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汉末英杰逸闻录 > 第三十一章 鸿都门学
    刺史车驾终于跋山涉水回到了蓟县。虽然蓟县和卢县一样,都是陶应将要长期生活的地方,但由于卢县待得久了而蓟县没待几天,所以也没有什么回家感觉,只是不再旅途奔波,令他略感舒心罢了。

    只是,回到蓟县后,事情一点儿都没少,反而更多了。

    第一件事,便是上谷太守公沙孚已经等不及,先行向朝中上书奏表郡中义民捐资助国之事。

    按之前商量好的计划,应该是等陶谦回到蓟县后,再一同联名上书。现在公沙孚居然自己就上表,虽然没什么毛病,但总觉得怪怪的。

    待得公沙孚的信使来到后,含含糊糊地解释说郡中义民爱国之心踊跃,不到一月时间,便已募得上亿资财,引得周边诸郡纷纷效仿。因所募资财已经足够所用,故而便为郡中义民先行上表请功。

    州中各人都不是傻子,仔细一分辨便知道,上谷郡中这捐资助国的计划的确很成功,但主要还是看到代郡、右北平等地也纷纷效仿,怕被占了先机,故而急不可待地先行上表朝中,怕被人抢去了这个首功。

    这里面恐怕不仅仅有公沙孚个人的想法,还可能受上谷一郡士族的集体意志左右,毕竟首创者和跟风者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既然上谷郡上上下下下定决心要吃这第一只螃蟹,怎么会允许其他人偷了胜利果实。

    对于这点,陶谦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加急草拟了另外一个表文,也对上谷郡,乃至于其他诸郡士民捐资助国之事的褒扬,并为其请功。

    另外,朝中也传来一些消息,其中与幽州有关的有一条。

    去年北征鲜卑兵败的使匈奴中郎将臧旻,虽然与夏育、田晏一样被槛车征入朝中贬为庶人。但因其在此事中责任最轻,历来又官声最好,朝中为其奔走者众多。故而稍后又起复徴拜议郎,转长水校尉,然后迁为了中山国相。

    夏育和田晏两个边地武夫只得回家安心当田舍翁,而臧旻不过半年却重回二千石,还真是同人不同命。

    不过臧旻的确历来政绩不错,还特别会来事。这不刚刚就任中山国相不久,就上表朝中提出了将代郡最南边的一个县划归中山国来管辖。

    这事情乍一听起来有点扯,一个郡国太守,管上了其他郡国的事情,还试图把其他郡国的土地划归自己管。但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他所提出的这块地方叫灵丘县,此县因为一个人而得名,那就是屡屡击败北地胡人,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的战国雄主赵武灵王赵雍。赵武灵王的晚年又因为另一件事情而闻名于天下,那便是沙丘之变,这是闲话暂且不提。

    灵丘曾是故千乘之国中山国的属地,被赵国吞并后,赵雍又屡屡巡视此地,并将此地作为攻伐北地胡人开疆拓土的起点。在赵武灵王生前,为自己选择了此处作为自己的身后陵寝所在。直到沙丘之变后,赵雍身死,埋葬于此,此地才因之而名为灵丘。

    灵丘县原本在前汉之时与隔壁的广昌县都属于代郡,而那时候代郡还隶属于并州。到了本朝中兴之后,代郡划归了幽州,而广昌县也重新隶属于中山国。

    这次臧旻的意见便是,古来广昌与灵丘并为一体,均是中山国故土,如今广昌隶中山,而灵丘隶代郡,于理不合,当同归中山国辖制。

    这个提议到了朝中商议后,代郡太守知道此事便不乐意了,虽然灵丘一地全是山地,土地也甚贫瘠,但好歹也是一个县。如今的郡中户数口数都是岁末考量政绩的重要参数,而人口更决定举孝廉的名额。

    中山国和代郡便来来往往打起了笔墨官司,不过显然臧旻在朝中的帮手更多,朝中竟然批准了灵丘转隶中山国的请求。

    刚刚回到蓟县,刺史府便收到了代郡太守写来诉苦的信笺。只是陶谦的心思全放在应对鲜卑人,对于州中一个贫瘠下县改属之事并不怎么上心,便温言安慰了代郡太守一番,表示这些人口变动绝不会影响他举孝廉的名额云云。

    朝中还传来一件在士人之间颇多议论的事情,那便是当今圣上诏令与鸿都门外建馆学,广纳天下擅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之学生。

    其实当今天子雅好诗赋书画一事,早有端倪,之前便照太学之中擅诗文者待诏鸿都门下。而天子所亲近之臣中的皇运便是因擅书,高彪因为擅赋而被破格提拔担任要职。而其余之鸿都门待诏士,也多有被委以美职的例子。

    从陶应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鸿都门学就是一个和艺术类专科大学。但在时下之人眼中却并不那么简单,大多数士族认为此举乃是标新立异,甚至有些离经叛道之举。

    因着时下主流之中的主流还是经学,若一士族不擅一经则枉为士族,故而士族都以诗书传家。而今天子要新建学校,不以六经章句,而以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取士,这让天下间所有诗书传家的士族如何能够接受。

    虽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也是当今士族修身养性之必修,很多人甚至造诣很高。

    比如张衡就擅诗赋,曾效仿班固的《两都赋》而作《二京赋》以讽谏时政,还作过《归田赋》、《灵宪》等等。

    陶应的熟人蔡邕,更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无所不精,堪称艺术之达人。

    他的诗赋作品有《述行赋》、《青衣赋》,尤其是《青衣赋》乃是雅俗共赏之作品,描写的乃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女子,在当下也是比较独特的作品。他又擅琴,传言能够听音而知鼓琴者之心声。他又擅书,熹平石经便是他亲笔丹书,而他不仅工隶书,还擅草书,更首创飞白体流传两千年。

    便是这样的蔡邕,也屡屡在公开场合对鸿都门学颇多非议。

    当今天子这次建立鸿都门学的举动实在有些捅了篓子。可以想见,荐举取士这条途径长久被士族豪门所霸占,而他们又岂会允许旁人来轻动这块蛋糕。

    即便这个人是当今天子,那也不行!

    注:如果有在看本书的读者,欢迎留言交流,欢迎加书友群96433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