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901章 彩旗飘飘,红旗也不能倒

第901章 彩旗飘飘,红旗也不能倒

董雪晴就致力于让儿子和外甥女感情深厚的长大。

加上思恋姐姐的情绪,体现出来就是对小蝶略显骄纵,儿子皮实点没啥。

让卫东驱车回家,女儿马上丢了手里东西跑过来,虫虫懵懂的也跟着,半途就被姐姐一脚当胸踹飞。

憨乎乎的也不哭闹,笑着又爬起来。

凤雏明显见怪不怪,使劲在自己的苹果折迭电脑背后招手:“新数据出来了,全靠二凤姐回去安排盘存……唉,我说这家里还离不得她呢。”

让卫东揪这调皮的脸蛋,小蝶立刻配合揪另一边,虫虫奋力爬上母亲的腿帮忙抵抗。

乐得董雪晴咯咯乐,但电脑屏幕还是转过来。

让卫东坐下看见去年的秋收统计数据,整个商州地区玉米收购量是七万吨!

整个过程都是李二凤指挥食品厂、卫生巾厂调集人手,跟新组建的玉米生物工程总公司人员来完成。

毕竟对一家生物工程公司,收购季肯定需要大量人手协助,但大部分时候又不可能闲置这些人。

李二凤恰恰利用食品厂、卫生巾厂甚至建筑公司有近万人手的控制力,来协调突击。

保证了秋收季的大面积收购工作。

农村出身更是深谙仓储等防潮防虫细节,搞得很妥帖。

最终的收购资金2200万,可整个收购运营管理费用大概才80万!

万吨粮仓,都修建囤满了一大排,前后调动人手怕是数百上千、还有各种运输成本,最终却只了八十万?

可见李二凤在背后精打细算到了极致。

让卫东肯定都看在眼里,但不往心里去:“有些疙瘩不是那么容易消的,大不了我把玉米生物工程都给她……这数据不对啊。”

单手抱娃也能娴熟的用大拇指拨鼠标调阅:“收购价是一毛五一斤?我记得……好像八三年就不止这个数儿吧?”

对于土地贫瘠,基本都是山地碎块的川东山区,依着山建梯田种水稻是保证口粮的底线,但水稻田从开垦到维护种植都挺费劲。

所以农户们对乡间地头那些零碎边角都往往种玉米,能充饥、能养猪、能烧柴,还能交公粮收购。

让卫东还是有些隐约记忆价格,难不成顾家过头的李二凤拼命压价了?

这不就违背了搞玉米生物工程的初衷么。

让卫东哪里是为了在蚊子腿上刮油,就是为了通过收购玉米带动农村收入啊。

岂不是本末倒置了。

董雪晴立刻抓桌上子母机拨打,她已经养成了习惯,哪里数据不对马上就会联络相关地方要交代解释。

还用眉目表达个你来说的意思,让卫东瞪眼她就改了亲密的姐妹淘口吻:“二凤姐呀,你还在商州嘛,对对对,晚上我这边统计数据,今年商州的玉米收购价是一毛五吗,记得几年前就不止这个价格吧?”

李二凤不会抱怨猜忌之类,明显很熟悉业务的张口就来:“对,前几年还是两毛钱收购价,但是85年取消了统购价,成了合同收购价,就是市场价,为什么会低下来我也不知道,粮站市场收购价就是这样,我们肯定也只能依着这个价格。”

让卫东在边上听着免提内容,顿时变得哭笑不得。

统购价的时候应该是有点国家补贴,所以能在八三年前就给到两毛,等完全进入市场价格,这定价权就在市场了,农民哪懂这种市场因素影响,只能默默的承受。

要知道八五年后,物价涨了好多好多,连城镇居民平均工资,都从四五十涨到一百元左右。

这让让卫东很不舒服,抓心挠肺的那种难以忍受。

所以难得低声下气开口:“我……我知道是我在收购季的时候没有关注工作,错过了定价要求,你看能不能利用收购账本,再组织人手给所有地区的玉米种植户补款,每斤收购价还是做到……四毛,今年的收购价给到五毛,这补款产生的人员费用也由我们承担。”

实际上这一季的收购还是试购,要在今年才能形成部分玉米生物工程产线,真正运转起来每年的玉米消耗超过二十万吨,现在囤这点都不见得够明年产能消耗。

早期用高价收购来带动农户种植更多玉米,也是常见的套路。

只是这农户收购,往往就是如毛细血管般汇集到大动脉,非常琐碎,很多农户只有几十百来斤。

七万吨就涉及到几十万户农家!

再反过来朝毛细血管补款,工作量比收购时候大得多,尤其容易产生没有对证的贪墨。

非常的吃力不讨好。

李二凤却从之前的叽叽喳喳秒变安静,先说好再迟疑的问:“春节你回来啵?爷爷奶奶在问你,还想看虫虫。”

让卫东看眼周围乌溜溜的三双眼都睁大了听戏。

只好耐住性子:“春节不回去,开春嘛,争取春季我找专家回商州推广一年两熟或者三熟,这种工业玉米又不讲究口感,麻烦你把补款工作做踏实点,让农民能春节多点钱,也莫让人背后戳我们脊梁骨。”

李二凤就记住了最后句:“晓得了,不让人背后戳我们脊梁骨,我晓得了。”

让卫东赶紧收尾挂电话:“好,你春节轻松点,今年商州各方面都做得蛮好,辛苦你了,就这样……”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