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我父刘玄德 > 第618章 奔袭得手

联军这边也是倾巢而出,也分为三部人马。

其中右翼以曹仁为主将,所领张绣、牛金,常雕,王双等诸将,共计两万人。

中军则为曹昂亲领,包括曹纯、曹休、史涣、等部将校,并张卫所领五千余道兵,合计两万一千余人。

左翼则为成都刘璋军,以庞羲为主将,张任为副将,另有吴懿、吴班、黄权、刘璝、冷苞、杨怀、高沛等诸将,合计兵马最多,为三万四千余人。

联军总计兵力为七万六千余人,是左幕军的两倍有余。

双方列阵完毕,彼此之间相距三里,兵法云三里而阵,就是给双方列阵之后,互相观察对方的兵力部署、阵型弱点的时间。

这一阶段双方距离较远,并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交锋,主要还是以威慑、观察与试探为主。

刘封、曹昂各自登上一个土坡高台,身边亲卫环绕,背后立起来一面帅旗,旁边还有许多各种色彩和型号的小旗,用来下达命令。

列阵完毕之后,前军将士人人披甲,各持兵器,在比较危险的区域还会放置简易的小型拒马,以防范对面骑兵冲击。而后排的士卒则十分轻松,并未披甲,穿着厚实的衣袍,席地而坐,等待主帅的命令。

一声号角过后,先动起来的居然是左幕军。

吕蒙,文聘、吕岱三部人马开始朝着前方缓步进军,而在他们的后方,整整十二架弩炮也开始缓缓随军前进。

在对城墙进行进攻时,配重投石机的杀伤力能达到最大,且射程较远,能够有效的对城头威胁进行精准点名。

可在野战时,配重投石机就显得既累赘笨重,又距离太短了。

配重投石机能够将数百斤的石弹抛射四百米之远,可即便是换上十公斤的石弹,最多也只能抛射个五百米左右。

与之相比,床弩就不一样了。

床弩并非是配重系扭力效果,而是弹力效果,它使用数张巨大的复合弓迭加储能,能够将10公斤重量的铁翎箭发射至一千五百米到两千米左右的距离。

这种床弩依靠弓弦弹力而非配重,因此其效果也与配重投石机截然不同。

床弩的射击弹道低平、精度较差,而且瞄准难度较高,只适合野战压制、杀伤敌军,而非攻城。

这次野战,刘封手里正好有十多架床弩,以及数百支铁翎箭,自然想要一展身手,给曹军一个惊喜了。

“仲达,左幕军竟主动进攻。”

曹昂站在土台上,十分不解的问道:“你可看出不妥之处?”

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曹昂对刘封有多忌惮,以两倍兵力对战刘封,却因为对方主动进攻就心生疑虑,可见左幕军给曹昂带来的压力有多么的巨大。

曹昂如此软弱的问话竟然没有让司马懿有半点不妥,反而也是赞同道:“左幕军既然敢主动进攻,必定藏有后手,主公可严令一线士卒坚守不动,以不变应万变。”

曹昂当即采纳,转而下令一线加强戒备,不得鲁莽出击,以维持阵线为主。

很快,左幕军的先锋就推进至一里处,随后停了下来。

紧接着,吕蒙、文聘、吕岱三部人马竟开始设置防线,将随身携带的小型拒马和塔盾放置到身前,并掘土加固。

司马懿脸色微变,进言道:“主公,可使弓弩手上前袭扰,不可任由左幕军行事。”

曹昂有些吃惊,司马懿这话无疑是有些朝令夕改的,刚刚还说以不变应万变,现在居然又要弓弩手出动了。

不过曹昂对司马懿还是极为信任,将命令传达了下去。

前沿的几个校尉接到了命令后倒是相当高兴,他们早就有些忍不住了,先前还让他们紧守阵脚,不得擅动,现在可好了,下达的命令可谓是合了他们的心意。

很快,三部人马各自派出了五百弓弩手,携弓带箭,走出联军阵型,朝着左幕军的阵线压了过去。

弩手的有效射程是一百五十米至两百米,弓箭手则稍短一些,只有一百米到一百三十米,少数强弓手也不过一百五十米。

抛射的前提下倒是可以达到两百米,只是精准度会大幅度下降,要依靠面杀伤来提升杀伤力和命中率。

因此,这些弓弩手势必要进入到左幕军两百米以内后,才能开始射击。

吕蒙看见远处正朝着自己阵线走来的弓弩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随着吕蒙的命令,吕蒙部曲中悄无声息的裂开了一道道口子,而一架架床弩被推了过来,床弩上的复合弓已经被拉开,上面嵌入了铁翎箭,箭头正散发着森冷的寒光。

吕蒙军士卒自顾自的干着活,干完了之后就坐在地上恢复体力,后面自有辅兵送上水袋。

直到联军的弓弩手进入到了两百五米范围内时,第一排的士卒们才重新站立起来,扶起了手中的塔盾。

“发射!”

吕蒙抬起右手狠狠劈下。

没等联军的弓弩手们发威,左幕军这边却先一步发动了。

与吕蒙如出一辙,两旁的文聘、吕岱所部也皆是下令发射。

只见两道寒芒飞了出去,直接撕裂了弓弩手的阵型,朝着联军阵型飞了过去。

这可是真正物理意义上的撕裂,被铁翎箭射中的弓弩手直接被巨大的冲击给撕成了两半,当场毙命,运气差的则被铁翎箭擦中,不是缺了胳膊就是断了腿,有的甚至是被割开了躯干,痛苦不堪却又无药可救。

这两道寒芒穿透弓弩手的阵型后,去势不减分毫,直直的扎入到后面一里地处的史涣阵线之中,直到穿透了七、八个人后才落了地。

只见原本整齐的曹军阵营中像是被铁犁犁过一般,在地面上犁出两条明显的凹痕。

直到此时,曹军上下才看清楚,原来先前射出来的是一支长达一米多长,全身漆黑如墨的铁质巨型箭矢。

锋利的箭头仿佛刀刃斧尖一般,在巨大动能的助推下,轻而易举的就能撕裂铁甲。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