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女帝游戏攻略 > 第220章 犹堪一战取功勋7
    瑞安二年十月十四日,蔡古率军与敌军交战,双方战况惨烈,蔡古暂占先机,不久,西武国突然发起反攻,其势不可挡,令蔡古所在中军方寸大乱。
    恰是此时,才是霍凌的机会。
    当唐季同答应借八百精兵给霍凌,并率剩下四千余人秘密赶路时,绝对想不到短短几日,安西战局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月十一日,霍凌借大雾天气引敌军中计,敌军折损将士数十,战马若干匹;十月十三日,霍凌用计迷惑敌军,实则暗中绕路,快马奔袭离曲召山最近的淳州;十月十四日夜,霍凌携敌军将士头颅等,率八百精兵抵达淳州城外,声称战况有变要求发兵援助,淳州守将吕绍不疑有他,遂出兵三千,周边各城守将亦闻风而动;十月十七日清晨,西武国大军尚与前方蔡古胶着,后方暂时松懈,唐季同与吕绍两路突袭,令敌军方寸大乱。
    旭日东升,破云而出,给战甲披上一层淡淡金光。
    在一些西武国士兵尚在昏昏欲睡、毫无防备的时候,随着一声响箭从不远处炸响,有人懵懵抬头,只见无数箭矢从远处朝这里齐刷刷射来,如落雨纷沓而至,遮天蔽日。
    他们头皮同时一麻。
    “不好,有人袭——”
    有人悚然一惊慌乱大喊,一句话尚未说完,就被这些箭雨射成了筛子,轰然倒地。
    一时间,战马嘶鸣声、兵刃交接声、锐利镞尖刺入人体声混在一起。
    数千骑兵犹如天降,从六个不同方位冲来,奔袭如火,战马踩翻无数敌军,长刀一挥,喷溅的鲜红血液顷刻洒过泥土。
    许多士兵才刚刚拿起武器,有人甚至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刀斩了头颅。
    谁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还有这么多突然出现的昭军精兵,明明前几日只有短短几百人在此处虚张声势罢了。
    也恰恰因为前几日霍凌的一场虚虚实实的试探,令他们放松戒备,以为昭军并没有在这边安排多少人马。
    对他们而言,这是一场毫无准备的战争。
    真正的恶战。
    反应过来的西武国武将焦急下达军令,试图稳住局势,然而身后倏然一声破空轻响,掀起一阵冰冷刺骨的劲风,速度之快,几乎来不及回头。
    “——咻!”
    一支箭横穿万军,迅疾如电,刹那刺穿喉咙。
    鲜血喷溅。
    那人瞪大眼,身躯定格在最后一刹那,随即轰然倒地,引起四周士兵方寸大乱、惊恐乱蹿。
    不远处的山坡处,霍凌策马而立,双眸历经风吹愈发寒冽如刀,不紧不慢收回手中长弓,高束起的长发迎风乱舞。
    他冷声道:“敌军就在眼前,凡擒获敌将首级者皆记功劳,众将听令!杀!”
    他话音一落,更多的骑兵冲杀过去。
    这些都是征战多年一等一的精兵,各个皆能以一当十,虽然只有数千人,却能按照事先排演好的阵势,在数量压倒式的敌军之中硬生生冲杀出一个豁口来,不可谓不强悍,竟让毫无准备的敌军节节溃散,如何都汇聚不成阵型。
    然而敌军主帅绝不是省油的灯,就算杀了他们措手不及,在兵力明显不如对方的情况下也不可能把他们尽数歼灭。
    只怕无须多久,他们就能迅速反扑。
    霍凌手握缰绳骑马立于山坡高处,高束的马尾在劲风中狂舞,被风沙磨砺的侧脸愈显凛冽沉稳,双眸锐利如鹰隼,冷静地审视战局。
    ——他的目的很简单,绝非令这数万大军尽数葬身于此,而是让他们失去再战之力,不得不放弃当前,紧急撤退。
    那就是弄清楚粮草大营的具体方位。
    他拿出响箭,再次对着空中引弓一射。
    【宣威将军霍凌假传军情,导致淳州守将吕绍等人误判局势,相继出兵,霍凌突袭西武国大营。】
    【宣威将军霍凌用骑兵冲散敌军方阵,两面夹击采取火攻,致使阵仗大乱的西武国士兵优先选择转移粮草辎重,无形中暴露了粮草营所在。】
    【宣威将军霍凌与忠武将军唐季同暗中商议,唐季同改走水路暗渡曲召山南面,待霍凌试探出敌军粮草营具体方位之后,一鼓作气火烧粮草。】
    要击溃一个战术、军纪、兵甲武器皆不差的军队,自然要选择攻其软肋。
    而西武国以往南征北战吞并诸多小国,主张的也并非安抚百姓、发展生产,而是暴力镇压、大肆劫掠,再将这些劫掠来的资源用于新的战事,可见其粮食补给本就不够充裕。
    那就烧了他们的粮。
    看他们还怎么打。
    瑞安二年十月二十三日,捷报快马加鞭,终于抵送京城。
    战事发展超乎所有人的意料。
    赢了。
    终于赢回了一局。
    但赢得非常诡异。
    因为这次打胜仗的不是蔡古,相反,蔡古这回指挥有些失误,没讨到什么好处,之所以战局突然扭转,竟是因为西武国蛰伏在后方的粮草营突然被烧,而且是在无军令调动、无上报的情况下,淳州在内的数城都紧急出了兵,此事主帅蔡古全程都不知道。
    等他知道的时候,火已经放了,粮已经烧了,西武国大军直接后撤五十里,暂时休战。
    结果自是好的,只是这太不合规矩。
    完完全全无视帅令,自作主张,甚至还假传军令,事后才解释缘由。
    太为所欲为。
    这小子是受了什么刺激疯了么?
    满朝文武对此事都大为震撼,人人都在私下里聊起此事,朝堂之上也在争吵不已,有一部分人对霍凌这一鸣惊人的表现大为赞赏,极力主张让他功过相抵,毕竟此人所展现出来的才能实在罕见,临危不惧,智勇双全,最可贵的是并无私心,断不可让大昭失去这样一位勇武双全的武将。
    而剩下的大臣,皆要求严惩霍凌,以正军规,否则日后必有人效仿今日霍凌行径,长此以往,军纪松散,不堪设想。
    到底如何处置霍凌,此是后话。
    但霍凌的事之所以能在朝堂上吵起来,就说明一件事。
    ——霍凌还活着。
    蔡古没有将霍凌就地正法。
    本来按照蔡古的行事风格、对赵家旧部的态度,如此挑衅自己军权之人必须立即就地正法,无论他品级军阶如何,只当是事急从权,拖出去先斩后奏,亦不为过。
    而且那件事之后,霍凌并没有抵抗。
    这少年火烧了敌军粮草,便脱下兵甲卸去武器,甘愿束手就擒,听凭处置,一力揽下全部过失,只说此计从头至尾为自己一人策划,旁人皆受其蒙骗,与他们无关。
    都这样了。
    但蔡古没杀成。
    ——因为这小将军脱下了最外层的兵甲,露出了贴身的御赐金丝软甲。
    天子御赐之物。
    少年披散着满头长发,只着单薄里衣,浑身血迹斑驳,满是战后的累累伤痕,一双乌眸却炽亮惊人,毫无临死之惧。
    他身上那件贴身软甲太过闪亮逼眼,一时让所有人同时噤了声。
    天子御赐软甲,用以护身保命。
    谁敢上前为他脱甲?
    若不脱甲,谁又敢杀?
    蔡古这才知道霍凌原来一直留了这一招,怪不得这小子一直对自己不假辞色、肆无忌惮,一时火气上涌,直接抽了刀不顾一切要斩他。
    霍凌闭眼。
    他不避不让。
    然而下一刻,一柄长剑赫然扫来,铿然一接,拦住了他挥下的剑。
    “请您三思!”
    蔡古大怒回头,看到是竟是自己手下亲信,贺凌霜。
    “你敢拦我?!还不退下!”
    贺凌霜不避不让地挡在霍凌跟前,单膝跪地,一字一顿地提醒道:“还请蔡帅三思!霍将军不遵军令,理应按照军法处置,然此战终是有功,又身着御赐之物,若将军此刻贸然杀之,恐有藐视天子之嫌!”
    贺凌霜不说倒好,蔡古还能凭借一时头昏直接一鼓作气杀了霍凌,这“藐视天子”的四个字一出口,倒是令蔡古犹豫畏缩了一下。
    就连霍凌,也是微微一怔。
    他睁开双目,眼前高举的刀光犹如一面明镜,反射出他苍白怔然的脸,也将对方眼里的暴怒和犹豫尽数照亮。
    蔡古举起的剑迟迟落不下,右手竟在颤抖。
    身为主帅此战功劳被此人尽数夺去,颜面全无,御下威严全无,军纪全无,简直太过耻辱。
    蔡古深吸一口气,猛地一掷手中剑,怒声道:“来人!”
    “在!”
    “把他捆起来押下去!等我奏明陛下再行论处!”
    几个士兵上前去捆霍凌,霍凌薄唇抿成一线,低垂着眼睫,情绪难明。
    他任由他们捆,待到被人推攘着押出去,才低头看了一眼身上软甲,终于突然明白了陛下的深意。
    ——“此去凶险,霍卿要平安归来。”
    他耳中似乎想起这句话,想起她对自己说起这话时,那双盈盈含笑的眼、温柔殷切的嗓音。
    心口再次一热。
    平安归来。
    他本来都要食言了。
    尽全力烧了粮草,在入冬之前为我军占得先机,想着便是被军规处置,虽然无法赴约回家,但也算无愧于她。
    可关键时刻,依然是她在千里之外护了他。
    也许她早就猜到他心性固执,会走到这个境地。
    御赐之物。
    原是这个深意。
    霍凌死死抿着唇,过于用力,唇角竟生生抿出了血,眼角不自觉湿热起来,只是从了军的少年早已不再腼腆内向,自君后死后,他也发誓不会再轻易落泪了。
    他骤然回头,朝着京城的方向望了一眼。
    纵使相隔千万里,眼前只有漫漫黄沙,看不到她的面容。
    然而,从未有一刻如此刻这般归心似箭。
    好想见陛下。
    哪怕只再见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