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立国之本
清晨的阳光洒在始兴湾宽阔的码头上,海风裹挟着咸湿的气息,吹拂着港口林立的桅杆。
一艘线体流畅、船身漆得锃亮的飞剪移民快船,如同急切归巢的鸟儿,迫不及待地停靠在专属泊位上。
船头激起的白色浪还未完全消散,粗大的缆绳便被水手鼓足劲儿奋力抛向岸边,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
两名肤色黝黑、身体矫健的土人劳工利索地将缆绳紧紧地绑在系缆桩上,然后默契地退后几步,寻了一处遮阴的角落,坐了下来,目光木然地看向大船,眼神中透着些许疲惫与迷茫。
这种飞剪快船只为载人,每一趟航程都满载着怀揣无尽希望的移民,船舱里一般会被塞得满满当当,因而除了保障旅途必须的物资,极少运载货物,自是不需要他们上前装卸操作。
当舱门打开,当先出来的是船长、大副、水手长之类的高级船员。
他们的脸上挂着无比欣喜和轻松的表情,在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凶险的海上旅途后,此刻,他们终于能松下那根紧绷已久的神经,畅享一段长达数月的悠然时光。
“我怎么觉得,每次回到新华就发现有很大的变化!”船长刘阿水踏上了坚实的土地后,看着四周的场景,不免心生感叹。
“那可不!咱们新华的发展建设那可是一日千里,一年一个样,五年就是大变样。”大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海风携着码头上独有的忙碌气息瞬间涌入肺腑,脸上带着一丝兴奋。
马上就要见到家人了。
一念至此,脚步也轻快了几分。
“是呀!听说,十年前,这里还只是一片荒芜的海岸,零星分布着几个土人营地。就是我刚来之时,放眼望去,也还全都是丛林和草甸。”刘阿水笑着说道,眼中浮现出曾经的记忆碎片:“再看看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太平洋东岸最繁忙的港口了,就连西夷的阿卡普尔科港怕是也没有这般热闹!”
码头上,除了他们这艘刚靠岸的移民快船外,还整齐地停泊着数艘商船,船身吃水颇深,显见是满载而来。
水手们袒露着古铜色的胸膛,大汗淋漓,扯着嗓子大声吆喝,将一包包沉重的货物捆扎结实,然后经吊杆起吊出舱,或者通过一道道滑槽,迅速地将货物传输下去。
搬运工们推着独轮车,在水泥路上往返穿梭着,犹如一群勤劳的工蚁,构建起码头一道流动的风景线。
来自北方的皮毛、分州的煤炭、金川的金矿、永嘉(今阿伯尼市)的铜矿、海上捕获的鲸鱼,乃至大明的商品,全都在这里集散。
一艘满载着五金、呢绒、玻璃等商品的货船正在陆续升起风帆,缓缓驶离港口,朝着南边的西属美洲而去。
从码头出发,沿着一条宽阔而平整的大道往始兴城(今维多利亚市)行进,不多时,便会进入繁华热闹的城区。
你会看到纵横交错的街道如同棋盘格子般规整,街道两旁已建起了无数的砖木结构房屋,一楼大多用作商铺、酒馆和手工作坊,店门大开,幌子随风摇摆。
街边的店铺吆喝着叫卖新鲜捕捞的鲑鱼、烤面包、热馒头以及各种腌制海产品,空气中弥漫着浓厚的烟火气息,暖烘烘地包裹着每一个人。
“最新一期的《新华周报》!快来看咯!”一名身着粗布衣衫、胳膊上挎着装满报纸布兜的伙计,手中挥舞着油墨还未完全干透的报纸,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灵活地穿梭着,嘴里吆喝声不断。
“……我新华舰队于青霭群岛大破入侵土人部落!”
“……重磅消息,北方贸易公司即将开辟最新航线,商机无限呐!”
“……还有,还有,大明三边总督洪承畴集大军会剿流民暴乱,遭伏受挫,总兵曹文诏兵败自杀,大明局势风云变幻!”
“……”
过去,这里的人们还只能靠口头传递消息,信息闭塞。
而现在,印刷坊已经能定期发行报纸,除了报道新华各地新闻动态、贸易行情外,还多刊载大明以及欧洲的奇闻轶事、时政要闻,仿若一扇开向世界的窗户。
这让人们足不出户,便能将天下大事尽收眼底,知晓世间风云变幻。
时值正午,一所学堂的孩童喧闹着从校门不断涌出,立时将附近的街口塞得水泄不通。
几名巡警笑呵呵地维持着秩序,他们一边挥舞着手臂,示意学生们有序通行,一边将数辆途径此处的货运马车及时地拦了下来,以免撞到乱窜乱跑的学生。
不同于大明和欧洲,教育事业大多为私人性质,政府仅支出少许财政资金用于“官办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