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功在千秋
黑夜褪去,天色渐亮。
夜里看不到的血染积雪,白日里越发的显眼。
肤施城头,鲜卑、诸羌贵族、头目观察城外,汉军还在打扫战场。
回纥豆一眼就认出了雪橇,他们对雪橇并不算陌生,世居大鲜卑山的鲜卑族群就算不制作专用的雪橇,也会用类似雪橇结构的装置来拉载木头、物资。
他只是没想到汉军的雪橇如似车辆,准确来说就是去掉了车毂结构的车厢,加装了雪橇板。
汉军打扫战场收集物资、首级之外,还不忘甄别战场内的诸羌伤兵。
一些轻伤羌兵会被组织起来发放铠甲,头裹赤巾,或佩戴赤红色披巾,参与协助打扫战场。
而其他的羌兵不分轻重伤员,都会装到雪橇上向南运走。
只有死透的尸体,才会被剁下头颅。
被收编的羌兵则负责更深层次的资源回收,会将死尸上的御寒衣物剥离下来,以雪橇运到营内堆积储放。
也会用雪橇运输各种无头尸体,将他们运输到正在挖掘的壕沟处。
壕沟上架设横木,下堆积易燃柴草。
横木之上就是层层迭迭的羌人死尸,大有集体火化的意思。
城墙之上的羌人见此,也没有什么抵触情绪,唯一不满的就是死者被砍走脑袋,没能一起火化。
但战败一方被这样处置,他们也觉得合理。
反倒是鲜卑人感到有些不适应,他们不喜欢火化。
回纥豆见雪橇车队将羌人轻重伤员向驰道南方远处运走,就问左右羌部大首领:“汉军这是在城外故意如此展示给我们看,还是真的会救治被俘的羌人?”
这个大首领身形矮壮,肤色黝黑,理所应当回答:“汉人恶毒,恨不得尽数杀死我们,又怎么会救治受伤的羌人?我想他们自己的伤兵都缺医药,怎么可能会救羌人?”
“我也是这样想的,这是汉军的攻心之计,不可轻信。”
回纥豆也怕现在数量最多的羌人转手将他卖了,环视左右警告说:“大首领已率三万精骑自秦直道而来,不日将过榆林塞,抵达此处。我们要做的不是击退汉军,而是杀入关中、太原,我听说那位赵大司马有一座金砖垒砌的房屋,他的军队这么多,就是因为他还有更多的财物,才能供养如此多的精锐军队。”
其他羌人首领也都陆续发言表态,支持回纥豆的观点。
羌人就算耕牧兼用,可也无法理解二百亩军田的年俸就能让一个青壮年穿戴重铠,奔波数千里辗转各处,舍命厮杀忘乎所以。
羌人都无法理解,鲜卑人更是无法理解。
渔猎、游牧兼学习耕种的鲜卑人眼中,二百亩土地实在是很小的一片,没人会为了二百亩大小的牧场拼命,斗殴。
赵大司马能横空崛起,带着新组建的军队转战各处,说明大司马意外获取的宝藏价值高昂,能让汉人追随、效命。
这么大的一笔财富,回纥豆也很感兴趣。
他家族是率先西迁的鲜卑部落之一,接管了草原商道西部关键通道,对黄金的魅力有深刻认知。
获取足够的黄金,他就能让西域胡商,或草原各部的游商,甚至是凉州汉胡豪强主动向他贩卖强健的战奴、铠甲以及优良的军械。
对掌握草原商道必经之处的回纥豆而言,拥有黄金就拥有一切。
作为北地郡北部,经营贺兰山已有两代人的回纥豆而言,他可以响应大首领魁头的安排,但别指望他主动消耗自己的部族和奴隶。
他能当前锋大将,不是魁头信任他,而是他的部族在贺兰山一带最为强盛!
若因战争折损而使部族力量衰退,那位大首领魁头可不会帮他恢复部族,周围本就有放牧矛盾的其他鲜卑部落,也会挑衅他,带给他更多损失。
故而回纥豆勒兵不动,静候魁头的主力大军。
大首领魁头缺乏足够的威望,自然也就别想获取回纥豆这类地区首领的尊重或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