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英杰逸闻录 > 第三十章 拟表就章
    在公孙度家的拜会算是成果斐然。

    不得不说,公孙度与徐荣两人在边事之上,都各有一些独到的见解。

    此二人为官多年,正值盛年,且都有统兵经验,堪称是幽州一代的人杰。略作区分的话,公孙度更擅长判断形势,而徐荣则更对幽州之地形了如指掌。

    而令陶应觉得更有趣的是,此二人的性格特点。

    公孙度的临机应变能力相当强,从他光从走入的次序上,就大胆分析出来者是陶谦,随后当徐荣提起乌桓人和兽皮之时,又提出将虎皮赠予陶谦。这份顺水推舟的功力实在是高明,既送得贵重、又送得合宜,足见此人遇事能断,怪不得日后能够果断割据一方。

    而徐荣为人相比之下就更圆融。从他故意投矢失误,让公孙度在人前不落面子上可见一斑。并且他对陶谦一直持礼甚恭,在公孙度与陶谦互相称君之时,还坚持用敬语称呼陶谦。这或许就是徐荣一介幽州人,后来能够融入董卓的凉州集团核心的原因之一吧。

    两人在农都尉设置的选址及其余事情上,谈得很多,但在最后陶谦重新提及都尉人选一事上,却都很默契地缄口不言。而陶谦也心领神会地没有多说什么,便结束了这场拜会。

    不知不觉,打从蓟县出来后,也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在与玄菟郡守会过面之后,陶谦的刺史车驾便准备打道回府。

    在回程之前,陶谦尚有几件事情需要安排。

    第一件事是修书一封让陶升代表自己前往乐浪郡一行,面见太守腾述,表示自己暂时无暇前往,并希望得到他对于州中农都尉一事的支持。

    第二件事是考察徐荣所说的几个比较合适设置农都尉屯部的地点。

    第三件事是安排好各郡中,代乌桓校尉营募兵的事宜。

    第一件事很简单,只是要辛苦一下陶升。

    而陶升仿佛一点都不把远行当作苦差,或许在他眼里,一路上的见闻便足够抵消了行路的辛苦。

    第二件事陶谦本打算亲自前去考察,但在诸位从事的劝阻之下只得作罢。

    从事们的理由很充分,些许小事怎值得刺史亲自前往,只需派一得力人手便可完成。并且徐荣所提的地点中,大都靠近边境,鲜卑人随时会出没。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作为刺守一州的大员自然不必要亲身涉险。

    陶谦从临州之后,便一直空缺着兵曹从事这一要职没有任命。此职主监管州中兵事,而陶谦更是要整肃州中兵事,是个很关键的职位,所以选人方面很是慎重。

    之前涿郡兵曹掾刘良也曾经入过陶谦的视线,不过涿郡是内郡,兵曹掾也只是挂个名头,向来没经历过什么兵事,便有些犹豫。

    后来经过渔阳郡之时,征辟的两个年轻人倒是武猛果决,在兵事之上多有献策,其中部分见解与徐荣的说法颇有几分吻合之处。

    陶谦此刻便暂署了较年长的鲜于辅为兵曹从事,令其与族弟鲜于银两人带一些州兵轻装前往边境地区勘察地形,为今后的屯部选址做准备。

    第三件事上,陶谦安排了各郡的典郡书佐会同各郡兵曹掾早做准备,一旦募兵计划开始施行,便要立即着手实施。

    安排好了这三件事情,陶谦的车驾便迅速往回赶。毕竟议设农都尉之事,还只是一个想法,而正式的表章还未递往京中,陶谦要抓紧回蓟县后正式往朝中上表。

    与来时各人心中忐忑的心情不同,回去的路上,诸人的心情都暗含喜悦。毕竟,这次刺史巡州的成果还是很值得称道的,原本并不太确定的农都尉一事,几乎得到了州中所有郡国长吏的支持。

    这其中,陶应尤其觉得高兴。

    在原本的历史走向之中,陶谦的幽州刺史任期做的如何他并不太清楚,只是他觉得,在他的鼓捣和怂恿之下,弄出的这个农都尉计划,至少是个有益的尝试。

    若是能够因为设置了农都尉而让鲜卑人有所收敛,那自然是对幽州百姓有礼,从而也提升了陶谦的政绩,让自己的父亲在之后的仕官之中能够更有优势。

    这个计划的效果姑且不论,就说现在,因为这个计划而与公孙度、徐荣等史籍留名之人有所交集,也已经是个不错的收获。

    “光和元年元月六月己酉朔十三日庚午,幽州刺史臣谦顿首死罪上尚书:

    臣谦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谨案文书,臣以今年四月到官,省视郡国,各郡国屡遭胡患,州郡疲敝,荼毒百姓。幽州地域辽阔,北边两千余里皆与鲜卑相接,故而各郡之兵疲于奔命,而制于鲜卑。臣以为当今之鲜卑,仿佛昔日匈奴之残暴,当慎以待之。不图一战而克之功,只求蓄势强边,久而久之,则鲜卑之患可缓,而我神州子民可得安乐。

    昔日匈奴强盛之时,孝武皇帝下令,自朔方至令居,往往通渠,广置田官吏卒。积数年,我大汉之屯卒于汉胡边境之地如星罗密布,使匈奴未敢轻易南下,方有克匈奴之大功。

    今鲜卑势盛堪比匈奴,而吾皇英武足拟孝武。则鲜卑之既盛,克之,则可彰吾皇之武功。

    臣巡视各郡,与护乌桓校尉运、上谷太守孚、涿郡太守乘、辽西太守基等皆得相商,兹有此议。

    臣等议请于右北平、辽西、辽东等地仿照孝武故事,复设农都尉,经营屯部,以备边患。

    如此,则边郡之势日强,而鲜卑之势日消。州郡之民可安然养息,而朝廷又多一边军之力。假以数年,未尝不能建大功于一朝,毕其功于一役。

    臣谦愚戆,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上。”

    事实证明,陶谦绝对是个急性子,他在回程的路上,就与诸位从事反复措辞,拟定了表章,准备一回蓟县便正式上表。顺便通知护乌桓校尉皇运、山谷太守公沙孚等也一起上表造势。

    陶应还是头一次亲自看到写给皇帝的表章生成,而实际上说,这个表章是递往尚书台之处,因为臣子没有办法直达天听,只能往东汉一朝权势极重的尚书台来传递,有尚书令检视后才呈交御览。

    在表章中多次用到的顿首、死罪等字眼在陶应看来有些可笑,但他也能够理解是对天子表达尊敬的谦辞。

    在奏章之中将鲜卑比作匈奴他很能够理解,将当今天子比作汉武帝刘彻就很不能够理解了。不过,不管是提出这条的治中刘舒,还是负责拟文的主簿李羽,又或者其他诸位从事和最后审阅表章的陶谦,都对这一条毫无异议。

    这点上,让陶应认识到,自己的脸皮还不够厚,拍马屁的水平还远未够班呐!

    注:如果有在看本书的读者,欢迎留言交流,欢迎加书友群9643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