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李世民:儿啊这是皇位你快接手吧 > 第七十八章又整花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山东大旱特派遣太子前往山东赈灾,随行官员一律听从太子指挥,赐尚方宝剑,太子有先斩后奏之权。各地兵营随时可听后调遣。”
    第二日,上朝李世民在大朝会上又给朝臣扔了一个掌心雷。李世民这个花活整的跟李承乾前往边关送颉利回去一样。
    有了上次的前车之鉴,朝臣们也没有什么反对。毕竟你说了陛下也不听呀,上次陛下赐太子调动兵营之权,多少位御史跪在地上,请陛下收回成命。
    最后呢,陛下还不是将几位御史“劝”了回去,太子通协边疆六营的将士,陛下此举就是为了给太子一个保障安全。
    现在太子前往山东赈灾,陛下,单单只有先斩后奏之权如果没有后手,他们才不相信呢?
    太子这么喜欢玩的人,怎么可能能乖乖去赈灾?
    明眼的大臣都不想询问此事,陛下想怎么安排?此后出现了差错,也怪不到他们的头上。
    偏偏就是有人不长眼,非得跳出来当跳梁小丑。
    “陛下,太子年幼,怎可主掌赈灾大权?本以为可以让蜀王协助太子一同前往赈灾。”
    说完还轻轻的拽了魏征的衣摆。
    违征赶到同僚拽他的衣角,也就随着他的意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太子可掌赈灾,太子已年满十岁并且太子上朝听政已经有数月。臣想陛下可派长孙大人,杜大人,房大人一同协助太子前往山东赈灾。”
    御史再拽魏征的衣角的时候,没想到他替太子说话。自己以为魏征会像他一样强烈的反对太子主持赈灾。
    哪成想魏征会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太子的,在他们的印象里,此时魏征就是应该痛批陛下将赈灾大权全权交于稚子之手。
    魏征是脾气倔,但是他不傻。
    太子在陛下的心中已经长于其他皇子,只要太子日后不犯浑,这大唐的皇位必定是太子的。
    他是御史监管陛下的言辞,不是什么事情都要反驳陛下彰显自己。
    “太子,你说呢?”李世民坐在上首,是象征性的询问着李承乾。
    “回陛下,儿臣愿意前往。”李承乾从座椅上起来,跪在地下领命反正前去赈灾的事情是李承乾自己要求的。怎么会不愿意前去。
    李世民一拍龙椅上的扶手,高声说了句好,紧接着又说道: “太子,你先说一说你大体赈灾的流程。”
    大体的流程,李世民已经和李成乾商议的差不多。现在在朝堂上就是走一个流程。
    李承乾从怀里掏出一本奏折:“儿臣想第一点便是开仓放粮,并且粥厂大多由官府主办,而粮食来源则以官仓为主、民仓为辅。儿臣想如果有粮商愿意将粮食平价或者低价卖给朝堂。
    咱们可以给粮商一个嘉奖,奖励他名声也罢,奖励他爵位也好。只要咱给的奖励够丰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李承乾刚说完,第一点下面的朝臣便议论纷纷。在
    他们眼里看来,商人自古低贱,怎么能和他们一同在朝为官?
    另外自古在赈灾的时候达官贵人们也会显示自己的仁慈自行的开场放粮,取得美名。达官贵人同低贱的商人一同进行赈灾放粮这不是自甘下落。
    李承乾没有理会朝中大臣的窃窃私语,直接将奏折的第二项说了出来。
    更有甚的文官想要出来阻止太子这个想法,奈何被身旁的同僚拉的死死的。
    其余的人也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看看太子到底能想到什么好办法。
    “儿臣所说的第二点,便是要防疫大旱之后所带来的疾病。太医们可以在疾病爆发前,先提前配置出治疗疾病所需要的药品,可以免费发放给百姓。”
    大灾过后,朝廷都会派往太医前往灾区,这个没什么改动的大臣与李世民也并没有说话。
    李承乾见没有异议,继续往下说道:
    “第三点儿臣提出的便是以工代赈,山东的青壮年人数不少,如果仅仅只是开仓放粮,根本解决不了本质问题。甚至还会引起他们的惰性,让他们以为朝堂是养着他们都自己什么都不用干就有粮食吃。”
    “所以儿臣提议开仓放粮提供只有总角的儿童以及知天命的老人。”
    李承乾说的第三点并没有给李世民通过气,自古的时候开仓放粮都是统一发放粮食。怎么若是这次大旱不发放粮食给青壮年他们会不会反?
    李世民在上手问道:“太子,你仔细
    说说,为什么要以工代振?”
    李承乾让太监将他的奏折展开,呈现在李世民的面前:“陛下儿臣所上奏的,正是以工代赈的详情,墨家同工部已经制造出水车,可以开发渠道,通过水车引流,将水载入渠道。以此让百姓浇灌农田。”
    “如果单单只在服役的时候,让百姓挖渠。这种效率太慢了。咱们可以让他们这些青壮年去挖渠,咱们朝廷提供一日三餐,并且一日给他们十文钱。”
    李承乾刚说出这话,下面朝臣又开始叽叽喳喳的说了起来。
    杜如晦更是不解的问道:“但是太子这样,咱们赈灾的钱会大大增加,一时间国库拿不出来。”
    李承乾点头,他自然也是知道国库拿不出这么多钱,才会想到第一项:“杜大人说的没错,这正是孤想的第一点让商人募捐,他们出钱朝廷给他们名声。
    给他们送一个牌匾,便能够让商人一家吹嘘几代人。自然这个牌匾并非是商人捐款都能有的。”
    李承乾下面的意思李世民是明白了,这是让商人心甘情愿的被宰。商人在社会地位低下,便是再有钱也不能身穿绫罗绸缎,也不能让子孙后代入朝为官。
    “陛下,您可以给他们一个恩典。若是商人募捐者最多的三人,子孙可有一个能科举的名额。”
    “承乾,如果开了这个先例,日后商人也不好管理。”李世民自然知道商人有钱,商人执子孙孙也只能是
    成为商人,不能通过钱财来购买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