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多年戏精熬成妃 > 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变天了(二)
    往养心殿的路上,清歌无论问什么,福临大监都不明说,只是步子不快,给足了清歌时间,清歌知道福临一向有心帮衬东宫,又问道:“大监一向对清歌多有照顾,此番去养心殿做什么,劳烦透露一两句,好让我有个准备,不然我这个身体,受了惊怕是受不住。”

    兰儿在一旁扶着清歌走着,也附和道:“是呀,大监您不知道,昨夜娘娘就没怎么睡,万一一会儿有点什么意外惊着圣驾也不好哇。”

    福临大监闻言这才有些松动,淡淡道:“娘娘不必如此惊慌,确实不是什么好事,但在这宫中,也算不得什么大事,且放宽心便是。”

    清歌闻言稍安,想必不是致命的锅,要是些小委屈受便受了。她稳了稳心神,入了养心殿,司马煜已抢先一步走到她身侧将她扶住,在她耳边悄声道:“别怕。”

    清歌没想到司马煜在,此时倒觉心安,不管天大的事,只要他在就好。于是反握了握他的手,福身道:“给父皇请安。”

    龙椅之上,皇上不怒自威,问道:“你可知唤你来是何事?”

    清歌心下惶恐,想了想难道是想给司马煜立妃,问一问自己的意思?司马煜定然是不从的,自己也不能拆这个台,清歌于是摇头只作茫然道:“儿臣不知。”

    “呵!福临,念给她听。”他说着递过去一个奏折,福临走上前双手捧过,寻到朱笔划过的一句,朗声念道:“近来街头巷尾皆在吟咏‘晏家兴、凤成龙’之语,牝鸡司晨,以下犯上,有损国祚……”

    “够了。”皇上挥了挥手,怒道,“好个‘晏家兴、凤成龙’,你们晏家要造反,你一介女流还打算登临帝位,当朕是死的吗?!”

    清歌虽觉冤枉,但同时觉得好笑,忍俊不禁道:“街坊间语当不得真,许是有心人教的。清歌不过一个盲妃,父皇多虑了。”

    “正是如此,父皇,切莫被别有用心的流言影响,凉了忠臣名将之心。”司马煜也辩护道。

    “朕凉了忠臣名将之心?”皇上怒极而起,将奏折劈头砸到司马煜身上,在场众人都未料到皇上竟会如此震怒,齐齐目瞪口呆不敢发一言。

    “祖宗家训你全忘了,到头来怪朕的不是?”皇上来回踱着步子,一时气急咳嗽了几声,又哑着嗓子继续道,“后宫女子不得干政,你全都忘了?在书房所有折子大喇喇地展在你的侧妃面前,还与侧妃和你的小舅子关起门来商讨政事?!真是好得很啊!你小舅子是什么人?晏家独子,晏家掌握着多少兵权,你不知道避嫌?若是有一日,你们合谋要了朕的脑袋,朕都不知道!”

    清歌和司马煜的表情皆是从震惊到了然。那一日在书房皇上明明没有多加为难,没想到却忌惮到如今,此时又恰好出了“晏家兴,凤成龙”的流言,正是让皇上心上怀疑的种子生根发芽。而埋下这颗种子的人和传播流言之人定是琬公主无疑!

    然而苦于没有证据,他们深知此时若说出自己的怀疑,皇上的心必定偏向琬公主。司马煜旋即俯身拱手道:“谋反之事,晏家和儿臣皆是万万不敢。日日夜夜所思所想皆是解国家之危难,绝无一丝一毫的妄念!至于清歌对政事有些见解,确是儿臣之失,以后定会注意回避……”

    皇上仍是怒气未减,他死死盯着清歌,不多时像是下了什么决定似的,缓缓坐下,沉声道:“煜儿,非是朕不讲理,这折子一封封一件件都往朕这儿来,晏家正在风口浪尖,不做处置难安众心。”他扶了扶额角道,“晏熹将军那边,朕会收回一半的兵权,晏清歌……暂且去静心庵住一月吧。”

    司马煜未料到会有这样的决定,惊惶之下喊道:“父皇……”

    皇上正头疼地厉害,不耐地将袖一挥打断他道:“不必再说,朕意已决。除非你嫌这罚得轻了,朕还可以再重些!”

    司马煜嘴唇动了动,还要开言,忽的看到福临大监不露声色地缓缓摇头,他犹疑片刻,终于抿唇垂眸,答了一声:“是。”

    皇上这才神色渐缓,声音缓下之后却带了些苍老之态:“既如此,都下去吧。”他无力地摆了摆手,福临会意,忙引着众人出了养心殿。

    清歌还有些回不过神来,问道:“这……静心庵……”

    福临大监接过话,答道:“这是皇家女眷常去静心修行参拜之所,条件差一些,但好歹清净,能避一避如今朝堂上的锋芒。晏家现在兵权在握,无数人忌惮又欣羡,难免有今日这一遭。皇上没下狠手已是万幸,此时切莫再惹恼他。”

    司马煜心知福临说得没错,可清歌并未做错任何事,却要像受罚一般被禁足在静心庵,他仍然觉得不可理喻,愤然道:“此事定然有人在背后指使,我们照做不就是中了别人的圈套?”

    “老奴说句该死的话,老奴在皇上身边这么多年,最知道有些人荣非是因为才华出众方荣,有人衰也非是罪大恶极者才衰,荣衰之事最看的是皇上的心思。大权在握,高处不胜寒,自然防的心思就重些,今日这件事,是有人拿准了陛下这一点,如此擅长攻心必然是个高手哇!此时你们暂避锋芒为妙,若真是对上了,你们未必有胜算。”

    清歌点头,按了按司马煜的手安慰道:“大监说得对,我不过是去住一个月,没什么要紧,别在父皇气头上闹事。”

    福临道:“娘娘聪慧,无需老奴多言。静心庵远在东山,天气寒凉,多备些吃穿用的即可,老奴先告退了。”

    清歌福身还礼,面上十分乖顺,司马煜见之不忍,待福临走后,又是一番劝说。奈何清歌觉得出宫待一阵子也极好,又能暂避锋芒何乐而不为,只是心中对晏家有愧,好在晏熹将军一向不慕名利,传了信来让她安心上山便是,晏夫人还特地送了一件亲手做的银白色狐裘如意纹大氅来,嘱咐她还未开春不要乱减衣裳,没有司马煜的看顾更要多加小心,她一一应下。

    要出发的前一日,兰儿还在最后盘点一遍物什,不知不觉竟打出了四五个箱子,司马煜不放心连炭火都带了不少,更别提手炉、汤婆子。兰儿正数着,忽的从里面提出小金牛来,惊诧道:“不是吧娘娘,金牛也要带啊?”

    清歌笑道:“自然要带,离了一日都不行!对了,玉兰花步摇带上了吗?”

    “带啦带啦!”兰儿应道,“这要是给殿下听到,他又要美上一天了!”

    含冬打着帘子进来,恰好听着后一句,也不禁莞尔,笑了会子,又道:“楼娘娘在门外候着呢?说是送送娘娘,见是不见?”

    清歌有些意外,不过之前找到害自己小产的凶手也多亏了她的帮助,丘蓁蓁入狱后,也没有再去拜谢,此时人家倒亲自上门了,她赶忙道:“请人进来。”

    楼明月一进来“嚯”了一声,笑道:“要带这样多的东西?”

    “殿下不放心,装了好些用不上的。”清歌羞涩一笑,“姐姐真是好久没来。”

    “之前乱着呐,也不知该不该来。先是皇后倒了,之后又是丘蓁蓁,我也没想到会是这样……沈惜也吓坏了,前几日找我来说话,说是后悔自己当初对丘蓁蓁掏心掏肺的,没想到丘蓁蓁为了转移视线,竟利用她送的荔枝,让你们只怀疑荔枝有问题,想不到旁的,然后赖到她头上。丘蓁蓁倒是撇的清清白白的,殿下也费了不少功夫在追查荔枝上,倒是把沈妹妹吓得半死,成日里安安分分的……哎……好在晏妹妹苦尽甘来,总算是熬出了头。”

    “我这哪儿算熬出头了,我就没有苦尽甘来一说,这不又被赶出宫去了吗?”清歌苦笑。

    楼明月拉过她的手道:“之前听说妹妹的眼睛已有了光感,想必康复不过是这几个月的事情,现下没有了太子正妃,待你去静心庵避了风头,养好了身子,等回来或许就是晋升正妃之时!”

    清歌也懒得再想说辞,只淡淡笑道:“那借姐姐吉言了。”

    楼明月又说了会话,站起身道:“本想来看看妹妹,再嘱咐妹妹多带些东西,但看了看,妹妹也不缺什么,我就放心了,也就不在这里碍事……”

    见她要走,清歌也起身相送,二人相约一月后再见,殊不知,前路难料,旦夕惊变。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