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历史记载,辅信将军李伯瑶,字昆宗,唐卫国公李靖之孙,又称辅胜将军、辅胜公、李辅胜爷。
“娘,您别着急,等大哥成了婚,定然也会给您生个大胖孙子。”李雪娘这话是实话,可不是单单为了哄红拂女开心,“而且啊,还是国之栋梁哦。”
好话谁都愿意听啊,尤其是这吉祥的话,听起来更让人舒服,红拂女哈哈大乐,转脸对程崔氏道,“我说嫣娘,你是怎么调。教雪丫头的,这孩子嘴跟抹了蜜似的。”
程崔氏闺名崔语嫣。
“雪丫头和清河这两个孩子乖顺着呢,何须我教诲?都很懂事。”程崔氏听着红拂女夸奖自己的媳妇,自然也是高兴。
红拂女看看李雪娘,瞧瞧清河公主,羡慕地叹了口气,“唉……你们老程家命好,娶了两个媳妇都是懂事的。雪丫头啊,你二嫂那儿又怀上了。”
“又怀上了?那是好事啊!恭喜娘您又要做奶奶喽。”李雪娘嘴上道喜,心里却道,想不到二哥终是对小段氏还是有感情的,在孩子事件之后,他曾冷落了她好长时间,并且赌气地纳了两房妾室。
而小段氏也被红拂女禁足了差不多半年之久,若不是因着孩子李泊松,恐怕红拂女一辈子都不想见她。
却想不到,小段氏在重新获得李德奖原谅之后,竟又怀了孕,这应该是好事啊,可是为什么红拂女叹气?原本自己家的内事是不宜说与外人知晓,就是程家和李家关系密切也不好摆出来的,这是没面子的事。
“娘,二嫂又怀上了是好事,您别多想。”李雪娘了解红拂女的病情,所以赶忙劝慰,“等孩子生下来,您身边又多了一个大孙子,岂不是好事?”
红拂女说的是她们卫国公府的事儿,程崔氏和程裴氏不好插嘴,而清河公主向来是寡言少语的,所以这会儿也只有李雪娘接言才最合适。
红拂女摇摇头,“你是不知道啊,自打小段氏怀上了之后,卫国公府就没有一日安宁。如今她已经是有三个月的身孕了,却借口胎位不稳当,整日介弄得鸡飞狗跳的。”
红拂女此言一出,程崔氏等人都面面相觑,嘴里没说啥,可心里都一个想法,果然不假,这卫国公府是挺邪门的,这左一个媳妇右一个媳妇怎么都是搅家不良之辈?
莫非李家的祖坟有问题?还是冲着哪里神仙了?
因为是说道卫国公府的家事,程裴氏与清河公主,沈氏和叶氏借口离开了,独留下程崔氏和李雪娘陪客。
“怎么会这样?”李雪娘有些不解,小段氏经过了上一次孩子事件,难道没有吸取教训?怎么还这般作死?
不作不死?
红拂女看了一眼程崔氏,怅然道,“也不怕嫣娘你笑话了,我这儿媳妇呀,唉……今儿个要吃燕窝,明个儿要喝鸡汤,稍有不顺,便闹得府里不安宁。德奖这些日子为了这事儿,开始不着家了,实在是被她闹得烦了。”
说到李德奖经常不回家,李雪娘想起来了,据传说,蜀山五侠之一的“赤金剑”侠客便是李德奖,性格粗鲁急躁,性情率真。虽然传说归传说,但是目前来看,李德奖还没离家行走江湖成为侠客,只不过,李德奖的确是使用赤金剑,而且武功依然大有长进,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小段氏的原因,而成就了他江湖美名。
如果是这样的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段氏成就了李德奖的美名是因缘和合而成!
可但是,小段氏这样一来,岂不就是把自己的丈夫推远了?如此下来,她就不怕有一天李德奖厌烦了她,离她而去?
这人哪,还真是个奇怪的动物,有思想,有智慧,有感情,却有时很是奇怪得很,明知道自己这么做,不能给自己带来一定点的好处,依旧执着己见,偏离正常轨道的生活而乐此不疲。
李雪娘暗暗庆幸李靖的这嫡长孙得亏没有养在她身边,否则还不得给带歪了?
可是话又说回来,红拂女身体原本就不好,这样被她折腾,早晚还不得病倒了?就是生气也得气个好歹的。
想到这儿,李雪娘就道,“娘,您何不让二嫂在自己的院子里弄个小厨房?她愿意吃什么就让他自己去弄好了,您眼不见心不烦不是?”
“我倒是想着这么做来,可是小段氏说什么都不同意,说是她怀着身孕见不得油烟,更稳步的厨房里的那股味。”红拂女摇着头叹气道。
嗯?李雪娘眼睛一眯,心下一沉,心道,小段氏这是要接着身孕,起劲儿地折腾婆婆,以报夺子之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