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策骑天下 > 第六十四章 凯旋归来
    李赫一行又经过两天的跋涉,回到了边塞烽火台。烽火台上的军士打着哈欠,眯着眼仿佛看到延绵到天际的商道上出现了一大群人,他不以为意地闭上眼睛打个盹。过了一息,他睁开眼又观察了一下,他们近了一些。
    不对,这群人里有人穿着铠甲,太阳照射下他看到了反光。军队?激灵之余,他定睛一看,有马车,马车上拉着货物。斥候军商人的打扮出关时他还有印象。确认后他朝下喊道:“你们快看呐,半月前出发的斥候营,他们回来了!”
    屯长冲上来看了眼,激动地喊道:“全体,盛装列队迎接斥候营凯旋。他们应该是带着俘虏回来的,好家伙,后面跟着上百匹骏马。”
    戍边的守军其实是最苦的群体。守着烽火台,每天轮值站岗警戒之外,还得做做操练,器械维护,屯田种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缺少家人的关怀,缺少女人的温柔。时间久了,很多戍边的军士就会体验到什么叫做寂寞。寂寞是戍边守军最大的敌人,他们最怕的是守了一辈子的边关,没看到一个敌人。陇西郡通往羌地的商道就是如此,百年无战事,边关换了多少茬守军,老来回到家乡都没有和人吹牛的资本。因此,军纪松懈,军士们懒得做操,站岗放哨也会开开小差,打打盹。更有甚者,请一两天假,跑出几十里地去找寡妇。屯长整肃军纪
    ,军士们会说:屯长啊,咱们何必做苦自己呢,和自己较什么劲啊,你看敌人在哪儿呢?我爷爷辈的军士开始,这里就没见到过敌人。屯长想想也是,何必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兵较劲呢,也就放任他们爱干嘛干嘛了。
    李赫一行迤逦地从远方渐渐走近,老远就看见整屯军士列队迎接,他们身着铮亮的铠甲,旌旗招展,长枪林立。屯长得意的看着自己的兵,好久没盛装列队了,上一次还是去年裴将军例行检查到这里时,大伙盛装列队了一次,这样才有兵样。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自己的兵和斥候营的兵一比。你看人家斥候营的军士个个雄赳赳气宇轩昂,精气神都不一样。都是陇西军凭啥人家能打胜仗,俘获丰厚。他暗自下决心好好带兵,不能让自己的兵颓废窝囊下去,要向斥候营学习。暗观自己的兵,其实他们也渴望像斥候营的兵一样,做一个不怕打仗,能打胜仗的好兵。
    “敬礼!”屯长高喊一声,一百名屯兵神情肃穆,用敬佩的眼神看着走近的李赫一行。去的时候他们记忆犹新,他们是坐着八辆马车去的。现在人家一人骑着一匹马,后面还跟着缴获的一百多匹马,马车上还堆着如山的铠甲和兵器,还坐着二十几个受伤的俘虏。人家明显打了个大胜仗!
    屯长热情地招呼起来:“口渴了吧兄弟们,喝口水吧!”
    李赫翻
    身下马,哈哈笑道:“干嘛呢,搞这么隆重。来呀,卸十只羊下来犒劳犒劳戍边的兄弟们。”
    斥候们翻身下马,拽着羊就往烽火台里搬,屯长忙朝自己的兵喊道:“愣着干啥,还不去帮忙,一群瓜孙子。”回过头来阿谀地笑道:“李营尉,您真仗义。强将手下无弱兵,看你带的兵,各个都是兵王。我这帮猴子其实也都不错,下次斥候营要兵,来我这儿挑。我保证给你训练出好兵来。”
    李赫哈哈笑着,拍了拍这位屯长道:“我信你,你能带出好兵!就这么说定了!让你的兵每天全副武装跑二十里。”
    拓跋俊和朗月木吉这才知道,李赫是陇西军的人物,难怪手下这么强悍。这些天与李赫结下深厚的生死之缘,等于不小心搭上了陇西军这条线,应该不是坏事。
    路过烽火台弄了这么一出小插曲,让戍边的将士有了新的盼头,每天认真起来,希望有一天能入选斥候营建功沙场。
    傍晚时分,李赫一行终于回营。李唯比李赫早两天回营,李虎、李耀、李唯、牛忠等四位队长围着李赫、元昊嘘寒问暖,特别是未出行的三位眼热的厉害,李赫也将朗月木吉和拓跋俊介绍了一番。其他斥候们看到李元昊这队这么多缴获,羡慕不已。津津有味地听着他们讲此行的一番经过,更是渴望随营尉杀敌立功。
    接风宴拓跋俊和朗月木吉自是
    李虎他们的重点照顾对象,喝的是昏天暗地。李赫悄悄地退了出来,走向自己的大帐。朗月木吉眼尖,刚想过去拉住李赫,被牛忠一把拽住。牛忠哈哈笑道:“木吉兄弟,他是去找相好的了,喝酒你找我牛哥就行。”牛忠说着就拿着碗搂住木吉往他嘴里灌。
    李赫蹑手蹑脚地走到后帐,听到帐后有细微的衣襟声,心里暗笑,猛地拉开帐子搂住美人的纤纤细腰。只听到九儿一声惊呼,前胸遭到一顿粉捶。李赫哪管这些,一拱嘴就擒住了九儿的小嘴,一阵狂吮,把原本想吓吓李赫的九儿被他吻得一阵昏厥。李赫抱着几近昏迷、娇喘连连的九儿,走入后帐。把攒了半个月的男性荷尔蒙都交给她,旖旎的后帐温暖如春。
    董嗣也已到达洛阳。他明白京官不好当,朝中派系倾轧,也许自己今日朝中为官,明日回家种地。刚赴任九品县长一职,司马鉴又调他任六品度支郎,连升三级。事出非常便是妖,董嗣一路想这个问题。自己顶多做过陇西郡司马,属不入职散吏之数。自从李赫入了董府,自己好运连连,董家因经营盐业与各地世家交好,董家在士族中的地位大大提升。而今皇帝都关注他,直接任命他为支度郎,这肯定与李记盐铺有关,与李赫有关。
    小黄门禀报董嗣已经到尚书台报到,司马鉴微微点头道:“让他来一趟,我要见
    见。”
    小黄门飞一般地直奔尚书台,不一会儿便回来复旨:皇上,人已带到。“让他进来吧。”司马鉴说道。边上的常侍钱明扯着细细的声音喊道:“宣董嗣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