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文豪1983 > 第323章 《地铁》出版

“不,你和加博不一样,我会给你很好的待遇。”卡门道。

余切点头:“是的,我和加博完全不一样,在我和你接触之间,我已经是个不错的作家了,在和你接触之后,我仍然是那个人。不要再到工作中玩那种教皇游戏了,你知道我不是因为你才得到这些的。”

卡门人都呆滞了。

“你曾经说无论马尔克斯写成什么样子,你都会每个月给他一千美金生活费。靠这种方式,你拿到了马尔克斯和略萨两个人的小说版权……虽然他们成名之后,得到了一些补偿,但他们仍然损失了很多财富。”

“如果有余切博物馆,我不需要万县人来出钱,我捐给大众免费看,拿去搞旅游,那是我快到死的时候的事情了;我如果再次被智利这种政府通缉,我不会像马尔克斯那样东躲西藏,我会建一个钻地弹也进不去的地堡。”

“然后我怎么做?我在那里面写小说,看着他们在地上死。”

余切说:“尽管我并不缺少钱财,但不会像马尔克斯那样好说话。”

卡门当时气得摔门就走。但十多分钟之后,她又回来道歉:“余,我之前太激动了。”

余切此时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我们重新谈谈合同吧,我也太激动了。”

摄制组觉得这几天比前面半个月录制的东西还要精彩。

他像一个巨大的磁石一样,有时候让人粉身碎骨的靠近他,有时候他翻个身,这些人又轻易被推开来。

他只接受那种,由他来决定的交流方式。

原来这就是世界级作家的影响力。

然后,余切发现自己小说的销量好像并不多?

五千册而已,值得开庆功会吗?

《未婚妻的信》单行本于84年发布,三年间在中国大陆一共卖了八百多万册,加上各种改版的连环画,恐怕已有上千万。

这不是孤例。

中国作家李存宝的小说《高山下的环》现在大概卖了五百多万册,他能靠这本书吃一辈子。

不是说美国人的消费力十分旺盛吗?

为啥不买书呢?

是不是推广没做好?是不是“甲骨文”印错了,使得读者们不愿意看?

在一场面向资深读者的交流会中,哈珀的人委婉的解释了“为何首印五千册在美国很厉害”:在美国,传统小说的价格是十分昂贵的。

非常非常贵。

名满天下的《百年孤独》,在美国一共销售了不超过三百万册。其中还有很多发生在1982年后,那是马尔克斯拿诺奖的时间。

一本小说,其基础价格就在十美元往上,而中国小说的价格在两块钱上下,这里是人民币。同样一本书按照汇率价算,相当于在美出版一本书,等同于大陆的四十本!

并且十美元是超级丐版书,而美国人一般会购买两本书——一本用于看,一本用于收藏。于是出版商也会设计各种精装版本的小说,用于精准的割韭菜。他们的二手书市十分发达。

哈珀名下有个类似于岩波书库的“世界名著丛林”那种精装系列,书籍大多采用16开本,以真皮精装,封面烫金压,书口三面刷金,均为22k真金,内衬真丝做面……

然后,一本书卖六十到七十美元之间。

他们用的纸张是高档防酸纸,很难被磨损,不会变色,有极佳的韧性。这种纸张在当时纸浆短缺的中国大陆闻所未闻,因为这是后来印美钞用的纸。

哈珀用了一个简单的比喻来形容:“《百年孤独》在美国出版的前三千册,用了两周才卖完。当时我们认为这十分了不得。”

余切顿时明白了!

原来不是小说不受欢迎,而是太受欢迎。

这本书果然“爆”了!

美国的书评人体系十分发达,很多人专门做书评人来谋生。书评人们立刻注意到了这本书:它是一个很受追捧的中国作家来写的,故事是核大战……嗯,中国人是有资格写核大战的。

法国人、英国人、苏联人,中国人,还有我们,也许还有个别邪恶的国家……不能再多了。

继续看下去吧。

美国华裔,在波士顿地铁下面苏醒……哦,那原来是个末世的防空洞。他爬上地表,准备开始拯救世界。

这不就是一个普通的科幻小说吗?

似乎不值一提呀。

但随着书评人们看下去,他们的脸色逐渐变得严肃了。小说的文学性隐藏在故事内容中,它讨论了诸多人类世界的问题,但融入的如此恰当;它对未来世界的秩序存在推演,并不是胡编乱造;它精确到了核废土时代的货币、生产方式、思潮和哲学……就像是百科全书一般,只需要一想想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庞大文学工程?就能知道它为何存在深邃的文学性。

而这种文学性在结尾时达到高潮:所有人都在为主角“李”的冒险而热血沸腾,痛恨那些地上的生物,想要拯救被赶到地下的人类种族。

却发现地上的生物是智慧种族……他们只是语言不同,皮肤不同,颜色不一样罢了。

no!不是这样的!怎么会是这样?

一些略有常识的人已经反应过来,这是在说我自己。在说西方人如何迫害印第安人,乃至于其他前殖民地国家的。

这并不是过度理解,因为余切本人是一个中国作家,他一向为第三世界发声。

而在小说中,那些奇怪的文字和有源头的文化,“李”的族裔,最终都指向了东方大国。当读者想到这一层时,由整本书来铺垫的巨大叙事上的欺骗就已经完成,它超越了文字,跳出了画面外,同时在故事中,对主角“李”和读者进行了拷问。

然后“李”选择了摁下核弹按钮,同归于尽。

故事在此戛然而止,读者先是愤怒:你怎么能这么做?!

我们本可以和平共处!

然而,真的吗?

这不是一部科幻小说,而是一个写实小说。

想想过去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那些事情?那些印第安人去哪了?第三世界为何仍然贫困?他们的土壤,水,和粮食……都被夺走了。

要我做你的奴隶?不,不如我们都去死吧!

是不是摁下核弹是最好的回答?“李”做的没错。

于是,读者就会从激动的心情中平复过来,陷入到惆怅当中。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