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历史军事 > 苟在明末当宗室 > 第1258章 方正化

随后,就让内阁正式起草旨意,以确立在新大陆的外藩管理方式。另外为避免后续的麻烦,和以后再外封宗室的流程,更规定了这种制度的延续,这也算是朱慎锥早就想过的结果。

今天的朝会因为此事晚下朝了整整一个多时辰,等结束后下朝都已午时了。

朱慎锥从龙椅起身,在群臣的行礼中转身离开,等出了大殿,朝着乾清宫方向而去的时候,一个早就等在路边的太监垂手先等皇帝路过,随后这才上前和跟随皇帝的卢九德轻声说了一句什么,卢九德凝神点头,再挥手示意让他离开。

接着他快步上前跟着皇帝回到了乾清宫,先服侍皇帝更衣,事毕后这才把刚才得来的消息轻声告诉皇帝。

“人在哪里?”

“奴婢已让人来乾清宫了,现在在外面候着呢。”

“让他进来!”

“是……。”

片刻,一个太监从外面走了进来,这个太监见到皇帝后连忙上前磕头行礼,口称奴婢见过万岁爷。

仔细打量着这个太监,对方年龄不小了,比卢九德还略大些,鬓角已都白,身材高大,容貌硬朗,假如不是没有胡子,又穿着太监的服饰,或许根本不会把他和太监联系在一起。

“方正化!”

“奴婢在!”

“起来吧……。”

“谢万岁爷……。”

方正化从地上爬起,垂着双手站在一旁,微微低着头不敢正视皇帝。

要说这方正化在宫中也是一号人物,当年可是和王承恩平起平坐的大太监。崇祯年时,方正化担任过司礼监秉笔太监,还提督过御马监,其地位在宫中算得上排名前几位的。

别看卢九德现在在皇帝身边伺候,又执掌司礼监,可在当年卢九德只是方正化手下的小太监而已。方正化威风的时候卢九德根本就没出头呢,就连曹化淳的地位也只不过和方正化差不多罢了。

而且方正化这人虽是太监,但孔武有力,更有着一身好武艺,在宫中算得上是绝顶高手,别说普通人了,就连锦衣卫的高手往往也不是方正化的对手,据说方正化拳脚功夫相当了得,三五个好手都近不了身,尤其是一杆大枪使得出神入化,让人叹服。

后世金庸写笑傲江湖的时候,书中有本贯穿始终的秘籍叫《葵宝典》,还有从《葵宝典》衍生出来的《辟邪剑法》。而这本秘籍的创始者恰恰就是以方正化为原型的,如此可见方正化的本事。

方正化不仅武艺不凡,在宫内外的名声也是不错,他是太监中极少数为人正直不阿的人。早年间方正化在司礼监做事极其认真,对于公务一丝不苟,从不徇私枉法,更不以势压人。

对于皇帝更是忠心耿耿,还是太监群体中难得的清廉人,对于边关将领和朝外的官员所献的银子自己分文不取,全部交由皇帝处置,如此作为可堪称太监中的清流,也受到了崇祯皇帝的信任。

不过方正化这人性格耿直,崇祯皇帝又性子多疑,虽然信任方正化却没有真正重用过他。再加上当初王承恩的缘故,方正化虽然地位不低,可实权却不如王承恩,负责的事务也基本都是外朝的事,甚至在不少时候还多次作为监军代表皇帝安抚边军,巡视边防,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宫中。

朱慎锥以靖难入京后,掌控宫中就对司礼监和宫中太监进行了一番清洗,尤其是前者更进行了调整,其中王承恩直接打发给了崇祯皇帝,和他的主子一起被软禁,之后因为发生了些事,王承恩最终被赐死。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太监被边缘化,或者打发出宫守陵养老去了,这一番清洗后像卢九德这样的人渐渐崭露头角,而方正化这样的老人却逐步边缘化,现在方正化早就不是司礼监秉笔了,也不再提督御马监,除了品级不变之外,只在东厂那边挂了个名而已。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