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童养媳 > V94 大结局

“舅舅,这厨子、下人什么的你先使着,都是我们长房的人。回头你把人手填充好了,再让他们回来就是了。”

“好,让外甥媳妇你费心了。”

午饭后舅舅也把魏楹叫去了书房,表弟也去了。沈寄和二舅母在外头闲话。

原来,二舅母是被人拐卖到异国的,因为年岁太小连汉话都忘了怎么说,是后来舅舅重新教的。因为她是汉人,又是这样的身世,舅舅一直很怜惜于她。这惹得那位公主十分不喜,处处针对。后来舅舅也只好明面上疏离了她们母子。如今带他们母子返回故国,舅舅还必须得回去。她们母子就会留下了。

沈寄看二舅母眼中流露不舍,毕竟彼此都是这个年岁的人了,这次分开也不知还有没有再见的机会。可要是不回来,在那里儿子被嫡兄压着,怎及得回来继承家业?而她,也是真的怕了那位公主主母。

回去的路上沈寄问魏楹,“舅舅是不是拜托你照应表弟?”

“是啊。舅舅还指着他重振家声,这些年一直请了汉人师傅在教他读书。我试了一下他的水平,大概跟淳儿相当。如果没有意外,一个秀才的功名应该是可以收入囊中的。再以后,就看他能不能下苦功夫了。他那儿子才**岁倒是更能融入。”

沈寄感慨,“看来舅舅在异国其实一直心心念念着这件事。不过,他怎么没早些让表弟回来找你呢?”

“表弟放心不下二舅母,也不舍得从此离开舅舅。后宅之中,舅舅也不能护得那么周全的。何况对方还是一国公主,能容许有个汉人小妾已经不错了。而且,陡然离开熟悉的地方,回到完全陌生的故国也是需要勇气的。他曾经一度想成行,结果正好遇上我出使东昌被污叛国下场难料。再后来二舅母一度重病,他就打消了念头。对了,当时舅舅还派人去东昌找过我。离开的时候有人暗助,这会儿才知道是舅舅的人。”

在沈寄给小豆沙和两小换上厚夹衣的十一月,阿嫣回到了淮阳。马车夫是小亲王派来的,自然听她的话绕开了南安郡王府,直接回了这里。不然,此时回去那一家几口能联合起来撕了她。对,那才是一家子,她就是个外人。就算父王派人来要她回去,短期内她也绝不回去。反正天下皆知她忤逆不孝了。

她才不要回去吃家法。此时她就是被父王在侧妃、世子的撺掇下打死了挨天下人骂的也是她。大不了王府来人来硬的,她们也雇了人手挡下。以她父王的脾气,怕是不想再出现家庭内部的武斗成为天下人的笑柄。等风声过后再慢慢挽回名声就是了。郡主、郡君的位分大概都不用想了,但幡然悔悟的名声还是要的。也没见那有郡主、郡君位分的就个个都幸福了。

母女见面,自然是抱头痛哭了一番。她们也只是不想如了侧妃的愿,让她踩踏利用得彻底。但代价却是如此之大。

南安郡王妃雇的是江湖上的人手来看家护院,说起来这些人还是沈寄背地里给搭的线。这一次这些人倒不是十五叔帮忙找的,而是司徒大夫介绍来的。

司徒大夫是远近闻名的神医,救治过的人里自然就包括江湖中人。莫萦这

人。莫萦这几个月在他那里,除了照顾母亲,还跟着学了几手医术。此次来的人里领头的那位马少侠,就是司徒大夫的伤患。沈寄听司徒大夫信里八卦,说他对莫萦大有好感。也好,江湖中人不会太过计较莫萦的身世。而且江湖中自有好儿郎。魏家人都说十五叔不成体统,但在沈寄心底,他却是魏家最值得尊敬的长辈。

马少侠会接下这次看家护院的活儿,是为了一边挣些银两一边继续调养身体。这么休息三五个月,这个差使正好也就差不多过去了。反正也没什么大事儿,王府家将没有什么战斗力,他如今也是扛得住的。再说了,莫姑娘不是说等她母亲好些了,也就这一个月的事儿她也要和母亲一起到淮阳主家这里来么。他也就不舍得离这儿远了,毕竟事情还没有敲定呢。

魏楹开始觉得南安郡王的学问很好,显见得是下了苦功夫的。在一个郡王而言这的确是极为难得的。可如今看他被身边两个女人耍得团团转,对他的观感也是一降再降。不能修身齐家,也就是个糊涂蛋。

两小已经十七个月了,魏楹和沈寄闲来便带着他们同小豆沙在附近的名胜古迹游玩。也算是弥补一下小豆沙没能跟着三哥出门游玩的遗憾。

魏楹听说莫萦的终身已经有点眉目了,问沈寄,“那咱们小馒头的事儿到底怎么安排?”

“你不是不同意莫小姑娘么?”

“我是不同意啊。可是人家都有谱了,咱儿子还没个着落呢。”

“他才十四,急什么啊?天涯何处无芳草。”

两人说着些自然是背着小豆沙的,小丫头七岁整了,似乎有些话能听懂了。她对于莫萦不能做她三嫂,还是颇为遗憾。决定明年回京要好好去看看筹办女学,神交已久的王家姐姐。

魏楹想了想转头对沈寄道:“小包子怎么就告诉清明你觉得他跟王家小姑娘相配的事儿了?他来信征询我的意见。”

沈寄莞尔,“他会来信问你,就说明他自己其实也是动了心思的。唉,儿孙自有儿孙福,咱们都顺其自然吧。”

南安郡王府的事儿看着跟看戏似的,听说前几天那位侧妃娘娘还带着世子一起来恭请郡王妃母女回府呢。自然无功而返。这些事在淮阳如今还是新闻,不过估计京城早已经有旁的事儿把这件事覆盖了。过两天小芝麻或者芙叶的信来,肯定就能告诉她最新的消息了。

“持己,我有点想京城了。”

“出了元宵就回去。”

沈寄挑眉,“你的事有眉目了?”

“不是,反正到时候小包子和小馒头要回去上学。咱们正好就一起离开。”

小豆沙牵着弟弟妹妹回来,“爹、娘,到时候我也要回去读书的。女学出了三月就要开学了。”

魏楹点头,“对对,还有我们小豆沙也是要回去上学的。你到时候走读还是住校啊?”

“大姐姐说,可以在书院有个住处。然后想爹娘和弟妹了随时都回家就是了。那样我就随时可以见到两个哥哥还有清明叔跟堂哥们。也随时可以见到爹娘跟弟妹。真的是太好了!”

魏楹小声嘀咕,“其实不想你这么早回去的。”没听这几个月小丫头念叨起八皇子的时候少多了么。再在外头多呆一两年的,那件事说不定有机会黄掉啊。不过,除非他真的下定决心退出官场,不然肯定是要见到皇帝的。皇帝怕是还没有把这件事放下。真的是太可恶了!

不出沈寄所料,京城如今早就有其他的事儿把南安郡王府的事覆盖下去了。北宁郡主敕封公主,指婚南越王太子。婚期定在一年半以后。三书六礼走完,时间也就差不多了。太后对另外三位奉旨进京的郡主也格外褒奖,给她们指了名门贵戚的世家子弟或者是军中新秀、朝堂新贵。一时间,众人除了唏嘘一下当初最出挑的南安郡主却落了个最不好的结局,都兴致勃勃的议论起这四位郡主与她们各自的夫婿来。

时间进入到腊月,两小和小豆沙开始穿冬衣。腊月初七,小馒头归家了。这次莫先生也同他一道来的。沈寄早给莫家一家三口准备了一处幽静的院子。两师徒都瘦了不少,沈寄和莫先生寒暄了几句让人带他到住处去洗洗一路风尘。然后就让人把热水端来,按着小馒头的脑袋给他洗头。

“娘,我自己可以。”

“别嚷嚷了,娘就给你洗一次头怎么了。真是的,跟个灰人似的。就是路上偏僻,但进了淮阳境内,就可以在客栈洗洗了嘛。”

“那不是归心似箭,想娘了么。”

两小牵着手从外头慢慢的挪进来,穿多了走得慢。他们又不肯在有地龙的屋里呆着。

“娘,这谁?”一岁半的两小表情达意又进了一步。

“三哥啊,给你们画了好多画像的三哥。小姐姐呢?”

小莲蓉道:“雪人,不带。”

“小姐姐堆雪人去了,不带你们啊。小姐姐也小,她也是跟着别人去。等三哥拾掇好了,让他带你们去。”

“嗯。”两小便安分在一旁坐着,盯着小馒头的背影看。沈寄每天都给他们看画册,所以对于离家两月的三哥,还不是太陌生。

等到洗好,沈寄用了十多张干毛巾才给小馒头擦得干了个七七八八。这样肯定不能出去玩雪,一边让他继续在有地龙的屋里晾着头发,一边对等得开始不耐烦的

始不耐烦的两小道:“三哥给你们带好吃的回来了。自己去找找三哥给带了什么回来好不好?”

“好!”两小无疑也继承了沈寄的吃货本质。沈寄估着上了街要是没有下人跟着他们很容易就会被拐子用吃食哄走。

两小结伴而去,沈寄问小馒头,“你应该是带了吃的回来吧?”

“带了带了,小厮肯定已经都分门别类放好了。我就是不给他们带沿途的美食,也得给娘捎带点回来啊。”

“说得你娘跟吃货似的。”

“这么振振有词,说得好像你不是似的。”这话自然不是小馒头敢讲的,是听说儿子回来从外头回家的魏楹说的。

小馒头闷头笑笑,然后去把自己最近画的画拿来给父亲看。两小已经在小厮帮助下找到零嘴了,小厮装出打不开的样子。他们就让小厮拿着过来找沈寄给开。

沈寄开了自然就只给了他们一点,不然小厮打开的话他们就会要求全部。魏楹慢条斯理的看完画,对坐在跟前亟待表扬的小馒头道:“嗯,去了些匠气,多了些灵气。看来给你请的这个先生倒是不枉。”此时地域宽广,消息不畅。莫家夫妻的事儿倒是没有传到淮阳来。

两小坐在旁边用小牙嚼着三哥带回来的小吃食,都是绵软好克化的。看他看着他们,便笑吟吟的唤道:“三哥!”就冲嘴里好吃的零嘴,他们也叫得心甘情愿的。

“怎么两个月不见,好像又变了很多啊。”

“三哥——”穿着袄的小豆沙从外头进来,刚接触到屋内的暖空气就打了个喷嚏。赶紧捂住嘴,“娘,我没得风寒,不用吃药!”

沈寄点头,“知道,从冷的地方进来是这样的。把厚外套换成薄一点的,然后过来坐下尝尝你三哥带回来的零嘴。”沈寄这会儿也在吃吃吃。

香秀已经回屋去取了,取了过来伺候小豆沙换上。

小馒头下巴维扬,“香秀,那一盒是给你们带的,拿下去分吧。”

“哎,谢谢三少爷出门还惦记着奴婢们。”香秀笑着拿了下去。

小馒头这会儿得了夸奖正高兴,看他爹心情也挺好的样子,他凑到沈寄跟前问八卦,“娘,我听说之前来幺房的南安郡主的事儿了。传得怕是有点走形,您跟我说说呗。”

沈寄便讲给他听了,就连魏楹都不动声色的留意着儿子的反应。反正小豆沙听过是站在阿嫣这边的。事实证明,沈寄带出来的孩子都是正室嫡控,而且唾弃负心人。要是他将来敢有什么辜负沈寄的举动,孩子们肯定是全体站母亲一边的。

“哦,那和外头说得差不多。我觉得都是南安王不会处理。”这事儿的确是还有其他解决方案,要么照阿嫣说得过继,要么就留子去母。不用杀掉,就直接给银钱远远打发走。可南安郡王两者都不选,其实还是舍不得美貌妖娆的侧妃。

魏楹问道:“那你觉得那小姑娘的做法怎样?”

小馒头想了想,“她也是为了她娘嘛,她也不在身边,她爹又靠不住。她娘下半生很惨的。不然,她既美貌又能干,去了南越也能把日子过得很好的。”

小豆沙重复了一句,“既美貌又能干,咦,这不是……”好在她还知道有些话她小姑娘家家的不好出口,赶紧闭嘴。

小馒头微微一愣,“巧合巧合!”

沈寄倒是思忖上了,外头流传的说辞和真实情况差不多,看来南安郡王妃母女真的是在影响舆论。看来她们的能量还不小嘛。而且这次的收场,也保留了正妃之位,保护了两母女的利益。看来将来要翻身还真不是什么难事儿呢。

当天晚上,莫夫人和莫萦也到了。入了淮阳境内,还是马少侠护送来的。莫夫人气色好了许多,说是司徒大夫给开了药,照着方子再吃上三个月,就可以断根,也不用住在医馆了。

小馒头听沈寄点了两句,还特地出去招待了一下马少侠,以娘家人的身份。三年后莫萦出阁嫁给马少侠,还是他背着上的轿。日子过得很快,到元宵的时候,这一家几口在淮阳老宅就住满五个月了,预备要回京了。几乎全族的人都来相送,四叔对魏楹道:“大侄子,万事以稳妥为上。”

魏楹点头应下,“四叔放心,我心头有数的。”

浩浩荡荡的车队离开,在岔路口和汪氏母子的车汇合,便一路往码头而去。这次回京,还是坐楼船走水路。老的老、小的小这样放心些。小包子之前跟着姐夫学了怎么让楼船正常运作,这回总算是派上了用场。

等到回京,已经是二月中旬。

芙叶说沈寄,“你再不回来,我就要走了。我三月上旬大宝小宝生辰之后就出发,皇兄还让我带上使臣一道。那样我就是想等着你回来见一面再走都不成了。哈哈,再也不用羡慕你一出门就玩儿一年了。”

沈寄看看那边玩在一处的两对双胞胎,“你孙子呢,怎么不抱出来给我看看?”

“我带你过去看,前两天得了风寒。两个多月的娃娃,看着怪可怜见的。”

“娘——”看她们往外走,两对双胞胎赶紧迈着小短腿跟上。

二人让他们走前头,沈寄笑吟吟道:“你们府上风水宜男啊。”

“还是儿女双全才好,亏得我还有个丹朱。”

说丹朱、丹朱到!两人刚看过阿隆的儿子出来,就见她牵着小豆

她牵着小豆沙一起进来的,两人刚从东山书院回来。小豆沙是跟着小包子去参观女学的课室。正好筹办人之一的丹朱在那里,小包子就没送她,让丹朱带回来的。

“小姨,一年不见,好想你哦!”丹朱笑得眉眼弯弯的过来。

“我也挺挂念你们的。三月三我宴请在京的亲朋好友,你早些过来帮忙。”在京城的社交圈消失了一年,也是时候重新露面了。

“好!”

小豆沙告诉沈寄,“课室好小,听说才十二个人报名。”

“你别跟东山书院去比啊。十二个人就十二个人,小班教学学得更好。以后啊,那些人想来还得考呢!好了,去帮表姐一起照顾弟弟妹妹”

芙叶问道:“你是时候收回慈心会了吧?阮夫人她们都回家不理事了,整个机构瘫痪了一半。听说内部怨声载道呢。尤其那些出了银子做善事还被百姓埋怨做得不够的。就是外头那些受资助的百姓,也说慈心会变了样子。还出了几起监守自盗的事儿,平王府拿出来的银子被吞了不少。少了那么多银子,那些自己不干活儿就等着慈心会发救济粮的人闹腾了好大一场。管青说当时场面很混乱,五城兵马司都出动了。”

沈寄皱皱眉头。事都是人做出来的,蒋家婆媳和苏相夫人的做法让那些执事的夫人们离心,然后她们用的人里又出了贪污的。这简直是慈心会创办十五年前所未有的丑闻。如此一来能做事的人不够,能用在民众身上的银子也不够。之前被养刁了胃口的百姓就不满了。

沈寄之前救急不救穷,平素更是只管老弱病残。可蒋家婆媳一心为平王收买人心,是不是需要救助的、应该帮扶的都被纳入这个范畴。早晚是要出事儿的。芙叶说得是,她如果不想自己苦心经营十五年的慈心会就此被毁掉,是该收回来了。

他们是昨天到京的,晚上小芝麻过来吃饭告诉沈寄,她这几个月在曾经被救助过的百姓间走动,有见识的长者譬如爆炸案时帮过她和小豆沙的那位卖鞋的老人就说如今的慈心会这么搞,街上多了好多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之辈。反正慈心会会发吃的穿的用的,到日子去领就是了。这样一来,弄得大家三观都有些不正了。就是慈善机构,也不是这么做的啊。

平王要收买人心,她管不着。但不该把慈心会搞得一团乱。这样的急功急利,大概是蒋家婆媳搞出来的。看来太子当初是真给平王找了一家子猪队友做岳家啊。

沈寄还是慈心会的执事,二月下旬有一次例会。这一次阮夫人、容七夫人、王氏、陈氏等人都来了。阮夫人还拿出了各地二十个分会会首写来质询的信。

苏相夫人吐出一口气,“当初魏夫人做会首的时候就提过,这会首应该轮流来做。我看,也是该换人的时候了。”一开始接任这个会首她还是很欢喜的,也曾想好好做出一番成绩为夫婿锦上添。可有蒋家婆媳在,做事总是掣肘。而阮夫人等人也不肯为自己所用。到后来竟然还出现了贪污,在这么完备的制度下那就只能是人出了问题。她现在也是被搞得心力憔悴,老爷也埋怨她无能。说人家魏夫人当初家里的事、慈心会的事都理得很顺,怎么到她这儿就一样都不顺了?

面对苏夫人给自己保留面子的说法,沈寄等人都接受了。沈寄挽留她留下做个执事,苏夫人接受了。但以家中近来事务繁多为由暂不理事。这样的理由在场一半的人用过。至于蒋家婆媳,也留着但没了实权。好歹,平王今年也掏了不少银子出来。如今库房里还有得剩呢,是苏夫人追回的被贪墨的银子。

当下沈寄只笑道:“那咱们就盘点交接吧。”之前贪污的事情出来苏夫人就清查过,所以很快盘点清楚账实相符。沈寄又邀请了在座的一众夫人三月三到魏府做客。

容七夫人道:“一定到的。你回来就好了,这一年简直快乱套了。”

沈寄扯扯嘴角,“先别乐呵,还有的忙呢。你们姐妹比较了解情况,人跟事都清楚,拟一个分工的名册出来,责任到人。这样每一块就都有人跟进了。还有一些不肯再来做事的人,六弟妹、亲家,你们帮我去劝一劝。大家一手一脚才有了如今的局面,不能就这么毁掉。不然,回头不但是那些人会被骂,咱们也得落埋怨。不能这么收场不是?”

“好!”

沈寄开了一天会回去,泡过热水澡就上床躺下,几乎着枕头就睡着了。可惜子时刚过就被敲门的声音吵醒了。外室值夜的丫鬟开了门问清楚情况赶紧进来禀报:“老爷,靠山王府的丧讯传出来了!”

靠山王是当朝亲王,一朝薨逝自然不是小事儿。魏楹身为一品大员,人在京城自然是会第一时间收到通知的。他应了一声‘知道了’。

沈寄迷迷糊糊睁眼,“谁死了?”

“靠山王。”魏楹心头嘀咕,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不会是死于马上风吧?

沈寄醒过神来,“现在要过去么?”

“明天一早吧,明天应该会罢朝。小妹跟王爷才需要这个时候就赶过去呢。还有些给靠山王府撑场面的人。咱们过去干嘛?睡饱了再说。”管他怎么死的呢,死了就是好事。魏楹倒头又睡下。

“嗯,芙叶肯定也得过去。”

夫妻俩刚要睡着,门又被敲响了。这回沈寄有点火了,“谁又死了?”任谁

了?”任谁劳累了一天回来,被一而再的这么吵醒都有火。

“皇上……”

“什么?”沈寄一声惊呼,腾地一声坐了起来,眼都有点发直。魏楹也面色大变,跟着坐了起来,就听外头继续说道:“急召老爷入宫。”

魏楹用力抹了一下脸,也不知道是该怪沈寄一惊一乍还是该怪外头的丫鬟说话不快。冷汗都给他吓出来了啊!

他快速下床穿衣,沈寄做了两个深呼吸道:“靠山王死了,召你入宫干嘛?这个时辰,宫门都下钥了啊。”

“去了就知道了。”

魏楹用最快的时间赶到宫里,自然有人给他留着门。皇帝还在御书房,太子在,林子钦也在。魏楹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才刚回来十来天,这个时候叫他来做什么?

皇帝在细细看一份长折子,太子肃立一旁脸色不大好看。魏楹瞥一眼站在对面的林子钦,见这家伙衣领上还有点口脂呢,便用眼神戏谑的看了一眼。可别落得跟靠山王一个下场啊!在来的路上他已经弄清楚了,靠山王的确是死于马上风。

林子钦朝领口看看,反应过来他眼神里的意味忙道:“可别拿乱臣贼子和我相提并论!”

魏楹一凛,乱臣贼子?这是靠山王的盖棺定论?

皇帝抬起头来,“魏卿还不知道朕这个点了召你来做什么吧。刚刚才知道,靠山王竟然私自铸造兵马俑,这是明目张胆的造反了。他不是乱臣贼子是什么?”

魏楹思忖,太子的脸色那么难看应该不是他揭露的。那就是皇帝从其他渠道知晓的。而且八成知道了太子的一番劳而无功,训斥了他一番。这比起来,太子是稍显无能了啊。也怪不得皇帝要用平王来做磨刀石了。

“皇上,这事儿是谁揭发的?人证、物证齐全么?”要是没有意外,此时应当是给靠山王拟定谥号了啊。以靠山王一生功绩,肯定是可以以武字开头的。一开始魏楹还思忖难不成叫他来参与拟定谥号?所以,这个时候要把靠山王定性为乱臣贼子,肯定得人证、物证齐全才行。

梁总管在外禀报,“皇上,苏相到了。”

魏楹微微挑眉,苏相是百官之首被叫来是应当的,把自己叫来是什么意思?相位可不比慈心会会首可以那么轻易的就更迭。苏相虽然被上下都有所埋怨,但绝没有到要下台的地步。

皇帝看魏楹一眼,见苏相已经进来便道:“朕属意设左右二相,以左相为尊。从此时起,魏卿你便是左相。苏卿,魏卿在外一年才返,你要好好协助。”

魏楹和苏相一起躬身应了声‘臣遵旨’。不管心头再是翻江倒海,苏相面上还是半点喜怒不露,魏楹亦然。

“靠山王谋反一事,是他义子揭发,人证物证俱全。你们此时就拿了朕的旨意去靠山王府宣读,省得这丧礼的章程都乱了。子钦也一起去,另调五百名禁军同行。”

皇帝急召,不管是魏楹还是苏相都没敢慢悠悠的坐轿子来。魏楹骑术更精湛,早到一步。此时二人便还是和林子钦一起骑马前往靠山王府。剩下来的太子会被皇帝如何教、如何骂那就不关他们这些臣子的事了。

出了殿门,林子钦和苏相几乎同时朝魏楹拱手:“恭喜魏相复职。”

魏楹也拱拱手,“多谢!我等还是先去办差吧。”说同喜好像也太嘲讽苏相了。

“咱家也得恭喜魏相复职!”和他们一同前往靠山王府负责宣读圣旨的是久已不承担此事的梁总管。这件事出动了左右二相以及林子钦这个前兵马大元帅还不够,还派出了大内总管,可见皇帝的震怒与重视。说起来,如今那兵马大元帅的位置可还空缺着呢。皇帝以战时才设置这个职位,平时由兵部统管为由,没有再让人担任这个手握天下兵马的职务。

魏楹一行人到来的时候,靠山王府已经是白惨惨一片,灵堂也布置起来了。一百个和尚正在做水陆道场超度,整个场面端的是生荣死哀。

魏楹和苏相、梁总管先进去,林子钦在外指挥人马将靠山王府团团围住,要害位置直接拿下。所以,一开始他们仨这么高的配置进来,众人还以为是皇帝派来祭拜的。这会儿就来致祭的官员也是有的,眼尖的就看到了苏相面沉如水,落后魏楹半步的位置。以往宫宴,他们都是并列的,心头便有些犯嘀咕。

靠山王过继的嗣孙赶紧跟着被特旨放出来的靠山王世子过来要接待。靠山王世子一看居于主导位置的居然是魏楹,心道这家伙怎么又起来了?但此时肯定得领情的上前来答谢。

魏楹看他一眼,没有理会。一时灵堂一侧的女眷哭声都顿了一顿。

小亲王走过来,“大哥,你是来祭拜的么?”大哥怎么会这么给靠山王面子啊?

魏楹摇头,“王爷,臣是奉旨来宣旨的。”

“恩旨?”亲王薨逝,自有章程。但皇帝如果要加恩越级大办也是有的。可看着样子不像啊。

说话间,魏楹看林子钦已经带着几十号人进来知道已然安排妥当万无一失便道:“梁公公,宣旨吧。”王府家将,还有消息传出军中来致祭的武将众多。如此才算稳妥,不然一会儿这灵堂上兴许闹出事儿来。

梁公公展开圣旨,众人跪听。虽然有人觉得事态不对,但还是觉得多半就是恩旨,结果没想到一宣读,竟然是宣布靠山王逾制

靠山王逾制谋反贬为庶人的圣旨。而且人证还是靠山王之前最看中的义子并一些参与人员,物证自然也是他们呈上的。灵堂上的两三百人顿时全楞住了。

梁总管将圣旨一合,林子钦便抬手,“来人,将叛贼的直系全部拿下。胆敢反抗者,格杀勿论!敢阻挠此事者,与叛逆者同罪。”

那几十人便涌了上来,认准靠山王府的直系捆缚而下。一时,灵堂大乱,什么纸人之类的排场毁掉无数。方才还十分肃穆的灵堂顿时炸开了锅。又有王府家将来报:“王妃、世子,王府被包围了!”

芙叶和娴姐儿站在一处,娴姐儿忽然痛叫一声,“芙叶姐,你干嘛?”

“我看下是不是在做梦。”

“那你掐你自己啊。”娴姐儿龇牙咧嘴的道。

在她们旁边的灵犀郡主这会儿已经惨白了脸色,软倒在地上。祖父死了本来就是被抽了顶梁柱。如今还背上了谋反的罪名,哪怕她是出嫁女,罪不及身,也完了!邵家肯定会立刻休掉她,让她净身出户。

娴姐儿看她一眼,“活该!”让你得意便猖狂,让你想欺负我们家小芝麻。

小亲王听到人在喊魏相,又有人在喊苏相。一时有点糊涂,便凑过去问道:“大哥,他们怎么喊你魏相?”

“皇上刚封我为左相。”分设左右二相,想来是要让他们互相牵制,分化相权。

“哦。”不用问,肯定是依惯例以左为尊。

林子钦派出去的人已经在王府四下搜查。梁总管回宫了,剩下的三人嫌灵堂晦气,在远处坐镇。有人在魏楹耳边说了一个消息:靠山王断气之后,那厨娘就整理好衣服一头碰死了。尸体被靠山王妃让人送到乱葬岗喂狗。

魏楹心头唏嘘,招手把小亲王叫到跟前让他派人去找一找。如果已经不齐全了,就烧了送她返乡吧。虽然她全家老小都死在靠山王手上了,但能叶落归根也是好的。还齐全的话就置办一副好棺材送她回去。

小亲王立即答应了就派人去办。他们这些人在门口验明正身便可以离开了。魏楹让他和娴姐儿回去的时候去同沈寄说一声,省得她在家里担心。

芙叶走出去了又回望一眼凌乱不堪的灵堂,叔父那个义子也不好说是有情义还有没情义。他候着叔父落气才揭发了此事。可他这么快就有反应,哪里是人在封地,分明就在京城。兴许早就投靠皇兄了。方才皇兄旨意上说念在叔父的功绩,免了死后鞭尸之刑。总算是还保留了最后的一点点尊严。其实,灵堂被闹成这样,也就真的只剩一点点了。

半个时辰后,与本案无关的人员都各自离去。被连坐的谋反人家属全部羁押。

苏相全程只是作陪,一言不发。

林子钦道:“忘了问一声,这棺材是不是也要押去内惩院啊?”

魏楹道:“押吧,不然还得派人给他守灵啊?”

三人回宫缴旨。沈寄听娴姐儿进来说了知道是这么一回事吐出一口气,“居然发生这样的事啊!唉,你早些回去歇着吧。”

小馒头这会儿也听小亲王讲了,“爆炸案的内幕那么惊人啊,乖乖!这下好了,那些人连仗着靠山王的余威作威作福都不行了。靠山王世子这回肯定被连坐斩首。只是可怜那个刚过继的嗣孙,什么好处都没捞到就要流放了。”那个嗣孙年纪不到斩首的岁数,肯定是终身流放。不过这也只能怪他父母贪婪了。当初被淘汰掉的几家怕是要庆幸不已了。

小馒头送小亲王和娴姐儿从侧门出去,就听王府下人过来禀告:“灵犀郡主连家门都没能入,邵家直接扔了一张休书出来。”被休弃是拿不回嫁妆的。估计灵犀郡主本来也只是想趁着婆家还不知晓过去搬细软的。可惜,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邵家也不是朝中无人之辈啊。这会儿虽然是夜半,该传出去的消息还是会传出去的。事儿太大了!肯定等不到明早就全传开了。以灵犀郡主的所作所为,随便找一条犯了七出的就可以休了她。至于她被休了又是净身出户,以后要怎么度日,那就没人关心了。

娴姐儿道:“她现在是哪门子的郡主啊!”

魏楹当晚根本没回来,就在丞相值房睡的。沈寄一早就派人把已经放了一年多的丞相官服给他送到宫门处,他派人去拿到值房换上就直接上朝。苏相虽然也是半夜才忙活完,却是回家去了。早上还同皇帝告了个假说岁数大了实在撑不住。真要撑大概也不是不行,但让他在丞相值房和魏楹挤半宿,然后再上朝去看他当着文武百官重新风光上位,那也太心塞了。皇帝便大方的给了假,让他回去好好休息一下。

翌日沈寄睡了个自然醒起来,挽翠告诉她,“夫人,收到许多拜帖。怕是都知道老爷复任丞相了。”

“请她们统统三月三来家,我就不一一单独招待了。”都是一品,可掌不掌实权大不一样。而且,就是掌实权,正的跟副的还是大不一样。

她收拾好了出去,发现小包子和傅清明一大清早的从书院跑回来了。如今其实已经开学了,不过小包子和小馒头还是没有去读书。因为去年他们是三月走的,今年三月再去读正好接上。这些日子就自行温故知新。但小包子因为女学的事儿,人还是在山上的。估计这是一大清早听到昨晚的消息跑回来的。

“大嫂,大哥真的又是丞相了

又是丞相了?靠山王府完了。”

“嗯,是啊。传到东山书院去的消息难道还有假的么?”

小包子道:“这好消息也来得太突然了!咱家还是三月三宴请么?”

“是啊,不改。只不过规模要扩大许多而已。我还要操持慈心会的事儿,家里的事还是照原计划让你姐和小姑姑帮着张罗。”也就是个宴请,这姑侄俩锻炼过的,没有问题。锦上添而已,出不了什么纰漏。倒是慈心会的事儿麻烦一些。不过如今魏楹又当了丞相,慈心会里很多人肯定就知道知趣了。至于外头那些懒汉帮闲,让小权儿和管青派人捉拿了带头闹事的,根本不是问题。理顺了,散了的人心再聚拢了就一切都好办了。

傅清明进来的时候看到两小在外头捉虫喂鸡,这会儿进来也没见到小豆沙便随口问起,“大嫂,小豆沙呢?”

“八皇子邀她进宫看小公主去了。”

靠山王谋反一案很快落下帷幕,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毕竟是皇室一脉,女眷就没有被卖入教坊或者充当军妓。妇孺一并流放。沈寄听说灵犀郡主被人毁了容貌最后凄惨死去,也是从前坏事做多了。

时光荏苒,一晃眼已经是两年后了。小芝麻怀上了头胎,小豆沙也成为女学的佼佼者。女学如今也有近百名大家贵女或者是平民女子求学。而傅清明已经是举人,即将下场考进士。小包子和小馒头倒是不急,考中举人就和徐赟一样暂停了。小馒头又出门写生去了,小包子在规划进一步扩大女学招生规模的事。如今主流社会也慢慢接受了女学的存在。倒是林淳和信哥、宁哥还在东山书院继续读书,他们的学力考举人还差了点。但也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

魏楹的表弟也考中了秀才,有意带儿子一同上京求学。舅舅已经回返异国,但同魏楹一直有书信往来。

魏楹再任丞相,可谓是驾轻就熟。平王对靠山王之事知情不报的消息不知道为何一直没有暴露出来,不知道是不是皇帝捂住了。不过这两年一直以调养身体为名留在京城的他却是失了圣心。他此时留下倒是成了被看管一般。但太子也不敢再掉以轻心。皇帝已经明确告诉过他,如果能力真的不够杰出,这太子也是可以换人做的。两年的时间过去,洛王也是将要带着商队返回了。

芙叶圆了回草原的梦,如今也返京等待儿子归来。阿隆的儿子、青哥儿、大宝、小宝还有沈寄家的小饺子素日里经常混在一处调皮捣蛋。小莲蓉和宫里的小公主关系很好。如今两小都在等着当小舅、小姨,一说到去徐府去看外甥,比谁都积极。其实看到的就是小芝麻越来越大的肚子而已。每每拍着胸膛自我介绍,和外甥能说上半天话。小芝麻被他们吵得不行。大宝小宝早就当上叔叔了,如今他们终于也可以当正经长辈了。大宝小宝对此依然得意不已,因为他们不但早就当上叔叔了,如今同样快当舅舅了。

沈寄那日去东山书院,算是给小豆沙开家长会,凑巧遇上了王师母。如今苏相是魏楹的副手,平王也失势了。王师母原本想提一提小馒头和王懿的事儿。结果却发现自己老头子越来越欣赏傅清明,自家姑娘也对他的勤学上进很是仰慕。甚至自家儿子也对他赞许不已。

魏楹和沈寄其实也只等傅清明金榜题名就打算上王家提亲,这会儿遇上王师母自然是要好好说说话啊。王师母听她话里话外的赞自己表弟,回去便对王山长说道:“魏家是不是有意让清明和咱家联姻啊?”如今提都不提小馒头的事儿了。

“也不错啊!比起清明来我倒是觉得小馒头虽然天赋绝佳却有些不务正业。但他志不在仕途也没办法了。”王山长拈着胡子道。傅清明将来在官场肯定是有魏楹援引的了,前途不可限量。就算不是相府公子又如何?只要今科高中那就是鱼跃龙门了。

后来傅清明果然成为今科探,琼林宴的第二日他来拜谢师长。和王山长关在书房说了半天,将自己的真实身世和盘托出。王山长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暗示他回去让魏楹和沈寄前来提亲。此事就他一人知晓就够了,并没有告诉妻儿,更没有告诉家里。

魏楹平日里依然忙得紧,不过有了个副手还是要好些。平王都不成气候了,苏相自然不会再烧他的冷灶。索性和魏楹一样当纯臣,工作效率倒是提高了不少。甚至苏夫人如今在慈心会做事也还得力,洗刷了她当初无能的名声。众人只说当初是蒋家婆媳从中作梗。

平王都失势了,大长公主也在靠山王案发不久就薨了。蒋家如今就是秋后的蚂蚱。迦叶大师的身体依然是那么的健朗,小亲王和娴姐儿隔三差五就要到半山寺住上几天。

沈寄收到小馒头的信,寻思着正好他要回来了,好给两小开蒙。也是三岁半的人了,成天就知道瞎玩。好歹《三》、《百》、《千》该学起来了。

小馒头对开蒙之事一口应下,却期期艾艾的跟沈寄说出去游玩写生的时候遇上一个姑娘。

“说说。”沈寄立马来了精神。

“就是南安郡王妃家的阿嫣。”

“你们怎么遇上的?”

“其实两年多以前就在山上遇上过。她去散心,我去画画。不过当时我不知道她就是阿嫣,她也只知道我是沈山。要不然我何至于回来还跟娘打听她的事儿。这次出门,又遇上了。

又遇上了。就是她赶回去割肉给他爹做药引之前那段日子。儿子这才知道她是从前的南安郡主。”

“哦。”割肉做药引什么的,两个月前闹得是沸沸扬扬的。南安郡王生了病,需要至亲的血肉做药引,结果世子和庶女都犹豫不决。南安郡王就把阿嫣想到了,其实也没抱什么希望,但阿嫣还是了割了。沈寄估计那个大夫根本就是安排好的。这一出也是早就计划好的,为的就是洗刷阿嫣不孝的名声。如今,谁还敢说她不孝?就连太后现在说起她都是唏嘘不已。说是不该早早的把个孩子认定了是不孝的,如今也不能出尔反尔了。

沈寄对那母女俩感觉有些复杂,她能理解她们的做法。但她虽然想给小馒头找个能干的媳妇儿,却没想找太能干的。尤其阿嫣这样早熟得很,什么都看透了的。这样的人,沈寄不确定她还有没有最初的、纯粹的喜乐。

“割肉做药引的事你也信啊?”

“不信啊!阿嫣也说了是她娘安排的。她娘怕她顶着不孝的名声嫁不出去。也没割多少,就是做个药引需要多少啊。”

“等你爹回来,我跟你爹商量一下再答复你。”

魏楹听完沈寄说的挑眉问道:“她真的不知道小馒头的身份?”

“小馒头是这么说的。王爷和娴姐儿不是又出门去玩了么。要不,写信让她去探探口风。她做了两年亲王妃,如今说话也是越来越周全了。”

“嗯。”

小豆沙过了两天回家来,跟着沈寄去看小芝麻,把她手工课上做的娃娃带上了。她当初答应过要给外甥做娃娃的。这个做的还不赖。小馒头也去了,他负责在后头牵两小。

小芝麻伸手接过,“我替孩子谢谢四姨了。他们没闹着要么?”下巴朝两小微扬。

沈寄笑道:“他们是长辈,不跟晚辈抢东西。”这俩小家伙对长辈这个词儿特别喜欢,也特别的有长辈爱。

小豆沙跑出去玩耍去了,沈寄就把小馒头自己认识了阿嫣的事儿讲了。

“啊,他们自己认识了啊!其实,也是缘分啊。”发生了当年的事,就连一开始觉得阿嫣很合适的小芝麻也打了退堂鼓。没想到他们又兜兜转转遇上了。

娴姐儿的信很快来了,说她提到小馒头,南安郡王妃把话绕过去了。显然是不想她提出来,然后再回绝得罪人。可是她分明看着南安王妃挺不舍得的,而且话也没说太死。她判断是阿嫣自己有心上人了。私下问本人,果然。但是谁不肯讲。据说,南安郡王妃私下又劝过女儿,显然觉得小馒头是良配。不过阿嫣只道‘齐大非偶’。南安郡王妃便举魏楹的例子,她也挺遗憾,只说是‘匪我思存’。

因为娴姐儿也不知道小馒头和阿嫣认得,只以为是沈寄动了这个心思。这件事便就此打住了。而且娴姐儿还挺奇怪的,怎么突然又提起这茬。

沈寄便把小馒头找来问,“你们到哪步了?”

“娘,没经过您和爹的允许,我肯定不可能和她私定终身的。”

得,都说到这里其实也差不离了。

小馒头揉揉鼻子,有点不好意思的道:“不过她说,让我等着她,等她把不孝的名声洗刷掉。”

“然后你没拒绝?”

“嗯。娘,你们考虑得如何了?”

“再等等。”

“娘,她真的没有不孝。”小馒头有些急切的道。

“娘知道。”何止没有不孝,她豁出名声和主流思想对抗也要陪着她娘呢。齐大非偶,这么说南安郡王妃恐怕早就想到过小馒头。但是母女俩又都觉得相府门第高,怕是看不上已经有了不孝之名的阿嫣。至于匪我思存,她也承认小馒头很好,相府也很好,但她有心上人了。这个心上人是不是就是沈山呢?

沈寄又托了马少侠去见昔日在别苑的同僚,回馈的消息是阿嫣除了沈山并没有在外头认识别的人。她将小馒头找来,“你没跟人家说你是丞相公子?”

“我在外头,不想靠着爹爹的名头行事。再说,她一开始也没告诉我她是南安郡王妃的女儿啊。我也是后来事情闹开了猜出来的。”小馒头道。

“但问题你现在猜出来了,她好像真的不知道。娘让小姑姑去探话,她说匪我思存啊。你自己看着办吧。”沈寄开始担心的也就是阿嫣对小馒头是不是一心一意。如今看来,她是真的不知道沈山就是丞相的三公子。为了沈山能拒绝相府,也可见出诚意了。

沈寄跟魏楹这么说的,“又不可能定做一个儿媳妇,哪能什么地方都那么满意呢?只要她对小馒头是真心的就成。她再早熟、城府再深,我还压不住?清瑕也不是省油的灯,妯娌相处不会吃亏。正好她没有郡主身份了,清瑕做长嫂也不会比弟妹出身矮。我估着她那样的环境长大,对单纯和睦些的家庭环境其实跟飞蛾扑火一样的心思。所以她才会喜欢比较憨的小馒头。”

“我再想想吧。”

小馒头给阿嫣写了一封信,告知了自己的身份。那母女俩自然是喜出望外。尤其阿嫣,魏家的家庭气氛从来都是她梦寐以求的没想到沈山居然是魏家的老三。但再细想想,除了那一家,还有哪一家的少年会那样呢?

可是,魏家没下文了,娴姐儿也再不提这事儿。再说她也没有明说过什么,就是夸了自己侄儿几句。南安郡王妃有些着急

妃有些着急,是不是自己把人给得罪了?这件事到最后就把太后给惊动了。太后觉得魏楹夫妻是有些顾忌自己之前免去了阿嫣的身份、权利。还特地召见了沈寄说起这事儿。说她可以出面自承过失,替阿嫣正名。让沈寄不要因此抵触。

沈寄心头暗自称奇,这割肉给至亲做药引就这么好用啊?看来古人还真是挺信这个的,能让太后这么刚愎自用的人自承过失。回去问魏楹,“你想好了没有?太后居然都出面了。”

魏楹其实最近也都在考虑此事,没错他媳妇儿是不可能被儿媳妇拿住的,长媳也不是会被人欺负的。就是小饺子未来的媳妇儿也断不可能被阿嫣压住。他们家可没有太后那样的糊涂老太太。那小馒头的媳妇儿能干些也无妨了。他儿子又不是真的是憨的,会被媳妇儿吃得死死的。就他观察,小馒头就是懒。有小包子、小饺子在,他可以偷懒就尽情偷。如果家里只有他一个儿子,他也可以是撑门立户接自己衣钵之人的。

太后糊涂些也好,她肯出面就不会再有人拿当初的事来说事儿了。关键小馒头自己动心了,他也不想做棒打鸳鸯的大家长。

“好吧,就让小妹做中人。不过魏夫人,你不是忙着慈心会的事儿,就是忙着孩子们的事儿。把你男人忽略了很久了?”

“你个倒打一耙的!明明是你整天忙忙忙的,我有时候都看不到人。”

------题外话------

就到这里吧,日子会一直这么幸福过下去的。

小馒头媳妇儿就这么定了,不换了。阿嫣会无郡主之名有郡主之实。太后会补偿给她的孩子。

新文《兽与仙齐之师尊在上》下周一上架,恭候诸位大驾光临!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没有了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