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气味追踪 > 第26章 精心保存的物证
    上次那几个投资人听了项目汇报后,就没了下文。郎董事长打过两次电话过来,也没有再提第3笔投资款什么时候到位。我心中的阴云越来越多。

    胡安急匆匆地跑来说:“珠博士,罗湖公安局禁毒大队刚打电话过来,说他们的头要来考察,下午3点钟就到。”

    “检测报告不是前几天你就给他们送去了吗?”

    “给了。我还给他们详细解读过了。但新大队长今天刚到任,对我们不太信任,要过来亲自考察。听说这个人来头不小。”

    “好呀,上帝来了,还能不好好接待?让刘有德把物证室好好准备一下。”

    “好,我马上去通知。”

    下午3点刚到,何大队长带着4位警官来到公司。

    这位新任的何大队长果然气度不凡,1米75的身高,不拘言笑,眼神处处透着怀疑和警觉,脸上的皱纹如刀刻一般。不知有多少罪犯在他这张面孔的震慑下乖乖投降。

    “欢迎何大队长光临指导,欢迎各位警官。”我脸上堆出客套的笑容,迎上前去,跟他们一一握手。

    “这是我们总经理珠峰博士。”胡安在一边给双方介绍,“这是何大队长,顾队长,杨队长,李队长。”

    祈警官已来过多次,杨队长前几天来公司送物证时我已跟他见过面,其它3人都是第1次认识。

    双方在会议室坐定后,杨队长开口说明来意:“珠博士,长话短说,今天何大队长带我们来,一是听一听你们对前几天物证的分析,二是了解一下公安物证的保管情况。”

    “好。这样,先看一下物证室如何?”我提仪道。

    “好。”何大队长站起身。

    我带他们来到物证室门口,“这位是刘工,负责物证的分析保存,由他来向各位介绍。”

    物证室是实验室中的一部分,进入前,需进行净化和检测。

    刘工指导5位警官穿上实验室防静电服,换上鞋套,经过风淋净化和气味检测后,进入了物证室。

    刘有德打开物证室的门,带大家进去,开始详细介绍。

    “这个物证室是我们去年6月份与南山公安分局合作建立的,由我们出资金、出技术,双方共同管理。物证室的温度、湿度长年恒定。所有气味物证均密封在放在深色密封盒中,避免气味流失和紫外光照射。任何一件物证的存取,均需双方同意。你们看,冷冻柜中的每个盒子均有公安局的封条,并标有存取记录。

    “柜中的温度为-20c,这是行内公认的最佳保存温度。”

    “可保存多久?”何心安问。

    “经前期细菌灭活处理,理论保存时间为180天。”刘有德答道。

    “理论上?实际有多长时间?”何心安追问道。

    “就我们现在保存的南山刑警大队的物证,实际上已经超过了210天,”刘有德指着一个柜中的密封盒说,“这个密封盒上公安的封条已经取掉,是南山公安局放弃的,罪犯已抓到,我们还在继续作保管研究。”

    说着,刘有德点了一下墙上的触摸屏,点击2号柜的键,屏幕上立即显示出“保存时间213天”的字样,并有物证名字、单位归属、负责人、详细的存入、使用日期记录。

    “这个物证,就是2月份南山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破获的那件大案的物证。为了帮助他们找到这个罪犯,我们在保存期间提取了4次气味样本来激活警犬对这个罪犯的气味记忆,最后1次提取时,已达到170多天。从仪器分析和警犬的实战结果来看,误差都非常小,最后成功地抓获了罪犯。”

    几位警官仔细地听着刘有德的讲解。

    “前天,我们还对它进行了1次分析,现在与最初的气味偏差还不到2%,比目前行业现在普遍采用的180天、5%误差水平要好得多。”

    “我们的物证存放在哪?”杨高波问。

    “这里。”

    刘有德点开触摸屏,点击罗湖公安分局,显示出两个物证。他点开2号物证,上面显示负责人为杨高波,以及送样时间、检验时间、入柜时间、存放柜号。

    与此同时,存放这个样品的柜号灯亮了起来,显示出物证的位置。

    “现在要不要取出看一下?”刘有德杨高波。

    杨高波看了一下何心安说:“看一下吧。”

    高有德点击取样键,冷冻柜即解锁。他戴上手套,取出密封盒。只见盒上有杨高波的亲笔签字及日期,透过深色的玻璃盖可模模糊糊看到里面的衣服。

    “这上面有取气孔,提取气味时,扭开盖,可用针扎进去取气。如果要打开物证盒的话,就需要到专门的房间。”刘有德征询杨高波的意见。

    “不用,放回去吧。”何心安说着。

    刘有德将玻璃盒放回冷冻柜,重新锁上了柜门。

    走出物证室,来到隔壁的分析室。

    刘有德指着一台仪器讲道:“这是γ射线仪。所有物证存放前,我们都要事先进行γ射线辐照灭活,防止细菌感染,避免存放过程中气味变性。”

    几位警员在刘有德的指引下,仔细地看着分析室的仪器。

    “这台是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设备,灵敏度是全世界最高的。你们的物证气味就是在这上面分析的。公安部的第1个罪犯气味指纹也是在这台仪器上检测的。”

    “气味指纹?”何心安问道。

    “是。公安人员现场搜集的气味物证,都存在环境干扰气味。譬如,南山公安局提供的那个物证,上面混杂了许多环境气味,有餐馆的气味、烟味、跟他亲密接触的女人的气味。气味太复杂了,警犬就无法有效识别。目前警犬在精神状况好的情况下,误判率都有15%左右,如果能够取除这些环境气味,警犬的识别度会大大提高。”

    “那就是说,你们以后给我们提供的气味样板,是去除了环境气味的纯粹的罪犯气味?”

    “现在还不行。我们现在只完成了第1个阶段的技术,将这个罪犯的气味指纹用数据表达出来。要提供纯净的罪犯指纹气味,还要第2个阶段的技术——气味复现。现在还在研发过程中,可能要几个月后才可以。”

    从分析室出来回到会议室时,何心安冷峻的表情变得慈祥和蔼,几位年轻的警官脸上都挂满了和善的表情。

    这是个好的开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