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公,我们这是去打仗,你带这么些人去,是不是不太合适?”
明亮的月光照耀下,繁星点缀夜空。
天津城的军港之中,一面大红色的长幡,上书【东海总管杨】五个大字,随风飘扬在港口之上的一艘万石巨舰之上。
看着聚集在船头夹板上望着天空的一群人,杨嗣昌的脸皱的跟个苦瓜一样。
本来以为,接下去朝鲜搞一波事儿的活就已经够为难人了,但那里想到,还有这么一难等着他呢。
现在杨嗣昌年纪轻轻,就已经爬上了皇帝随口编出来的一个正三品的“东海总管”的位置。
然而此刻,这本该属于是他的旗舰,却被李之藻带着一群人给占据了。
虽然这钦天监监正只是个正五品,而他这个东海总管是正三品,但杨嗣昌还真不敢让人将李之藻一行人给赶走。
且不说谁能经常见到皇帝,就是印信的制地,就让杨嗣昌硬不起来。
没办法,谁让他皇帝临走前,为了避免给日后留下一些问题,让人临时用木头给他刻了个东海总管印。
当然,为了让人干活,免的杨嗣昌觉得自己会卸磨杀驴,朱由校还给了杨嗣昌一块礼部侍郎的印信,不过这个是虚衔,让他作为和朝鲜沟通使用的。
“你在这渤海湾上飘了两三年,就没发现这星图是错误的?”
听到杨嗣昌的话,李之藻先是低下头扭了扭僵硬脖子,而后才一脸古怪的问道。
“你到底是怎么带着船队在辽东和天津之间往来的?”
“错?哪儿错了?星图错了有什么关系吗?”
闻言,杨嗣昌可谓是一脸懵逼。
“我带人在这海上航行,全都靠着那些个年迈的舟师,他们中很多人都是一辈子漂在海上,其中有不少的人还是从当年援朝的船队中下来的。”
“我可是亲眼见识的,他们就是闭着眼睛,都能引导着船队来往辽东。”
“得亏神庙当年援助过朝鲜,这天津还能让你找到可用之人。”
闻言,李之藻直接被气笑。
“不然啊,你小子再是命大,我琢磨着你都得漂到倭国去。”
感情这小子带了这么久的船队,对于牵星术是一点儿都没用心的了解过啊。
笑着摇了摇头后,李之藻转头对身后的人喊了一句后,拉着杨嗣昌往船舱方向而去。
“贝盛,接下来就交给你们了,可千万给我在星图上标注错误。”
“老师放心。”
听到李之藻的呼喊,一个手中正举着一个牵星板的年轻天文生口上只是口上动了动,但眼睛依旧盯着天上的星辰。
天文生,唐代隶属司天台,明清则隶属钦天监,人数有六十个,分属天文、时宪、漏刻三科,掌管观候推算,由钦天监通过考试从监生生员中补选,优异者可升补博士或参加科举。
当然,这都到王朝末年了,钦天监里大多数的人也都改了路子,和阴阳混淆,权毫势要之家若是死了人,总会有人找他们择日入殓。
不过,这用心找起来,矮子里还是能拔出来高个的,这个贝盛,就是钦天监中难得的一个头脑聪明,而且还仔细的研究过牵星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