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居安思危
王謐迎著眾人投过来的目光,面色坦然,走到现在,他真不会认为这次朝议是来和自已为难的。
朝廷要敢拿这个藉口,公然在朝堂上治自己的罪,那也就完了。
因为东晋的立朝之本,起码明面上的宣称,就是收復中原,再次一统。
所以这几十年来,高门士族的名士,最终都会想著去北伐掺和一脚,至於庾亮殷浩之流自不量力,名声尽丧,又是另外一码事了。
这是最基本的政治正確,也是司马氏建康立朝时候,对天下的承诺,若是连这个都违背了,那东晋便根本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虽然如今的朝堂,绝大部分人早已经失去了这个信心,醉生梦死逃避现实,但谁也不敢拿这个藉口去攻计別人。
所以这些对王謐投来的目光,有欣赏,有羡慕,自然也有嫉妒,也有看到王謐身体状况的幸灾乐祸。
对於明显闪动著羡慕嫉妒的王凝之,王謐心內毫无波澜,著作郎什么的,和自己这种实权地方官员完全不是一个档次,清贵又怎么样,能变出兵士钱粮吗?
而且以王羲之一脉苦求外任,爭当地方大员的风格,王凝之怕是正在嫉妒自己,有本事的话,他可以去打啊。
司马奕声音响起,“武冈侯,虽然前番有战报传来,但眾卿多有不明白其中曲折,你可將事情经过,前因后果,大略说来。”
王謐听了,便要强撑著身子站起,司马奕见状道:“免了,朕念爱卿病情,特许坐著应答。”
闻言王謐出声谢恩,一眾內侍將王謐竹椅稍稍往前抬了十几步,靠近了两排官员所在王謐便张开口,將自已赶到京口,得蒙郗授予兵权,去海陵招兵练兵,到发现燕国船场,决定以战代练,以及突袭得胜的经过,原原本本说了。
他用语精简,只了半刻钟,就將事情敘述完毕,但只有了解敌情莫测,兵事凶险的官员们才知道,这里面蕴含著多少变数,绝非王謐所说的那么平淡。
等王謐说完,司马奕对眾人道:“眾卿如何看?”
当即有数名官员出声,称讚王謐有祖邀之才,將来成就不可限量。
也有人提到王謐有桓温年轻之志,至於是桓温派藉机吹嘘桓温,还是暗损王謐,就不得而知了。
但大体上,对王謐的基调是讚扬为主,连谢安也出来说了句话,说王謐谋略才能,同辈难及。
不过王謐知道这肯定没完,要是没有爭议,早就给自己奖掖了,何必还要自己过来。
果然,之面便有人出来,先是肯定称讚了王謐的功绩,谁也无法否认,隨即话锋一转,便说到王謐擅自开启战端,提前没有报之朝廷,让朝堂局面陷入被动,是否也有欠考虑之处。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101 看书网体验棒,??????????????????.??????超讚 】
司马奕出声道:“武冈侯,你出兵之事,多有质疑,你可愿意分辩?”
王謐应道:“臣愿意。”
隨即他开口道:“臣任外官,蒙郗刺史授予参军之职,以及都督海陵周边军事,节制官员,招兵出兵专断之权。”
“臣到任后,深知责任重大,便勤於练兵,保护地方平安,本打算等待几年,观看形势,才好谋划行动。”
“但臣派出的侦查船只,在海陵北面发现的海洲岛燕国船场,正在建造海船,且岛上驻军有增加之势。”
“想到之前的江盗案,臣推测燕国很可能在建造一支正规舰队,如果坐等其建成,以船只速度,沿海上千里,便如入无人之境。”
“甚至更进一步,若他们船队形成规模,可以突击到京口一带,突袭登陆江东,到时候他们若將骑兵放出去,建康附近,將再无安寧之后方。”
眾人听得色变,有人失声道:“怎么可能!”
王謐沉声道:“臣这次突袭船场,便是动用了一支骑兵,才生擒了对方主帅。”
“臣將战船改造,下方为马既,等船只靠岸,打开舱门,骑兵便可以马上突击。”
“战船和战马结合,可以在短时间內出现在任何有水路的地方,將会大大改变战场局面。”
“臣离开前,便將军权暂交谢主簿代管,其用战船运送骑兵到燕国腹地突袭,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效。”
眾人听到这里,忍不住看向谢安,心道怪不得谢安竟然为王謐说起话来了,原来两家私下竟然如此亲密了!
这让一些本属谢氏势力的官员暗叫不好,他们本想质疑,如今赶紧取消计划,免得马屁拍到马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