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策骑天下 > 第二百六十七章 沙盘推演
    这图没法用!好在武威城不缺沙子,现场做个沙盘吧,在地上制作便可。他向郭都督拜道:“都督,此图无法精确标明敌寇位置和武威地形。请稍等片刻,某用沙子和石块现场做个地形图,大伙儿可以看得一目了然。”
    郭婴点头,他大概知道李赫的意思,便吩咐亲兵去将沙子和石块搬到都督府的空地上。
    李赫动手将石块垒成武威城的模样,让后向围在边上的幕僚们喊道:“来,一起动手,按一尺五十里的比例,将周边的地形模拟出来!”
    大伙一听,这玩法新鲜!便兴致勃勃、摩拳擦掌找来绳子,将祁连山、画石山、金山等地标用绳子量好,用石块按照山势的走向垒了出来。大家一看,赫然醒目,果然比屋内那张图不知强多少倍!不禁更来了兴致,七手八脚上去将湖泊、周边城镇、沙漠、官道、草原、四周各族各部的大概势力范围一一动手标记了出来,插上小木牌标注。看到不对的地方,连郭婴和马峥都忍不住上前指正。当然有些争议的地方,会出现双方各持己见,争得面红耳赤的场面,李赫免不了上前劝解道:“都是为了更加精确地理位置,这是好事!求同存异,日后再改也来得及。今日大致将沙盘弄了出来,是大家的功劳!”众人才偃旗息鼓,结束纷争。
    大家围着沙盘四周仔细一看,全都目露喜色,暗自对李赫敬佩
    道:难怪人家年纪轻轻便能打胜仗,看这沙盘,西南边几乎全是石块垒成的山脉,北边除了宣威县边上有座红崖山之外,其余都是一马平川全是沙漠,戈壁。可谓是凉州地形尽在掌握!
    李赫指着宣威县向大家问道:“谁知道匈奴人和鲜卑乞伏部的骑兵到了哪儿?宣威县可有敌情传来?”看着沙盘,宣威县离武威不到二百里的样子。
    “。。。。。。”众人没人应答。
    “好吧,本将回去立刻派人打探。”李赫无奈地说道。
    看着沙盘,武威的西北边是龙首山、焉支山,焉支走廊也呈东南、西北走向通往张掖城。西边是冷龙岭,南边便是连绵的祁连山脉。他眼睛注意到祁连山南麓的吐谷浑,势力范围在青海湖一带,与武威仅隔了一座祁连山!如果他们翻过祁连山,武威便彻底暴露在吐谷浑的攻击之下。万一这次吐谷浑也在背后插上一刀,即使武威主城可保无忧,但周边绿洲上的百姓可是要倒大霉了!
    他回头向郭婴问道:“都督,祁连山可有关隘?”
    “当然有,这个大斗拔谷驻守了两队四百人。”郭婴拉着李赫的手,绕到沙盘祁连山的位置,指着一处峡谷说道,“还有这里的老鸭峡关口驻防了两队四百人。”
    这么少?李赫忙问道:“多久换防一次?最近可有换防?”郭婴惊诧地看着李赫,心道:难道他怕吐谷浑也同时出兵?不禁
    心里也是一紧,说道:“三个月换防一次,没记错的话这次的驻军应该是一个月前去的,下次换防得两个月后。”
    所有人听着他俩的对话,皆心中一禀,仔细回味李将军的问话。都督府长史陆启明拜道:“这两处关隘远在西北方向,更靠近张掖。若吐谷浑从这两处关隘过来,必定要兜一个大圈子,还要通过焉支走廊才能威胁到武威城。某认为祁连山南麓的青咀喇嘛湾才是吐谷浑过来的捷径!”他指着石堆说道,“某去过这里,这个山谷向北呈喇叭状,东西南三面全是山。祁连山的雪水流淌而下,谷内水草肥美,有牧民在此放牧。据他们说,有小路通往南边,直直朝南沿着山谷翻过雪山,便到了吐谷浑的东北侧。只是雪山路滑不宜骑马,不便大军骑马翻山,且时有牧民冻死在雪山上。历任刺史大人视此地为天堑,并无置兵驻守。”
    “哦?”这条信息很重要!李赫问道:“青咀喇嘛湾离武威城有多远?”
    “回将军,距离武威城大约二百里。”
    “嗯,多谢陆长史。”李赫向他揖了一礼。
    这么说,吐谷浑若出兵可以走三条路,李赫想想便头大。先设前沿暗哨吧,若吐谷浑真的偷袭凉州,就教他过得来回不去!不过被动防守还不如主动出击,等将北边匈奴人和鲜卑人打得不敢南下袭扰凉州,自己定率大军翻过雪山,奇袭吐谷浑!
    马峥怔怔地看着李赫,此人的确是个将材,想到的东西比自己要多得多!哎,他不禁有些黯然神伤,有种被人拍到沙滩上的感觉。
    冷不丁,李赫又向他走来,揖礼说道:“马将军,军情紧急,明日勿必将儿郎们带来,某感激不尽!”
    马峥无奈点了点头,说道:“放心,某答应的事还是能做到的!也请李将军记住某的话!”
    郭婴见状,过来拍了拍他肩膀,宽慰道:“马将军,某已八百里快马上报兵部,尽快将你的征西军折损人数补齐!要不然,老夫再奏请皇上派兵援助凉州。”
    马峥这才舒心过来,僵硬的脸上挤出点笑容,揖礼道:“都督好意,马某感激不尽!”
    “不必客气,咱们是绑在一起的蚂蚱,凉州有事,咱都不好过!”
    李赫在一旁向二位拱手说道:“等某斥候刺探消息回来,咱们再一起商议如何?”
    郭婴笑道:“刚才那几处关隘,本都督会派人驻守,一有消息便会通知你,你便专心对付眼下的事吧!还不快去?下次再留你吃羊肉。”
    一个时辰后,李赫亲率数百骑斥候从讨戎军营中奔驰而出,呈扇形向北方、东北方、东方等方向而去。还有数骑前往南边的青咀喇嘛湾方向。
    红崖山,这座山远远望去,山色赤红,故名红崖山。半山上有一块巨大的浅红色绝壁,壁长四十丈,高十五丈,在绿色高山草甸中,格外耀眼夺目
    ,好似镶嵌在碧绿地毯中的红宝石。
    李赫站在宣威县的城墙上远远地看着红崖山,也不禁被这块耀眼夺目的岩石久久地吸引着目光。脚底下不足三丈高、用土夯的城墙,由于干燥,城墙已经部分坍塌、剥落。万一数万大军来攻,凭区区两千人的屯兵如何防守?他为城内不足万人的军民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