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到这里,黄克瓒又补充道。
“此外,臣以为当令戚金率京营先返回至遵化修整,待到冬季之后,再率军回返京城。”“这样,若是大宁那边,王在晋出个什么问题,朝廷也能有个响应。”
“而且,今岁毕业的武略院生员,臣以为也该分配一些到大宁境内任职。”
“你这考虑的不错。”
听完黄克瓒的打算,朱由校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下来。
“写份奏章上来,尽快。”
“臣遵旨。”
闻言,黄克瓒应了一声后,带着圣旨离开了南海子。
戚金领着部分京营返回遵化,这可不像是孙传庭那种领着精兵强行军往回赶的情况。
新的防区规划,守关将领的安排,兵力的配置,这些都需要兵部,需要黄克瓒和王在晋进行沟通后,才能安排下来。
很快,一份草拟的名单就被送到了朱由校的案头之上。
这份名单,是兵部根据武略院离京前,最后一次大考成绩拟写出来的。
在朱由校用印后,这份名单就被送往了王在晋和戚金的手中,由他两人进行一遍遴选,根据名单上武略院生员在前线的表现,若是觉得有谁不能在当地任职,给出理由和证据后,就能上书反驳。
这个,也算是一种制衡了。
在兵部定下名单后,再由当地主官进行一遍筛选,既可以避免地方形成藩镇,又能防止武略院的生员滥竽充数。
毕竟,这些人如果不出意外,出了武略院后,接下来的官途生涯就定下来了,将来都是要在各地主官手下任职,除非是收了贿赂,否则肯定没人愿意要一群草包。
当然,这套制度现在只是初次尝试,将来肯定还是要完善的。
而与此同时,皇帝要将京营从大宁撤回来的消息,自然而然的也就散布了出去。
“明人要撤军?”
四夷馆中,林丹汗的使臣尼克鲁在听带来的随从说了这个消息后,眼珠子滴溜溜的就转了起来。
“消息能肯定吗?”
掐弄了好一会儿手中的念珠,仿佛是算卦一般,尼克鲁看向来人问道。
“具体的消息,小的没有打听清楚,但明人京营要撤军的消息,是已经能确定的。”
肯定的点了点头,那身上透露着一股子激灵劲儿的护卫连忙道。
“明人的大街上已经传开了,到处都有人说。”
“小的还到城南那边儿去打听了一下,那边的不少人的家人都是当兵的,现在就在喀喇沁那边,也有不少人说他们的家人就要回来。”
“这。。。”
听到护卫的话,尼克鲁的眉头皱的更严重。
因为大明皇帝屡次强调保密问题,现在京城的官员们,终于是有了点儿保密意识,不敢再像是以前那般,光明正大的就将朝廷的一些机密消息随意的泄露出去。
尤其是,尼克鲁一行人还是和大明作对的林丹汗察哈尔人,去岁冬季才攻破了大明边墙,揭露了京畿。
在当今皇帝酷爱活剐,让太医院搞解剖的情况下,现在的大明是不可能再整出这边大明军队还没出发呢,那边努尔哈赤就已经拿到了杨镐进军的路线图这种破事儿了。
这就导致,住在四夷馆中的尼克鲁对于听到的任何消息,都得谨慎的分析。
“我们还没有和明人谈判完毕,明人就敢撤军,他们现在是这般猖狂的吗?”
虽然不能说是什么聪明人,但到底是能被林丹汗看重的,尼克鲁在听说大明开始撤军后,第一感觉就是,这会不会是明人的阴谋。
“主人,你说,这会不会是明人内部发生了什么,让明人现在不得不撤军?”(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