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补充:“如果周建明是凶手,扼颈时右手用力,可能会在邓永颈部留下特定指压痕,虽然尸体高度腐败,但之前解剖时发现的『点状表皮剥脱』,分布方向和右手扼颈一致,周建明右手食指有旧伤,可能会影响压痕形態,需要再核对。”
李明沉默片刻,指尖在桌上划出四条线:“现在线索指向周建明,但证据还不充分,得分四路突破。第一路,小王带队,重新走访工地,重点查仓库隔间和北门排水沟,找铁锹柄和周建明的手套;同时扩大麵包车排查范围,確认尾號 6 的五菱宏光是否和周建明有关。”
“第二路,小杨负责,重新提取周建明的 dna 样本,覆核指甲缝里的匹配结果;再查工地监控,尤其是 10 月 1 日晚周建明进出仓库的记录,哪怕是模糊画面也要找。” 李明顿了顿,继续说道。
“第三路,小周带队,查周建明的財务记录,看他有没有向邓永转帐的痕跡;同时联繫开发商,核实邓永是否真的要找开发商投诉,以及周建明是否有挪用工程款、怕被曝光的动机。”
“第四路,技术科加急处理:覆核周建明的 dna,修復邓永手机的更多数据,检测铁锹头是否有周建明的微量 dna(比如汗液、皮屑)。另外,张林再核对尸检报告,看颈部压痕是否和周建明右手旧伤匹配。”
他看向眾人:“周建明有重大嫌疑,但不能掉以轻心 —— 如果 dna 覆核不匹配,还要回到李军和连帽衫男子的线索上。邓永的渣土车还没找到,这是关键物证,小杨你再组织人查工地周边的废弃厂房和停车场,务必找到。”
晨光渐渐爬满会议桌,在 “邓永” 的照片上投下金色光斑。小周把周建明的通话记录和 dna 报告订在一起,老赵在笔记本上写下 “10 月 1 日晚 9 点 15 分,邓永催要运费”,小吴则整理著麵包车的排查清单。
“散会,中午 12 点匯总进展。” 李明拿起搪瓷缸,里面的茶水已经凉透。眾人起身时,会议室的门被风吹开,带著工地泥土味的空气涌进来 —— 那是邓永最后工作过的地方,也是藏著真相的地方。小杨抱著勘查包往工地赶,小王则拿著手机联繫监控公司,小周拨通了开发商的电话,每个人都知道,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將决定这起案件能否突破僵局。
各组人员按照李明这边的部署安排开展工作。
很快就有了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