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重生之顶级摄影家 > 第287章 新地球之貌(有彩)

第287章 新地球之貌(有彩)

 热门推荐: 亏成麻瓜从文娱开始
    第287章 新地球之貌(有彩)
    陈平生国外的第一站,就是霓虹。
    这里曾经是许多人鼓吹的精神之城,被认为具有仁义礼智信的完美国度,是无数亚洲人的梦想之地。
    可惜事实证明这只是一种错误的吹捧,在面对未来和现在的抉择中,霓虹人充分发挥了自己见小利而忘大义的民族性格,把一切都推给了后代们。
    可能还有人在积极奔走,想要挽回这无能的政策决定,但事实是一切木已成舟,海洋承受了人类的一切。
    但这早晚会重新还给人类,或许几十年后,人类就会尝到这一苦果。
    只能说很多人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选择了短视。
    为了彰显自己的政策的正确性,这一片被污染的区域并没有进行封锁,各个国家的电视台都在此进行过报道。虽然不能深入,但即便是站在外沿,就已经从海面上感受到了那与原本海绵颜色截然不同的液体正在源源不断的进入海洋。
    “嗡!”
    无人机如之前一样高飞,纪录片的摄像机也随之转移到陈平生手里的遥控器上。
    当所有人看清那淡蓝色的海洋,被大片灰色的痕迹覆盖,甚至形成了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后,一时间也都默默无言,心情沉重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就是现状,也是最直观的展示。
    在这张照片面前,想必只有那些内心盲目的拥簇们,才会闭上眼睛,张开嘴巴说出一些不会影响海洋生物的胡话。
    而在拍摄完海面的照片后,陈平生又与宋清聊了半天关于作品的理念话题。
    之后剧组里的大部分人就回到了国内,只有摄影师、录音师和导演宋清跟着陈平生赶奔下一个国家。
    美国,佛罗里达州,莱克兰附近的5号磷尾矿。
    陈平生在摄影界的人脉在这部作品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很多业内的摄影师在得知陈平生想要拍摄关于环保的题材后,纷纷通过影圈给他发来了不少参考图片。
    这虽然不是他第一次尝试用影圈来获取信息,但却是最快的一次。
    在拍摄前,他收到了几百条有用的消息,有粉丝的,也有摄影师的。
    他和黄蓼将这些地点整理归纳后,最终选择了一些可以拍摄的地方,其中美国就有很多值得拍摄的场景。
    比如眼前这个巨大的宛如奇迹般的磷尾矿。
    这附近的地质环境是非常干燥的,土地都是大片大片的土黄色,只有磷尾矿银白色的外表裸露在外,是这附近几公里唯一的点缀。
    而当无人机升空后,这一幕又变得更为壮观!
    只见如丝绸般纹路的土黄色地面上竟然镶嵌着一柄银白色的“叶子”,那叶子从中心向四周发散着纹路,且还有黑色的“叶柄”直通中心,这让其看起来既像是叶子也像是圆扇。
    当这样一张照片被拍摄下来时,所有人都感叹大自然与人类之力的奇妙组合。
    竟然可以在毫无预想的情况下,在土地上绘制出如此壮阔的图画,简直太过于巧夺天工,鬼斧神工。
    可这还不是结束,当他们离开莱克兰,来到科罗拉多河三角洲,升起无人机后,又看到了更加蔚为壮观的画面。
    那些干涸的河流露出黑色的河床,在棕灰色的大地上缓慢爬行成叶片的纹路,它们看起来像是枯萎的树,又像是土地这片叶子的脉络,只有亲眼目睹,才能理解这是一种怎样的震撼。
    “我还从未想象过这样的景象。”宋清的头发被狂风卷起,衣服哗哗作响,这里的天气有些变幻无常,让人不是很适应。
    “是啊,太牛了。”摄影师表示自己学到了,也见识到了。
    跟着陈平生这段时间,他也是学到了不少东西,虽然隔行如隔山,但摄影和摄像本身就是一母同胞的兄弟职业。
    常人看来肯定会觉得拍摄电影或纪录片比拍照更难更累,更累是肯定的,因为纪录片是有时间属性的,是段落式的拍摄。
    而拍照则更注重一瞬间的感觉。
    但若是说更难,那就见仁见智了,至少纪录片的难度还赶不上陈平生摄影的难度。
    若是换成真正冲击奖项的片子,那难度肯定是超越拍照的。
    不过也正因此,那些片子也不会到处跑,不用像陈平生为了拍摄一本影集,直接辗转多个国家,来回拍摄。
    这其中个人耗费的精力和时间,也未必会比拍摄电影轻松到哪里去。
    黄蓼这段时间跟拍,皮肤都黑了不少,但是那种健康的小麦肤色,而不是在夏天练车晒的那种黢黑。
    “你们接下来就不跟了吗?”陈平生看着她把无人机收起,扭头问道。
    “是啊,陈老师,我们得回去了。”宋清这段时间也是受了不少罪,他们每一天的行程都排得满满当当,不是坐飞机就是在车上吹风。
    而且因为要节约制作经费,三个人每天只能吃泡面度日,睡也只能睡在最便宜的酒店。陈平生本来想把他们的伙食包下来,却被其直接拒绝了。
    因为这是工作,宋清这人把工作和生活分的很明白。
    他们才是拍摄者和发起者,让被拍摄者搭钱算几个意思,偶尔请两顿饭大家还可以接受,要是直接依靠陈平生,那他们就有点过分了。
    本来陈平生也没有多少报酬,再让他掏钱资助就不礼貌了。
    陈平生知道了他们的想法后,也表示尊重,并让黄蓼给他们多买了一些肉肠作为泡面搭配。
    “等你们回国开始处理照片的时候,我们再来。”宋清说了一下行程安排,他们跟了这几个地方,素材已经很多了。
    接下来就是拍摄作品的排版和出版,直到引起的社会反响。
    大概要半年的时间,这部纪录片才会正式结束,发布出去。
    而在此之前,所有人都是只能拿保底工资的。
    一般来说,平台方采购的纪录片,都会给出相应的预算,按照单集价格采买。
    这个价格由纪录片导演的名气、剧组专业程度以及题材多方面综合而来,但这是面对影视行业的购买方式。
    宋清他们是平台旗下的员工,所以经费能省则省,工资也只能拿业内平均水平。
    只有当纪录片真的上映并获得金主支持,或是播放量超出预期,他们才有分红收益。
    所以与其说他们是专门拍摄纪录片的剧组,不如说他们是纪录片剧组的打工人。
    而这样的困扰还不只是他们单独的个体,目前许多tvc广告公司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扰。因为拍摄完影片后,客户只会给一部分尾款,剩余的尾款要等甲方公司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才会慢慢到位。
    所以很多影视打工人,看起来职业高大上,拍摄的片子也都是非常酷炫的广告片。
    可真提及工资,却一个个都说太低。
    因为他们工资的一大部分,都是在甲方手里,要等结完尾款才会下发。
    这也导致他们今朝有酒今朝乐,工资发下来就几千块钱,然后一想自己未结算的钱还有几万,这几千也就不放在眼里了,直接拿去掉。
    如此往复,恶性循环,影视民工不过如此。
    陈平生之所以这么清楚,一方面是因为这几天和宋清聊了很多行业内的事情,一方面是因为前一世也曾短暂的在广告公司干过。
    所以他也挺同情这些人的遭遇的,毕竟都是曾经踩过的坑。
    送走了宋清他们后,陈平生和黄蓼马不停蹄的赶奔下一个国家。
    西班牙,阿尔梅里亚半岛温室。
    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这里土地,在无人机的视角下,如同银白色的镜面一般,呈块状均匀分布在土地的各个角落。
    这些都是人为耕种的痕迹,它们在乌云的遮蔽下绵远不绝,望不到尽头,仿佛遍布整个地球。
    或许人类的改变终将改变整个地球,在几百年后,植物就只能在特定区域看到,成为一种标本。
    “我觉得有些迷茫。”黄蓼看着照片,突然蹲在地上,发出感慨。
    “怎么了?”陈平生看着她的头发,站在一旁。
    “我就是觉得这样的自然,或许才是摄影师应该追求的,我拍摄的东西,在这些造物面前,好像有些过于微小和没有意义。”黄蓼说出了心里的想法。
    陈平生笑了笑道:“我理解你的想法,会觉得拍摄这样的风光,所表达的东西更宏大,也更符合人类未来的发展对吗?”
    “是啊,我就是想自己能不能也拍出这样的照片。”黄蓼毕竟进入摄影这一行的时间还不长,看着陈平生一部部影集,内容也越来越宏大,总觉得自己拍摄的东西仿佛小孩子过家家般不值一提。
    “其实这是一种误区。”
    陈平生坐在地上,看向下方的田野:“人类最经典的文学,永远是对自身情绪、命运、爱情以及结合社会发展所表达出来的担忧和迷茫。影集也同样如此,因为人类最关注的永远是自身,这可以说是一种局限性,也可以说是一种生物的必然性。”
    “人如果不自私,那我们必然无法存活至今,所以不是关注细小的事物和生活,就没有任何意义。”陈平生感叹道:“其实我不是很喜欢拍摄这种宏大叙事的。”
    黄蓼转头看向他,他耸耸肩:“但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
    “是不是有点老套?”陈平生撇撇嘴:“我以前很烦这种话术的,什么责任,什么人类命运。我只想当个平凡的摄影师,赚点钱,出点名,然后买几套核心地段的房子,过完这一生就可以。”
    “可是越拍摄,身上无形的担子就越重。”远处的天空开始变成粉红色,这是落日后的最美的时刻。
    “在表达完我自己的情绪后,我开始逐渐希望用作品去打动更多的人,感染更多的人。就像这本影集,不需要很多人购买去看,只要有一批人感受到了照片的美感,理解了它的理念,并为此付出了努力,那我觉得这就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而伱的作品也是如此,虽然拍摄的事物非常细节,非常琐碎,但那就是我们生活的抽象化体现。这种细腻,是目前摄影界少有的。”陈平生认真道:“我之所以没有着重说过这些,是因为怕干扰了你的创作思路,但你现在既然开始怀疑,我就说一下我的感觉。”
    “我觉得你的作品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标杆,无论是颜色,还是构图。它都代表了另一种方向,如果说什么是真正的反决定性瞬间,你的照片才是真正的反决定性瞬间。”
    陈平生觉得这非常有趣,明明是拍出决定性瞬间的老师,却教出了和自己风格截然相反的学生。
    “反决定性瞬间,是我?”黄蓼也有些不可思议,但她没有质疑陈平生的眼光。
    因为仔细想想,她所拍摄的那些生活日常片段,恰恰是一种不变的状态,没有任何刻意,也没有任何抓拍,给人的观感就像是生活的随手拍。
    如果说这样的照片是反决定性瞬间,那全世界有无数张类似的照片。
    可他们都没有出版影集,也没有正式树立自己的风格。
    黄蓼如果拍摄出来并出版,那她就将是第一位。
    有时候,天才,就是提前的认知加上超强的行动力。
    黄蓼的创意能力只能说平凡,但她拍照确实自有章法和风格,且是个行动派。
    所以当陈平生的话说出口后,她立刻感觉自己的自信心又重新回来了。
    “不过,别得意。这本影集想要达到出版要求,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情。”陈平生又给黄蓼打了个预防针。
    “没事,我知道该怎么努力就行!”黄蓼微笑着站起身,总算摆脱了那些阴霾。
    陈平生看着她收拾行李的活泼样子,觉得也有些欣慰,虽然两个人年纪不大,但相处这么久下来,还真有点师徒的感觉。
    黄蓼无疑是他遇见过的最具有灵性的学生,而陈平生也会是她这辈子最好的老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