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英杰逸闻录 > 第一百三十八章 试制蹄铁
    与上一次过年相比,陶应回到东汉后的第二个新年并不算很热闹。

    一大家子人里,母亲和兄长、幼妹都远在老家丹阳,只有父亲和自己在幽州这个冷得出奇的地方,反倒是族兄陶升写了信回家说要留在幽州陪他们一起过年。

    元日的清晨,父子叔侄三人早早起来,先按着元日的标准流程,杀公鸡、换桃符、燃爆竹。

    三人互相拜贺一番后,开饮椒柏酒。

    每岁饮椒柏酒时都是最幼者先饮,然后依次由幼及长,按照这年头的习俗,饮了椒柏酒后陶应就又长了一岁,十三岁了,不容易啊!

    饮了开胃酒,接着便是桃汤、胶牙饧、五辛盘和鸡子的过年欢乐套餐,吃过套餐后就要祭拜先人。

    因着是旅居在外,不需要去祠堂祭祖,只是在堂屋中对着南方遥遥拜祭一番。

    这些全部忙完后,三人在屋中闲话家常,平日里陶谦不怎么与子侄说闲话,即便是交谈也多是谈公事或者询问陶应的功课进度。

    今日里倒是得闲,说了一些族中旧事和士林逸闻,父子叔侄三人倒也其乐融融。

    不过这闲适的时光没有维持多久,陶谦是一州刺史,近来又风头正健,自然有的是人前来拜贺新年。

    最先来访的是别驾卢敏和兵曹掾鲜于辅,他二人昨天要忙活正午的逐除大礼,所以没来得及赶回家去守岁。今天一清早前来拜贺过后便打算赶路回家,范阳和泉州都不算太远,抓紧赶赶路还来得及回家吃晚饭。

    卢敏和鲜于辅走后,接踵而至的却是陶应一家的旧日熟人济南阳丘县人胡铁匠一家。

    胡其自从去年夏天随着陶谦父子北上幽州后,没过多久就被陶谦安插去了涿郡故安的铁官中任事。

    故安铁官虽然不比东平陵铁官这么有名,但也远没有那么忙碌。

    吃技术饭的看一看就知有没有,胡铁匠的技术自然是没话说,加之又有刺史推荐的背景,才去了半年多便升任负责锻造的大匠师。虽然也是无品小吏,但不用勾心斗角,胡其本就是随遇而安的性子,倒也乐得自在。

    胡铁匠一家在幽州无亲无友,而当初刚到蓟城时候所住的屋舍陶应一直给他们留着,过年前陶应特意邀请他们从故安来到蓟城一块儿过年。

    见到胡铁匠,陶谦的工作狂作风又复发了,寒暄几句后便问起了为屯田营制作铁农具的事情。好在胡铁匠业务纯熟,有问必答,没闹出什么尴尬场面来。

    过不多久,又有其他人等前来拜贺,胡铁匠一家便告辞离去。

    陶应也有许久没见到胡铁匠了,如今看到了他就想起了一件事情,便借着送胡铁匠出去的机会溜了出去。

    陶应将胡铁匠引到马厩中,指着马厩中的马说道:“幽州之地多产良马,故而幽州郡兵中所配军马也不少,但我发现军中的战马多为三岁至十五六岁的年齿,相比他二三十岁的寿数来说并不算长。”

    “其中三岁以下幼马还未长成不足驱策,但十五六岁之后的成年马仍然健壮,却已经无法作为战马使用,大匠师可知道为何?”

    胡铁匠虽然精于打铁制器,但对于牲口实在是了解不多,自然是一头雾水。

    陶应见他答不上来,也不难为他,继续说道:“那是因为战马需要大量奔驰冲刺,这些马匹在长时间地训练和作战中,马蹄严重磨损,导致于马蹄的生长速度跟不上磨损速度,长此以往,一匹好好的战马便废了。”

    “根据我所观察,非止马匹有此情形,耕地的牛,拉货磨墨的骡驴,若是日日使用也会有蹄子磨损过多的情况发生,很是不利于百姓劳作。”

    “小郎君真是博闻多识,连牲畜的学问都了然于胸。”胡铁匠这才听明白了陶应的话,不过他还是不明白陶应为何要对他说这些。

    陶应也听出了胡铁匠恭维话里的敷衍,他也不指望胡铁匠能有多高的觉悟自己想到马蹄铁上,他主动说道:“大匠师,你我不用赤足走路劳作,皆赖袜履之力。我便突发奇想,是否能在牛马骡驴的蹄子上也安上鞋履,若这样便可让牛马等牲畜延长一些役使时间。不知大匠师以为然否?”

    胡铁匠虽然不懂得争权夺利,但是个标准的技术宅,他在卢县的时候亲自打制过许多农具,故而对陶应这个提议很感兴趣,问道:“小郎君果然心系民生,为牲畜安上鞋履之想法,实乃发前人所未发。”

    陶应叫胡铁匠来是让他来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可不是听他吹捧的,便道:“大匠师既然觉得此议可行,可否助我完成此事?”

    “合当如此,愿为小郎君效微薄之力。只是人皆可随时穿脱鞋履,可牲畜要如何施为?且牛马多行于田地道路,恐鞋履磨损亦重,靡费不少。”

    “大匠师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牛马供人役使,自当由役使之人为其安鞋履。至于牛马之鞋履,更不用囿于你我所着之鞋履样式,可为其安一铁质护蹄,经久耐用,岂不甚好?”

    胡铁匠一下子接受到的信息量过大,一时间有些懵圈,心里想着鞋子,蹄子,铁蹄子,始终没绕明白。

    陶应便走到小白龙面前,先给它喂了一把菽豆,然后帮它捋了捋毛,安抚了下它的情绪,再举起它的一个前足,一边比划一边说道:“大匠师,你看马蹄前端呈弯月型,我们若在马蹄上安上一个铁圈,则马匹在役使的过程中接触到地面的不再是马蹄,而是施于其上的马蹄铁。如此,便等于是给牛马等牲畜安上了一个鞋履了。”

    胡铁匠仿佛明白了什么似的,一拍脑袋道:“着啊!小郎君这是说做个铁鞋子给牛马套上?”

    陶应见自己解释了半天,胡铁匠还是没搞明白,不由心里大摇其头,不过面上却不好打击他的积极性,便说道:“大匠师果然是一点就透,差不多就是个铁鞋子,不过怎么给他安上,我们还要细细研究一番。”

    “若是大匠师觉得此议可行,不若我们一同去向家君禀告一番,然后可以试着制作制作?”

    “可也,此事有利民生,胡其愿与小郎君面谒使君。”

    于是乎,陶应又把胡其领回了陶谦堂中,陶谦和陶升见俩人去而复返有些不明就里。

    陶应知道胡其不擅言辞,便一五一十地把他和胡其刚才交谈的内容陈述了一遍。

    陶谦听了后,虽然对这个提议能够带来多大的好处尚不清楚,不过若是能够做成也的确有利于延长牛马等牲畜的服役时间,对军事和农事或多或少也有助益。

    最关键的是,他对于自家儿子的表现很是满意,在新年元日并没有耽于玩乐,而是心怀国计民生,儿子看来是大有长进了!

    陶谦又问了陶应和胡其几句话,见二人对此事都比较看好,便吩咐胡其主持试制陶应口口声声所称的“蹄铁”,并行文要求州郡军中负责掌管骡马的军吏以及各郡县劝农使大力配合。

    如果说,最初制作马镫和马槊的时候,陶应心中还有些忐忑,担心这些辅助骑兵冲阵的器具能够让北方少数民族得到之后如虎添翼,会对华夏民族造成更大的威胁。

    那么,现在推动马蹄铁的出现时,陶应的心中已经十分笃定,再也不复当初的彷徨。

    原因是他在幽州大半年的时间里,既跟随父亲陶谦视察过了州郡的武库,又远走乌桓部族了解了乌桓民族所使用的武器以及打铁锻造技术。

    两相比较之下,陶应得出一个结论,汉人只要不作死就不会死。

    蓟城的武库规模极为宏大,武库中各种兵器甲胄弓弩战车堆得满满当当。这些兵器不敢说全部是精兵利器,但大多数都是按照规制制造,能够经得起检验检测的合格军械。

    这些,都依托于汉朝的完善制度,以及中原王朝的技术和人才积累。

    反观乌桓人,既没有铁官这种机构,也没有先进的技术和熟练的工匠,丘力居直辖的部族也只有几个靠打铁吃饭的匠人。

    乌桓部民中有许多人使用的刀具还是铜刀,箭头更是五花八门,有铜有铁更有骨制角制的箭头。

    像乌桓这样百多年来接近和学习汉人的北方游牧民族尚且如此,那更为落后的鲜卑、匈奴又会好到哪里去。

    马镫这种能够帮助汉人更方便操控马匹的东西,对于从小生长于马背上的游牧民族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

    马槊这种需要精铁打制的兵器,也未必附和游牧民族游击骚扰的战术,且他们也未必有能力制作出足够多的马槊。

    而马蹄铁对于牛马众多的游牧民族来说更是可有可无,他们的战马众多,他们的牛不需要耕地。

    但对于汉人而言,牲畜的役使至关重要,能够延长役使期限绝对是大大的利好。

    而且,陶应还有一个小小的私心。

    因为小白龙今年也已经是三岁马了,年齿尚幼的时候用不着打马掌,但三岁之后已经接近成年马,好马难得,如何保养便也已经提到了当下的日程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