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将“我”拆解,然后彼此对话
来访者反应得很快,在南祝仁说完引导语之后,就进入了思考的状态。
南祝仁能够看出来,说是思考,但来访者此刻的状态更加接近于“发呆”。
这反而是好的。
一般的成年来访者在面对这个环节的时候,要么会有年龄羞耻,先和咨询师隐性地抵抗一阵;要么就会仅仅走流程,思考仅仅停留在表层,随便想点什么话,信手就写到纸上。
而眼下,来访者正处于刚刚被南祝仁点出了问题的某种认知冲击的状态。
这种状态,却是发散思维最活跃的时候。这种状态或许会让人暂时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去思考精细的东西,但是在思考简单问题的时候,五八门的答案却会一个接一个地蹦出来。
尤其来访者此刻还是在针对“自我”的认知冲击中,因此发散的思维又都会围绕着对“自我”的思考展开。
两分钟的思考时间,南祝仁静静地看着来访者发了一分钟多的呆。
随后,对方的瞳孔焦距恢复,眼珠快速地转动起来。在快速眨了几次眼睛之后,来访者写下了对【理想自我】要说的话,随后一刻不停地将要与【现实自我】的交流内容也迅速完成。
“好了,老师。”
南祝仁扫了一眼。
来访者要对【理想自我】要说的话是“我离你越来越远了”。
对【现实自我】要说的话则是“你本来有机会避免这一切”。
ok,今天咨询从开始到现在,都可以算做是【空椅子技术】的第一步——【锚定冲突】。
……
看着这两句话,南祝仁指了指来访者面前的两张沙发,或者说来访者的两种【自我】,道:“好,现在对面前的两个‘你’分别说出这两句话——还记得他们哪个是哪个吗?”
来访者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分得清,随后对南祝仁道:“我想对左边的这个【理想自我】说,我离他越来越远了……”
话音落下,南祝仁很快给出反馈,他伸手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
南祝仁道:“不要和我说,和‘你’说。”
这很重要。
来访者抿了抿嘴唇,终于转头左边沙发上那个灰色的靠枕,道:“我离他越来越远了。”
他的语气平淡,好像是上课的时候在陈述什么答案。
南祝仁再次纠正:“不,不是‘他’,把‘他’换成‘你’。”
闻言,来访者再次抿了抿嘴唇。他在沙发上调整了一下坐姿,手在毯子上无意识地抓了两下。
等了两个呼吸的时间,他才缓缓开口:“……我离你越来越远了。”
南祝仁心里微微点头,很好。
他直接以口头的鼓励给出了【支持】:“对,就是这样,现在我们开始正式进入这个技术了。”
来访者呼出一口气,然后主动拿起另一张纸,对着右侧沙发上那张沙发上代表着【现实自我】的绿色靠枕道:“你本来有机会避免这一切。”
第一阶段正式完成。
来访者对两个自我说的话,措辞还是比较书面化的。
但是没关系,这只是铺垫,第二阶段开始才是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