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水浒开局在阳谷县当都头 > 第434章 给他就是了,都给他了,他就满意了

第434章 给他就是了,都给他了,他就满意了!

浑身甲胄两三层的武松正在笑,哈哈狂笑:“杀!”

手中硕大的朴刀,已然不是刀,就是一根加长版的大铁条,左右打砸,嘭嘭作响,被击中之人,没有一个还能在倒地之后站起来。

还有那掷弹兵他身后铁甲之中,两人为一组,一个背着背篓拿着火把,另外一个只管拿着炸雷点燃来扔,显然这扔雷之人也是精挑细选而出,一扔出去至少三四十米,便是炸得一圈栽倒。

掷弹兵这个兵种,在苏武的见识里,是战争史上长盛不衰的兵种,可见其意义重大。

前面的陷阵营士卒,更是随着武松不断往前冲杀,甚至还时不时转头大喊:“牌头,这个,这个人头是我的,快记下喽!”

身后竟然真有那牌头官来答话:“放心,记着了记着了!”

这战争,真不一定全是一股子热血上涌,也并非全是一种疯狂癫狂……

有时候,真就能打出这种从容不迫……

还有一声大呼:“再来一个,记着记着……”

这般呼喊,迎面第一排,当真此起彼伏,却是身后还有无数铁甲,心急不已,因为他们连敌人都还没遇到,哪怕脚步往前飞奔,却就是排在了后面,就是冲杀不到头前,杀不到敌人……

却当真没有人去关注敌人在做什么,便是连武松一时都没关注到,敌人竟然已经在退了,便是初一接战,不得片刻,敌人就开始在退……

炸雷的响声依旧到处都是,当场炸死之人其实不多,炸伤之人不少,却是更多的人被炸得昏昏蒙蒙,耳鸣不止,随之而来的就是一种呆愣与恐惧……

侧翼之处,卢俊义已然也打马入阵了,横着在凿,冲杀不断。

远处,杨护也在将台之上,轰隆之声传来,火光与青烟在起,他早已安坐不得,起身往将台前缘去站,四处去看……

将台虽然在高处,视野良好,却是人山人海,进退之事,短时间内着实难以分辨……

便是也问:“那炸响之物,定是火药,威势几何啊?”

场面太大,距离太远……

左右之人也在观瞧,也有人答:“威势当是不大,只是震响惊人,只待士卒们熟悉一二,定是不惧!”

杨护闻言,心中稍定,却也去看右边那入阵的一千五百骑,抬手去指:“预备军往那边去两个营,定要把那一队骑兵堵截下来!”

“得令!”自有军将得令而去。

杨护,其实是善战之人,指挥起来,很有章法。

军令一下,杨护立马转头去看左边,看的是那善阐府城池,口中喃喃有语:“此时正是激战,还不出,更待何时啊……”

身旁有人来答:“家主,那高家子,定是有那坐山观虎斗之意,便是看着咱们打得尸山血海,只待双方力竭,他才会出来……如此,岂不显得是他在关键时刻鼎定了胜局?”

杨护微微皱眉,抬手去指:“许也是因为敌军本有防备吧,敌人左边之阵,明显宽厚许多,好似在等着城内之兵冲杀而出……所以高家子有顾虑,无妨,只待打得犬牙交错阵势在乱,他就出来了……”

“家主,此时此刻,还为他寻这般理由作甚?他就是门户私计,枉顾家国之重,其罪当诛!”

杨护闻言,转头就去,瞪了一眼,便是心中也知,杨家这些后辈,还真比不上人家高氏。

便是此时此刻,这些杨家后辈,已然也是二十出头岁了,思想与说话,都好似小儿一般。

被瞪了的年轻人,立马低头,好似知道自己错了。

但其实并不真知道,只是知道家主有怒,该当低头,头才低了片刻,他又抬头来说:“家主,要不要加鼓?我看,只要再加一通鼓,全军振作一番,局势就明,燕军必难以招架。”

便有人接:“是极,再加一通鼓去,那燕军必然仓惶而逃,到时候咱们把那什么皇帝捉拿在手,岂不是痛快?”

“哈哈……就怕他有高头大马,跑得快,抓不到。”

杨护转头来,准备骂人,但没骂出口,他忽然深深叹口气,语重心长在说:“想当初,大理立国前后,我杨氏在朝堂,二百席能占五十座,岂是高氏可比?如今是一代不如一代了……本也想着,此番之局,当是能再复祖上荣光,却看你……还有你们……怕是难上加难了……”

众人不解,却不敢多语,不论心中如何想,只管低头受教。

杨护再慢慢来言:“我想说什么呢?就好比眼前之大战,生死之战也,你们一个个,却如此轻浮,丝毫没有生死关头上的那般谨小慎微,丝毫没有敬畏之心……”

众人互相看了看,有些不解,便是不知自己哪里轻浮了?也不知家主是从哪里看出众人轻浮了……

没有啊……

杨护摆摆手去:“罢了,今日说不得什么,这战事……”

杨护并未看人,眼神一直左右去扫,盯着战场上所有能看到的地方,局势还未明朗,厮杀依旧震天,右边的骑兵还没堵截下来,左边的战局正在相持,中军更是杀得尸山血海,分不出敌我……

前面的不知损失多少,后面的还在往前去……

“加鼓!”杨护抬手一挥。

身后与左右许多人,立马对视来去,不是说加鼓轻浮吗?怎么又加了呢?

鼓声如雷如雨,催促着一个个军汉的脚步,仿佛当真一片潮水得了什么力道,往前猛的涌动了一下。

杨护转头往右去看,看了好一会儿,越看越皱眉,便是一语:“再加两营去,定要把那横冲直撞的铁甲骑堵截下来!”

“家主,我去!”

杨护看了看说话之人,微微点头:“那你去吧……”

他本是不愿的,便是觉得那一彪骑士着实勇猛,此去危险重重,不想让自家子弟去……

却也想,这些家族子弟,若是不真的经历几番生死,如何能成才?

难道真是来日,让他们都成了高量成脚底下踩着的晋级之阶?

去吧……

杨护便还要点:“你,你你,你们,都去!”

众人一脸不解。

“快去!”杨护大手去挥。

众人连忙点头一礼,转身皆去,去堵截那横冲直撞的铁甲骑兵。

正面战场,依旧是轰鸣不断,青烟火光四处都是,连远远的杨护将台,此时也充斥着一种硝烟气味。

杨护陡然也发觉出了一点不对劲,此时潮水对涌,终于看得出一点端倪了,中军在退,敌军在前。

一时间,看得杨护心中一紧,左右去看,右边已然被敌军骑兵冲得稍稍有乱,左边敌军极多,僵持之下,不得寸进,中军在退……

局势明显朝着不太妙的方向在发展,杨护军令再来:“亲卫军,往中军去援,往前去压,更要督战,任何人不得后退一步,只能向前,不能往后!”

片刻,又有一彪人马去也。

将台周遭,再无多人,只有一些令兵在台下等差,杨护好似也成了光杆司令一般。

杨护还有一语:“再加鼓!”

鼓声更密更隆。

杨护抬头再去看左边城池,嘟囔在说:“三通鼓了,还不出来吗?”

杨护话音刚落,就看到善阐府之城门陡然洞开,铁甲军汉呼呼啦啦在出。

杨护心下一松:“终于是出来了!”

便是最初,杨护万万没想到这场仗,他会把胜负的指望放在那高家子身上……

所有的情报,都显示这不是一场很难打的战争,甚至不一定会打起来……

万万没想到,这场仗,会打到这个地步。

好在,高家子当真带兵出城了,这定然就是扭转颓势的胜负手,当然,颓势也不大,也才初初显露一点点……

也想,这高家子是真聪慧,真会选时候,选得是恰到好处,既显出了他们的重要性,又不至于真的让局势不可控制。

正当杨护在思索这些事的时候,却又陡然一愣,鼻中一声:“嗯?”

那出城的高家兵怎的不往东边去?还在往西边来?

这是何道理?

高寿贞自是真出来了,他其实没想着要等什么时机,他只是在城中稍稍做了一点最后的准备,他也不会想到,战场局势会变得这么快,杨护之军会这么快显出颓势来……

他甚至也不知道杨护之军已然露出了颓势,因为他不在高处,出城来,看不到战局全景。

但高量成在城楼最高处,那是看得清清楚楚,甚至已然惊骇不已,咂舌在说:“这……这这大燕之军,竟是如此善战!”

也在庆幸自己,当真没起什么首鼠两端之念,否则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不免也想,这中原之兵,这般善战,到底为何?

可见,昔日那些传言,说这些大燕皇帝,南征北战,从京东战到江南,从江南战到河套,从河套战到燕云,还出草原……

百战不殆,当真不假,非百战精锐,不可有今日之威。

大燕,似乎……真会是一个蒸蒸日上之皇朝,高量成此时心中格外笃定这一点。

显然,昔日里,他并不这么笃定,是有怀疑的,甚至也与那段和誉一样,怀疑大燕能不能坐稳天下,大宋是否还有复辟的可能……

此时此刻,亲眼见识了这个战局之后,高量成心中笃定非常,没有这么可能了,大宋,再也不会回来了……

不免也是心下在松,头前还有些颤抖的双股,此时早已好用得紧,左右来去,丝毫不僵。

便也盯着去看,看那高寿贞从侧面去打杨护的右翼。

远处东边,将台之上,苏武已然看见了善阐府之兵出来了,正飞奔往西去,心中也松,一语去:“这高量成,还真是个人物!”

吴用在旁就夸:“陛下看人,向来极准,陛下看重之人,定不是庸碌之辈!”

苏武只管说:“倒也不必再防备城池内的兵马了,右翼可以全军往前,加鼓,一鼓作气,鼎定胜局!”

吴用也是大喜,亲自往旁边去传:“加鼓加鼓,陛下有旨,加鼓!”

这事,本也不必他吴用多此一举,但他就是愿意上下去忙。

忙完之后,还回来说:“陛下,此番得大理之土,此开疆之事,当让史官铭记,大书其中!”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