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献身大农业 > 第十章 融洽
    ();

    下午,把家里收拾妥当,给鸡留个归笼的洞口,沈冬兰背上小三,抱着小四,锁上大门,向屋后走去。

    一会大哥周向东该到家了,晚上在公公婆婆家吃饭。周梅听说大伯今天回来,早就带着周杏溜过去了。其实周梅对大伯只有模糊印象,甚至还有点怕他。上次见到大伯已经很久了,而周杏干脆就没见过。不过今晚奶奶家烧肉,还杀了一只鸡。周梅早就馋了,早早的赶了过去。

    小四被妈妈抱在怀里,好奇的左顾右盼,他对奶奶家以及其他家的房屋模样和布局已经忘的差不多了,每次来奶奶家都会唤醒一些脑海深处的记忆。这个唤醒的过程很美妙,让小四乐此不疲。

    沈冬兰刚穿过大门,小四就听见一阵闹哄哄的声音传来。院子里面满是孩子,周梅正带着小叔叔和周杏与别的孩子追赶玩闹。看见了沈冬兰也不顾忌。

    小孩子们身上的补丁衣服都是脏兮兮的,沾满了泥土。一个孩子脑门上冒汗,抬起手就抹了一把,顿时成了脸猫。

    “梅子,不要疯了,过来带你弟。”

    周梅停住了,不太乐意,还是走了过来。

    厨房听见了沈冬兰的喊声,钻出一个人来。是周向惠。

    “二姐”,周向惠轻轻地叫了一声,伸手接过小四。

    “哎!”这边一般都称呼嫂子为姐,排行根据哥哥的排行。

    沈冬兰又把小三交给周梅,“好好带你弟,一会就吃饭了。”

    “开始做了吗?”边问边挽起袖子向厨房走去。

    “没呢,菜切好了。阿娘讲你做的好吃,她们就没动锅铲子,等你来。”

    沈冬兰进了厨房一看,赶忙打招呼,“阿三姑来了”。

    “冬兰到了”,三姑满面堆笑,“快来快来,你娘就等你呢,说你炒滴鸡好吃。”

    三姑就是王秀英,很玲珑的一个人。这边不称呼婶,而称呼姑。三叔叫周广汉,还带着最小的一个孩子周向壮,三口人一起过来的。

    沈冬兰自然是一番客气,看一下林月娥笑着说,“阿娘瞎扯,我哪会做咯,阿娘做的好着呢。”

    嘴里说着话,其实沈冬兰明白,刚才这老妯娌俩不知道怎样编排自己呢。现实就是这样,年轻的妯娌像是仇人,就怕自己吃了亏而对方占了便宜,但到了老妯娌的时候却会和好如亲姐妹,有机会就聚在一起挑着自己儿媳妇的毛病。很有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既视感。

    沈冬兰利索的操起锅铲忙活起来,林月娥在灶台下填火,王秀英打下手,嘴上也不停。

    周向惠抱着小四看着别的孩子玩,她挺喜欢小四的。其实大家都挺喜欢小四。小四明白,一个不哭不闹不傻又很可爱的孩子,没有人会讨厌,而做到这几点对他来说易如反掌,那么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哪怕是周广田,有那么严重家长作风的人,对小四也是颇为喜欢的。农闲时沈冬兰抱孩子过来的时候,周广田还是愿意上前逗逗孩子的,这已经很难得了,至于抱一抱那是不用想滴。

    小四对爷爷表示理解。很多时候只有理解了才能减少隔阂,融洽相处嘛!小四感觉奶奶和妈妈应该向自己学习,不要一不高兴就在脸上表现出来嘛!

    婆媳关系天然就像是敌对关系。婆媳心里本来就有些偏见,再加上又搁不住事,感觉不满意了脸上就不会有好颜色,虽然一直没有撕破脸,但和谐的基础已然失去了。这种相处方式挺让小四无语的,有时候一大家子都因此不得痛快。

    今天因为周向南马上就要到家了,所以婆媳在厨房通力合作,一切显得都是那么的和谐。

    周广田在屋子里被窝里半躺着,上身穿着大袄,没系扣。正和自己三弟一人一支旱烟管吐云吞雾,嘴里还有一搭没一搭叙着闲话,显得很平静。只是间或的咳嗽有点声嘶力竭。

    周广田兄弟仨,老三家住得近,两家中间只隔了一户人家。周广汉也参过军,还上过战场,后来复员安排在公社的供销社工作。这两天正好在家,听说周向南下午到家,就过来看看。

    时间渐晚,厨房里也忙活到了尾声。热气腾腾浓雾顺着门窗溢出,香味也扑面而来。孩子们也不疯玩了,扒在灶台前眼巴巴的望着。

    “冬兰,这些孩子一个给一块肉,看给馋的!”林月娥发话。

    “喔喔喔”,孩子们欢快的叫起来,也不用碗,沈冬兰给每只小脏手都夹了一块肉,连周向惠没落下。小四都看得有点馋。周向惠没忘记小四,撕了一块瘦肉嚼碎,用舌头抵住准备喂小四。

    小四不馋了,把头扭开,打死也不吃。周向惠努力了几次没有成功,认为小四不饿,就自己咽了下去。此时小四一脸便秘的表情,这不是剥夺我以后享受肉食的兴趣么。

    “汪汪”路口邻居家的狗叫,顿时其它的吠声也此起彼伏起来。林月娥急忙从灶台下起身,“东子回来了!”等大家都赶到门口时,已经能看见周向东兄俩一前一后的身影。两人路过谁家门口都要站住打个招呼,不一会儿,身后就跟了一群看热闹的孩子。

    “阿娘!”到了家门口,周向东声音有点不稳。

    “哎!”林月娥红了眼圈,眼睛却不住的瞟向吕诗文。

    “阿娘,这就是小吕。”

    “妈,我回来过年了。”吕诗文话音刚落,场面一静。

    周向东瞠目结舌,他想给家里一个意外惊喜,结果吕诗文也给他来个突然袭击。

    “哎……”林月娥应声断断续续,这惊喜有点大,都改口了,怎么也得表示一下吧。但她没啥准备啊!这死孩子!她只能在心里骂周向东了。

    听见林月娥答应了,吕诗文长松了一口气,她也很紧张,鼓着勇气叫出来的。

    “快,赶紧进堂屋吧。外面冷。再站一会该冻坏了。”王秀英赶紧打圆场。

    小四在周向惠怀里看着这一切,忍不住闷笑。他没想到大伯这么内敛稳重的人还会来这一招。而大妈呢,居然更胜一筹。这些他都已亲眼目睹,多好的案例啊。

    婚姻大事,女方太主动了其实挺吃亏的,婆家人难免会有别样心思。只不过吕诗文是城市人,又有铁饭碗,对上农村的婆家有天然优势,不会被误解为攀高枝啥的。

    据小四所知,周向东和吕诗文处对象是女追男,吕诗文相中了周向东的才华。这时候才华还是挺有用的,可以带来领导的赏识,也可以带来姑娘的青睐。

    不过主动与被动的效果不变,谁主动谁有心理准备,接受对方的一切,包括家庭;谁被动谁有心理优势,偶尔还可以骄傲一下。

    周向西串了出来,抢过周向东手里的包就跑向后院。周向东看了一眼四周,孩子们有些认生,忙在大人身后躲避。小四却在周向惠怀里冲着周向东笑。

    周向东上前,揉揉小四的脑袋,又摸摸小三的脸“咱们周家又增加人口了,还增加两个。”

    大家都笑了。

    周向东拉着吕诗文来到里屋。“阿伯,三叔,我回来了。”

    “东子回来了。”周广汉站起身。周广田原本没准备动弹,但看见还有一个姑娘,就撑起手臂准备起身。周向东赶紧上前扶住。

    “爸,三叔,我是小吕。这次跟着向东回来看看你们。”吕诗文叫得越发熟练。

    “好,好!”周广田脸上有了些笑容。周向东明显感觉到周广田的身子僵了一下。

    周向东拉了拉枕头,扶着周广田靠实了,掏出军官证、介绍信、粮票、津贴等等,交到了周广田手里。

    “嗯!”周广田一一检查,满意了。小心地塞在枕头在下面。

    谁也不清楚周广田为什么要这样,也没人敢问。前几年周广田还在床上放根鞭子,看那个孩子不听话一鞭子就抽了过去,都不用起床。时间久了,孩子们都有了阴影,从他床边经过的时候都侧着身体,轻手轻脚,唯恐惊扰了他。

    “阿伯,我给你买药了,等会你吃试试管不管用。烟袋不要抽了。”

    “我没事,我的事你不要管。”

    周向东顿时无奈,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感觉周广田的哮喘更严重了。

    “饭好了,东子诗文你俩都饿了吧。吃完饭再叙。广田,你也起来吃点吧。”

    “我不起了,你们吃吧。你给我端进来。”

    周广田知道自己总是咳嗽气喘,还不如一个人在屋子里吃。

    正所谓:亲人欲归来,众人笑颜开。生活日日好,隔阂心底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