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了,看了卫若兰一眼,见其品貌如芝兰玉树,素有才貌仙郎的美名。自该配得如花美眷才是,若是配了品性有瑕的小姐,原是辱没了他。只清官难断家务事,众人虽是他好友,却也没无故将手伸到其家里的道理,不过是一面安慰他,一面也各自说了,原帮卫若兰打探冯小姐的品性。
一众人皆是男子,原不好打听规格小姐的名声。但是众人中李罕和太子是成了婚的,黛玉和英莲却可打探一二。卫若兰听了,才些微放下心来。
说完,众人又练习一回,才又各自回府,太子一面派了几个侍卫护送林礞回林府,一面自己回宫。
回到东宫,黛玉正在宝琴的作陪下练字。见太子来了,众人自觉便退了出去。太子妃进宫只大半年,但太子每日归来,头一件事必是屏退宫人陪太子妃说好一阵子的话。时间长了,众宫人也便知晓太子习惯,无需太子多言,只肖太子回宫,便急急办完手上差事,伶俐退去。
无需黛玉多问,太子自是将今日外间诸事先捡有趣的说了,逗得黛玉开怀,才将其他诸事一一道来。
当黛玉听得卫太太要与卫若兰说冯家小姐的时候,也是一愣,缓缓开口道:“前世乃保龄侯府的湘云定了卫若兰,我便心中疑惑。要说这卫将军尚在军中,手握实权,比之保龄侯还有权势,卫若兰又是嫡子,为何巴巴说了一门这样的亲事。
我前世自己便是孤女,并非我对史大姑娘偏见,但世人总讲究父母双全的姑娘才是好亲,前世的我也好,史大姑娘也罢,背地里总有说我们命硬刑克的。卫公子这样的出身,原该说一门四角俱全的好亲才是,今日我才知这卫公子倒是由继母作主,说这样的亲事便说得通了。”
因大婚那日,太子将自己来历坦诚相告,黛玉自也将自己记得前世的事以实告知。因而在太子面前,黛玉并不避讳谈起前世诸事。
太子听了,倒是一愣说:“玉儿说前世卫若兰说的是史湘云?”
黛玉点点头,将前世因朝堂倾轧,误了一届大选的事道来,且因前世七皇子得登大宝,后来几个皇孙谁也没立正妃,没过几年便皆被七皇子暗中除去。
太子听完,沉吟会子才道:“今日我们还笑卫若兰恐是多虑了,如今听你说来,前世卫太太就与他说的这样一门亲,恐怕这卫太太当真没安好心了。可惜卫若兰是个好的,白白被人这样作贱。”
太子正说着,黛玉猛的拉了太子的手道一摇说:“不对!”
太子见了黛玉猛然一惊,倒跟着吓了一跳,不由得也是担心道:“师姐怎么了?”
黛玉却摇摇头说:“我倒没什么,只在前世,我后来听贾宝玉说过:卫若兰之父战死在西海沿子,南安郡王被俘,因此南安太妃要认了探春妹妹做义女,送去和亲呢。因而我推测这卫将军算来倒是南安郡王麾下的。又因湘云和南安太妃是极熟的,想必保龄侯府和南安王府经常走动。
我细想来,卫太太便是对卫公子没安好心,卫将军总是想着儿子好的。卫将军能同意这门亲,我疑心乃是南安太妃保的媒。今世卫公子又要说亲,三郎不妨派人打听打听,那神武将军是否和南安郡王交好,是否是南安王麾下。若是,这桩婚只怕又是南安太妃保的媒,促成一桩婚事倒是其次,武将结党营私才是大事。”
黛玉皱眉说了一篇话,却见太子似听妃听,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于是黛玉拉了太子的手轻轻一摇,问道:“太子殿下可曾在听我说话。”
太子却笑道:“师姐方才叫我什么,怎么这一会子又改口了?”倒问得黛玉脸上一红,低下头来。原来,黛玉夫妻两个成婚大半年,太子每每让黛玉以三郎呼之,黛玉虽然已经成婚,却到底是个未曾行房的姑娘,总是叫不出口。后两人感情日深,黛玉偶也在集中精神说事的时候,将“三郎”二字脱口而出。偏有时候又以殿下呼之。太子听见三郎二字,总是欣喜无限。
黛玉低声说:“人家好生跟你说话,你又总纠结一个称呼。”到底复又低声呼了一声“三郎”,觉得其实这两个字叫起来,也并不像想象那样别扭,反而另赠一番亲切。
太子见黛玉终于不是在偶尔失口的时候称自己三郎了,也是十分高兴。又缠着黛玉再叫两声,黛玉红着脸低声呼了两声,太子高兴得什么似的。
如此过了会子,才又正色说:“还用打听什么,神武将军冯家和南安王霍家近百年的交情,确实极为交好。这次卫家和冯家结亲,若只是一门普通亲事,霍家未曾参与还罢了,若是私下有什么交易,总叫他们得不了好去。”
作者有话要说: 看了评论区我回去仔细翻了昨天的作者有话说,其实我的重点是:尤三不是贞洁烈女,她是鬼混过的,反驳的是有些红楼梦删减版故意把尤三写成黄花闺女的言论啊,亲耐滴们。
我认为,觉得尤三真心悔过和讹死两种观点我都能接受,我只是不能接受将尤三洗成黄花闺女,鬼混过了就是鬼混过了。不过大家也没人说尤三是清白的哈,所以大家本质上是一致的。
我个人认为,在私生活问题上不该双标,但是就算社会发展到今天,双标依然是客观存在事实。有很多前女友的男生和有很多前男友的女生社会待遇和风评不一样是事实。但是这并不是洗白前世柳湘莲的理由,柳湘莲前世确实眠花宿柳,原著明白写着的。所以我捞柳湘莲之前不是还让柳芾打了他一顿吗?因为他前世有一段时间就是错的啊。
我之所以捞柳湘莲,还是因为他品性中的优点:比如救薛蟠,比如在得知尤三自杀后出家的举动。这些他品性中的基本盘让我相信,他如果得到好的教育,会成为一个不一样的人。
我承认我对尤三苛刻一些,但是苛刻不在于她父子同狎,因为她改过那段时间非礼勿言非礼勿视也是原著写的,如果原著只写了她认真悔过到自杀一段,也许我对她观感会好很多。但是,曹公偏偏在尤三死后补充了一笔:尤三托梦让尤二杀了王熙凤。这让我觉得,尤三品性的基本盘是真配不上柳湘莲。
柳湘莲对调戏他的薛蟠的态度是:救。尤三对待凤姐的态度是:杀。问题是,凤姐才是贾琏明媒正娶的老婆,如果尤三真的悔过,她应该知道错的是尤二。正因为这个托梦,让我觉得尤三的自杀是对未来的绝望羞愤而死,她的悔过带着很重的功利心——找人托付终身。然而她根本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她们姐妹真正的错误。
如果尤三给尤二托梦是让尤二也自杀,重新投胎做人,我写文一定会捞她的。可惜她托的那个梦带有太重的戾气,我认为折射出的本质是:她还没有从自己身上寻找她们姐妹悲剧的原因。
嗯,说得有点多,但是都是一家之言。
最后重申一下:我个人认为尤三对自己的错误认识不够,但是我尊重尤三是真心悔过的观点。前世的柳湘莲至少在出家之前也是浪荡子,没得洗。
关于柳湘莲和薛宝琴的cp,原著前八十回这两人并没有交集,但是薛宝琴有一首梅花观怀古,第一句是“不在梅边在柳边”,因为薛宝琴定亲定的是梅翰林之子,进京是为了发嫁的。所以部分红楼迷认为“不在梅边在柳边”,暗示的是最终薛宝琴没有嫁给梅翰林之子,却由于种种原因陪在柳湘莲身边。我个人是支持这个猜测的,因为诗词在红楼梦中确实有非常重要的伏笔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