面下船的是县人武部的小王,他扛着一个行李包。“来了!”李山娃情急之中就往如意堂跑。

    其实不用李山娃告诉的,三个追闹的小屁孩早就蹦蹦跳跳地跑过来给正堂里的人们传递了消息:女英雄回来喽!女英雄回来喽!

    桂姑拉着桂花跑到大门口,朝渡河里看。距离她们十来步远的空旷处,威成手拿一根竹杆挑起一挂长长的鞭炮,嘴里叼着一根香烟准备点燃。威尚一、威刘氏、哑姨都来了,同桂姑、桂花站到一起,看着威欣她们走过来。威刘氏的双眼涌出了激动的泪水。

    这时,如意堂大门口熙熙攘攘。村干莫大嘴他们出来了。只听见莫大嘴叫嚷道:“喂喂喂,请大家注意,不要挡了路,不要乱嚷嚷,女英雄过来的时候,大家要热情着点,多鼓鼓掌。”

    从威欣她们的角度来看,如意堂大门口的人群形成了大致的秩序:最前面是威欣的家属威尚一、威刘氏、桂姑、哑姨,还有同桂姑手拉着手的桂花,接着是村干莫大嘴他们,后面是其他父老乡亲。小屁孩们停止了追闹,在屏声息气。有三两个在田间地头干活的人,在原地观望。

    见威欣她们走近了,威成将鞭炮点燃,劈劈啪啪的响了好一阵子,白色的烟雾迅速扩散开来,平添了喜庆的气氛。

    亲人阔别之后的相见,千言万语要从心底涌出,却一时堵塞在咽喉,威欣哽咽着,泪光在亲人们的脸上转移:“爹,娘,嫂子,哑姨。”亲人们的泪光集中到她的脸上。

    威刘氏搂抱着女儿,哽咽着:“我儿回来了。”

    这一幕感动了在场的人们,特别是大婶们,有的眼圈红了,有的眼里渗出了泪花,有的双眼滚出了两串泪珠。

    桂姑稳定了情绪,仔细打量威欣。身着军装的威欣,威严挺拔,但又不失她与生俱来的女性美质,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她的俏脸有了沧桑感,但齐耳短发显得俏皮。威欣以频频微笑向人们致意。看到熟人威欣还主动打个招呼。

    莫大嘴将双手举过头顶,啪啪啪击着掌,高声地说:“乡亲们,大家欢迎我们的女英雄回来了!”人群欢声雷动。

    栗丽趁此机会,同威尚一、威刘氏、桂姑、哑姨打了招呼,桂姑还将身边的桂花介绍给她:这是我妹妹桂花。栗丽伸手同桂花握手,打趣道:“桂姑嫂,你妹长得比桂花好看呀。”桂姑笑了笑。

    莫大嘴走过来请示栗丽:“栗部长,你看是不是到室内……”

    栗丽说:“这么多人来看威欣同志,她是乡亲们心目中的英雄哪,在这里让乡亲们多看看吧,你们村里有什么安排?”

    “呵呵,村里打算说几句欢迎的话。那就开个现场欢迎会吧,请栗部长在这儿给大家作指示啦。”栗大嘴说。见栗丽没说什么了,栗大嘴转向人群高声说:“喂,大家注意了。”人群安静下来了。莫大嘴说:“现在开个现场欢迎会,欢迎我们的英雄回来了。县里来的领导,县人武部栗丽副部长,要给我们现场讲话了,大家欢迎。”

    栗丽向前走了两步,使自己离人群更近,说:“我是渡村人,都是邻里乡亲的,……好吧,我先说几句。”

    “乡亲们,今天,我们的抗美援朝英雄回来了,大家都很激动。就在今天上午,县委县政府专门召开会议,我和威欣同志参加了。县高官县长分别讲了话,欢迎全县的抗美援朝英雄们凯旋归来,向全县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英烈表示深切怀念,号召全县人民要向英雄们学习。现在我介绍一下威欣同志。”栗丽看了威欣一眼,做个介绍的手势。

    “威欣同志,在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时就上前线了。不久,由于前线伤病员急剧增加,战地医护人手不够,需要有文化的同志特别是女同志来补充,威欣同志被选中,经过短暂的培训,她主动要求到一线去,先是担任卫生队副队长,她身先士卒,冒着敌人的炮火,抢救伤病员,饿了一把炒面一把雪,累了和衣倒在雪地里,食品紧张时,她把自己的省下来给伤病员吃。后来她负责野战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荣立二等功。”栗丽深深地换了口气。

    “乡亲们,有这样的英雄们保卫和平,我们才安居乐业,过太平幸福的日子。大家说是不是啊?我的话说完了。”

    莫大嘴将双手举过头顶,啪啪啪击着掌,高声说:“栗部长讲得好!”人群报以热烈的掌声。

    “下面,请威欣同志讲个话吧。”栗丽笑着向威欣走过来。

    威欣推辞:“我没什么讲的。”栗丽说:“讲几句吧,大家都是冲着你来的。”威欣只好顺从,向前走几步,略加思索了一下说:

    “乡亲们,谢谢大家来看我。我是个军人,很少回来,但一直惦记着你们,你们都好吧?!今天我回家了,我很激动,话不知道从哪里讲起才好。我到哪里都是渡冲的人,不会忘记自己的根。请大家相信我。”

    莫大嘴将双手举过头顶,啪啪啪击着掌,高声说:“我们的英雄讲得好!”人群报以热烈的掌声。

    莫大嘴过来在栗丽耳边嘀咕了几句,栗丽摇了摇头。莫大嘴冲人群说:“大伙们,刚才栗部长的话可听进去了?可要记住了。女英雄的话太感人了。她们都说得好,我没有别的什么话要说的,就这样吧,大家散了吧,该干嘛就去干嘛了,现在请栗部长和女英雄进屋了。”

    人群松散开来,人们陆陆续续地散去。这过程中,威欣栗丽她们、村干莫大嘴他们、威欣的亲属他们走进了如意堂。威成扛着威欣的行李包和桂花一道进了如意堂。

    威家张罗丰盛的晚餐,但栗丽执意推辞,说要赶回县城太晚了不行,威家没能将她和小王挽留下来。下午五点多钟,威欣、威尚一、桂姑和村干们将栗丽和小王送上了机帆船。待船走远了,村干们也要回去了,威家再次挽留,莫大嘴说:“今天英雄刚回家,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我们就不打扰了。”威家就不再挽留。

    全家人的晚餐,添了一个人,威尚一将住在邻村的五犊子叫来了。威尚一将存放在左屋床底的一罐陈年封缸酒拿出来,他说记不清这酒存放多长时间了,好像同威欣的年龄差不多。“这宝贝是我拿出的家底,今晚都喝点,都不要扫兴。”威尚一说着,将每人倒了满满一杯酒。

    “老头子呀,你这是疯了。”从未端过酒杯的威刘氏乐呵呵的说着,她将鼻子帖到酒杯上闻了一下,夸张地咂了咂嘴,说:“嗯,真香。我老婆子今晚开戒了。”她的憨态逗得大家笑起来。

    威尚一笑着说:“酒放开喝,但不过量,各人自己把握好。老太婆你别一高兴就醉了。”转而他对五犊子说:“五犊子你多喝点。”

    五犊子笑道:“嘿嘿,我酒量有限,酒量有限。”

    为全家团圆干杯。亲人间聚散离合都是美酒一杯,还是威欣喝得最多。看到威欣的磅礴气势,桂姑觉得威欣秉性未改:还是那么要强。或许,威欣是在表达她此刻百感交集的心境吧,小云雀从来就没有简单过。

    推杯把盏,嘘寒问暖。威尚一问威欣:这次回来是不是不走了?威欣说月底回部队。“爹,我……”她这后半截话用端起酒杯来代替了。“爹,我再敬你。”

    “欣儿有什么话说出来吧,别老是敬酒。”女儿的举止威刘氏看在眼里。

    威尚一瞟了威欣一眼,没吱声。

    威欣欲言又止,她瞅瞅威尚一又瞅瞅威刘氏,在经过一番纠结后,说:“爹,娘,我留在部队了。”

    威刘氏怔了一下,说:“欣儿你不是说,等抗美援朝胜利了,就转业到家乡吗?”

    “我改变主意了。”威欣说,她抬头瞅了父亲一眼。父亲威尚一表情平静如水,她瞅不到他的内心世界。

    “怎么了呢?不想回来了?”威刘氏有些失落。

    “爹,娘,原谅我吧。大毛牺牲了,我想了好多……想通了,军人的事业才是我的归宿。”

    威尚一突然来了精神,掷地有声地说:“好了,丫头不回来就不回来吧,留在部队也好。我威家的人,就是境界高。”

    “老头子你……”威刘氏摇了摇头。

    威尚一笑呵呵说:“嘿嘿,老婆娘,我们家要出将军了,还不支持么?”

    “谁说我不支持?我是舍不得,老是见不到面。”

    “妹妹,赶快敬爹娘的酒。他们都说支持你哩。”桂姑见机给威欣机打圆场。

    “嗯嗯,赶快敬酒。”五犊子附和了一句。哑姨给威欣倒了个满杯酒。

    “嘻嘻,我知道爹娘会支持我的。爹,娘,我们干杯吧!”威欣端起酒杯,她的脸膛荡漾起甜美的笑容。

    威欣在家探亲的日子,天天有亲朋好友来看望她。

    这天,官埠乡乡长彭荣先带着乡办公室主任岳阳湖来如意堂了。当时桂姑已上完了上午的课。威尚一陪彭荣先他们往正堂去,经过东厢房间门口时,威尚一喊:桂姑啊,彭乡长来了。桂姑应声出了房间,和彭荣先打招呼。彭荣先向她介绍乡办公室主任岳阳湖——一个五大三粗、头发像猪鬃的中年男子。她随他们到了正堂。

    彭荣先的到来让威欣喜出望外。回家后她打算去看老师,但还没有成行。她同彭荣先寒暄之后,说:“彭老师,我本想去看您哩,您先过来了,叫我实在过意不去。”

    彭荣先笑道:“我来看望本乡的抗美援朝女英雄,一是代表乡党委政府,二是代表我个人,于公于私,都该来看看,没什么不妥。”

    座谈中,彭荣先询问了威家的情况,比如田地、副业、收入等,威尚一都一一回答了。彭荣先问威欣什么时候回部队,威欣说月底回去。彭荣先说到时候我来送你一下。威欣说这怎么好意思呢?彭荣先说就这么定了,到时我一定来。临走前,彭荣先顺便察看了玉琢斋初级小学。

    晚上,威欣到东厢的房间同桂姑睡在一起,姑嫂俩有说不完的话。威欣在朝鲜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是她们最多的话题。

    她们提起刘大毛。威欣说:他的部队刚上前线就打了个胜仗,可是在战争胜利前夕,他牺牲在“三八线”附近了。她从幸存者那儿了解到他牺牲的经过。

    当时刘大毛的部队驻守在三八线附近的00a高地,担负总攻的主攻任务,但在总攻前两架美军飞机发现了他们,丢下炸弹,他身边的几位战士被当场炸死。他怒火中烧,用机关枪对敌机嗒嗒嗒一阵狂射,一架敌机被击中,冒着滚滚浓烟,一头栽进山坳里,“轰”地一声巨响爆炸了。这很快遭到报复。美军出动飞机五十多架次,对00a高地进行数小时不间断狂轰乱炸,刘大毛和他的部下有一百多人壮烈牺牲。

    “牺牲得很壮烈,刘大毛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桂姑赞叹道。

    “嗯,都说我是英雄,大毛是英雄才当之无愧。”

    “他是大英雄,抗日英雄,开国英雄,抗美英雄。”

    又一天晚上。从早上开始,秋雨一直下着没停,天气乍凉,晚上气温又降了两度。桂姑和威欣早早的上床了,她们肩并肩地靠在床头,聊着聊着又聊起了抗美援朝的话题。

    威欣:“嫂,我想起战争的残酷,觉得更要珍惜和平。”

    桂姑:“嗯,我懂得。过去的日子我们忘不了。你参加抗美援朝了,体会更多吧。”

    “我讲个故事吧。”威欣说,“是我身边的故事。”

    “嗯。”

    “在朝鲜,我们野战医院设在战场不远的防空洞里,经常遭到美军战机轰炸,炸弹就落在我们身边,防空洞被炸塌,我们每个人随时都有可能炸死、炸伤。有一次,我们的一位副院长的一只胳膊炸飞了,他身边的一位军医和一名岗哨被炸死了,他咬紧牙关,抗拒着剧烈的疼痛,让人用酒精将创口清洗了,用纱布包扎好,坚持将药省下来,给其他伤病员用。他说,看到身边人死的死伤的伤,他就恨不得冲上前线去多杀敌人,可他的职责是抢救、医护伤病员,让他们尽快重返前线。他说只有战争胜利了,和平了,我们才能安宁。”

    威欣讲得声情并茂。桂姑静静地听,在她脑海里形成了生动的画面……此后多年,威欣那时讲的真实故事,桂姑不但说给她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听,也说给我的父亲桂子涵听。我父亲后来又说给我听。再后来,在我看《上甘岭》《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等反映抗美援朝的电影时,就想到父亲转述的真实故事,觉得电影里的英雄就在我身边。在我看到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时,觉得这里一定写的是威欣和威欣身边的人。

    在威欣归队的头一天,彭荣先没有失言,他来如意堂了。这次是他一个人骑自行车来的,带了两瓶白干和两斤猪肉。如意堂的晚餐,依依惜别的气氛很浓,彭荣先一个劲地敬酒,喝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