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慈听了张之维的话,笑道:“钱不想给,事又要办,张师兄,你这是在为难胖子啊。”
王蔼说道:“確实是有些为难我了,说起来,本地的军阀刘莽,倒是有考虑过放陈玉楼他们进城,毕竟修防空洞,他也是受益者,但被他的亲信一挑唆,他就拒绝了,我觉得倒也不是不能商量,只是他想坐地起价。”
吕慈说道:“可现在的问题是,张师兄想要以德服人,根本就不打算给钱。”
闻言,王蔼愣了一下,这些年,他大多数时候都坐镇在魔都,来往都是人情世故,少有打打杀杀。
现在吕慈一说,顿时想起了隨张之维闯天下时的场景,明白了“以德服人”的深意,默契接话:
“如果他听不懂道理,咱们也略通拳脚是吧。”
“哈哈哈哈!”吕慈大笑起来。
“这次我倒是真的想以德服人,”张之维说道:“胖子,你和这位川渝王打交道比较多,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王蔼想了想,说道:“刘莽这个人嘛,虽然恶的很,但好歹能听的懂人话,虽无小节,但在大是大非上还是分的清。”
张之维点头道:“能坐拥万千兵马,在一省之地称王称霸的人,自然不会是个傻子,走,胖子,你引路,咱们去见一见这位川渝王。”
与此同时,渝城李子坝公馆。
这里是第二十一军军长刘莽的私人公馆。
刘莽是二十一军的军长,掌控著包括川渝东南和鄂西一带共计四十六个县,是整个川渝地区最大的军阀,號称川渝王。
不过,作为川渝王的他,却没有把军事指挥中心,设立在省会蓉城。
蓉城虽好,號称天府之国,在和平时期,確实是一块福地。
可一到战时,蓉城就显得有些疲软了,不仅是它的交通不便,还因为它地势平坦,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刘莽虽是川渝最大的军阀,但整个川渝地区不是铁板一块,此地的其他军阀也不是吃素的。
川渝人自古武德充沛,他若在蓉城,还得时刻提防著其他军阀摆他一道。
出於战略考虑,他把总部设在了渝城。
渝城这个地方,可是出了名的易守难攻,两江环绕,群山怀抱,天然就是一个大要塞。
想要打渝城,不管从任何方向进攻,都必须先克服江河天险,再仰攻山地,极大地增加了进攻方的难度和成本。
最关键的是,渝城的山,不是一座单一的山,而是由縉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等多条山脉余脉组成。
渝城的城市,也不是建立在单一的一座山上,而是建在这层层山峦之上,形成了天然的大纵深。
就算敌人打进了渝城,攻克一座山,拿下了一座城,但前面还有更高的一座山,一片城。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南宋时期,蒙古大军西征,都干到欧洲了,却硬是打不穿渝城,一连鏖战了三十六年,期间还在这里折损了一位大汗。
与之相比,鏖战十年的特洛伊木马之战,简直就是小儿科,可想而知这里有多难打。
古代如此,到了现在,即便有了飞机坦克,依然如此。
经常打仗的人都知道,空军再强也只能压制,真正决定一场战役胜负的,还得靠地面部队的推进。
而渝城,就是地面部队最难推进的地方之一,真要强行闯进来,和素以英勇顽强,战斗意志坚定的川渝军,对进行巷战和山地战,谁都付不起这个代价。
可以说,渝城既是刘莽防区的核心,也是其镇压省內其他军阀,並对抗金陵的战略堡垒。
刘莽入驻渝城已经十几年了,虽然他贪得无厌,疯狂徵收田赋,但也不是什么也没干。
这期间,他一直在加强渝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
他沿著嘉陵江,打造出了一个的碉堡群,与他在李子坝的公馆,共同构成军事指挥中枢。
同时,他也在推动城市建设,力图把渝城打造为长江上游的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
前些年,张之维要在渝城建天通炼钢厂的时候,刘莽可是高兴了很久。
视之为大肥羊、大肥肉,在建设初期,那是要地给地,要人给人,什么都可以商量。
当然,这期间,王蔼也没少给这位军阀送钱打点,不过,但凡涉及核心利益,王蔼从未让步。
对此,刘莽也没硬逼,毕竟这么大个企业在自己地盘上,带动经济,拉动就业,改善民生,他也是最大受益者。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厂子就在他嘴边,他想什么时候“吃”就能什么时候“吃”,让这厂子变大以后再吃,收益也更大不是。
不过,等到他觉得时机成熟,想要收割的时候,才发现是一个硬骨头,还被唐门大老爷约谈了一番,无奈此事只能暂时搁置。
他可以不怕其他军阀,甚至金陵方的那位骂他娘希匹,他都敢回一句马卖皮,但唐门大老爷的警告,他不得不放在心上。
这也让他越来越看天通炼钢厂不顺眼。
不过,作为一省军阀头子,他该有的眼光还是有的,虽然看天通炼钢厂不顺眼,但见到天通炼钢厂挖防空洞,他也跟著挖了起来。
其实,之前王蔼来找他,提出放陈玉楼的人进来帮忙修防空洞,他也是有些心动的。
不过,他的左膀右臂樊鹏举替他回绝了。
樊鹏举是他的好友,也是袍哥会的龙头舵把子,和他一白一黑,掌控著整个渝城的方方面面。
袍哥会名称取自《诗经·秦风·无衣》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强调成员之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兄弟义气,是川渝地区的最大帮会,也是神州地区最大的帮会。
据统计,当前时期,袍哥会足足有三百万会眾,本地几乎每十个男子里,就有一两个袍哥会成员。
其成员遍布社会各阶层,从底层的船夫、农民、士兵,到上层的乡绅、商人、军官都有袍哥成员,所谓“袍哥能结万人缘”。
可以说,它已经渗透进川渝的方方面面,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也就是后来所谓的袍哥文化。
不过,如此庞大的组织,自然难以统一,这也造成了袍哥会有很多堂口,每个堂口都有一个舵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