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平阳赋 > 第1116章 荣古府的主意

正说著,外面传来脚步声,竟然是贾璉掀帘进来,身后一眾亲兵,神色焦急,显然来的慌张,进了屋之后,见到眾人皆在,尤其是周大人和路公公,在午门前就有一面之缘。

遂领著亲兵就给周显之和路公公行了礼,

“不知大人和公公驾临,有失远迎,今日公务繁忙,回来的晚一些。”

周显之忙起身还礼,王子腾领兵值守宫门外侧的事,他哪里会不知道,如今贾璉已经在兵部掛了號的,不可失了礼数:

“璉將军客气了,咱们也是奉旨行事,方才老祖宗和璉二奶奶已想出好主意,正说要连夜赶製贺礼呢,明日寿宴,还是以老太君为首。”

贾璉也是一愣,想起来时候宫里的传闻,要让国公府辅佐三位殿下献礼,果真是不假,

“那就听周大人,和路公公安排,若是能用到贾璉的,儘管吩咐,”

虽是这么说,可眼神,却在王熙凤和平儿身上,移不动目光,这点心思,王熙凤怎会不明白,心头髮颤,面色微红,只想著早些回去,可余光一撇,却见贾璉的目光,移到平儿身上,顿时心底火气升腾。

路公公却笑道:

“老太君,还是璉二爷敞亮,南征以后,璉二爷在战场上的威风,杂家都在宫里听过,北撤伏击太平教前部兵马,可谓是神来一笔。”

周显之也跟著连连称是:

“路公公说的对,京南一战,璉二爷也是名声渐起,用兵妥当。”

二人这一阵夸讚,也让贾母有些欣慰,还想再说什么,却见到路公公把手上的珠子,重新放在锦盒里,

“老太君,杂家也觉得贾恩侯所言极对,道家有言,修身养性,以道法自然为准,这颗珠子,就不放在上面了。”

说完话,转身回了位上坐下,弄得贾母还想再劝一句,

可周显之见诸事安排妥当,也不想再多留,起身道:

“老太君真是雷厉风行,明日献礼的事,乃是本官主持,只要隨著三位殿下身后即可,当然,此番献礼,並无太多规矩,老太君若是愿意,可带府上之人,一同参与也可。”

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既然让国公府代劳,各家情况,宫里早已经知晓,不做礼制罢了。

贾母一听,又是一喜,这样看来,应当好准备的,忙让鸳鸯取来两个锦盒,递给路公公和周显之:

“一点心意,不成敬意,辛苦二位了。”

小路子掂了掂盒子的重量,眉开眼笑:

“老太君太客气,那咱家就却之不恭了,明日,还请老太君谨慎一些,若是这件物品稍有差池,老太君可做两手准备,周大人知会一声,就可变动礼单。”

最后的提点,就是此物给的方便,二人也不多留,就这样起身告辞。

送二人出门时,已近傍晚过后,夜色的月光透过荣庆堂的雕窗欞,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贾母望著他们远去的背影,轻轻嘆了口气。

鸳鸯扶著贾母往回走,低声道:

“老太太,您瞧今日这事,会不会有什么蹊蹺?这献礼一事,都是诸位王爷的,如今点名让府上肩挑两府,其他各府也不知会不会送来那些珍宝。”

毕竟那么一大副太极图,若是真的想绣出珍宝,可不是一晚上就能绣出来的,

贾母拄著拐杖,小心回身台阶,入门就是寻见眾人,皆在门內等候,摇摇头:

“皇家的事,哪有不蹊蹺的,让他们折腾去吧,咱们只需把寿礼办得风光体面,別出岔子就行,你去告诉厨房,晚上给工匠们备些好饭菜,再熬些绿豆汤解暑,可不能让他们中暑误了工期,把府上那些绣娘,全部叫过来,每人五两银子,然后连夜刺绣,一人一个方位,这样,半夜可够。”

这些话,是对著王熙凤吩咐的,若是一人绣,別说一夜,就是一日也无有可能,若是人歇,刺绣不歇,这一晚,也够用的了。

正说著,周瑞家的带著几个管事媳妇进来回话,

“老太太,太太,人都叫来了,都是刺绣的好手,这太极图,奴才们都看了,若是绣的精巧,一晚时间可能不够,若是绣的偏大一些,尚可完成。”

都是府上老人,也不敢胡乱插言,

“好,既如此,那就不要等了,现在就开始绣,等各家送来珍宝,再一一合上。”

“是,老太太。”

屋內烛火摇曳,贾政和贾赦,都有话语要说,但贾母始终没有看他们兄弟二人,最后只得悻悻而去。

府外,

周大人和路公公走出荣国府以后,回头观望,夜色下的荣国府,更加的显得威严夺目,上了轿子以后,二人相互告辞,匆匆离去。

隨著荣国府那边灯火通明,京城各国公府里,也是探子传话,隨著镇国公府府门大开,然后率先有緹骑离去,这样一来,其余各府同样如此,

南街水桥边,

工部修建小院子里,就在东屋,紧凑厅堂內,放置著一张桌子,桌子上还亮著一盏孤灯,窗户纸被夜风吹得微微颤动,將案前徐长文的的身影,拉的忽长忽短,如同桌上那支即將燃尽的蜡烛。

徐长文提笔,在砚盘当中研墨,顺手沾了墨汁,一滴墨香,滴落在台上,一笔一划,写著准备呈递的贺表,

府外,

月色临门,徐东提著一壶酒,一抹油纸包裹的牛肉,走到院子前,轻轻扣了门,

三下之后,门內才传来希希梭梭的脚步声。

“徐兄?”

门开一线,徐长文收拢身上的长衫,见是徐东前来,惊得面色一变,

“这三更天.”

徐东没说话,侧身挤进门內,院中景色还是如往常一样,但心中却总是不能平静,

“长文兄,在院中谈话,可不是待客之道。”

“徐兄,请,进屋说。”

无奈,徐长文只能把门关上,做了请的动作,二人一前一后,进了屋子,关上门之后,二人入了座位。

徐东把买好的酒菜,放在桌上了,一坛黄酒,一碟酱牛肉,另一个包著的烧鸡。

同在江南为知县,现在调入京城户部主事,但几日来,不过是戴罪之身,虽有调命,可户部那边一直推脱,二人也就閒散下来,好在最后,户部收了名帖,暂且算户部之人了,

眼看著烛台里的火苗减小,徐东赶紧伸手,用笔桿后端拨弄,护著火苗,徐长文独子坐在一边,伸手拿过两个碗,两双筷子,打开黄酒的封口,就给满上。

“徐兄,今日你可来的不巧,早就过了晚膳的时候,何来走上这一圈。”

“自然是来看你,多日未见你出门,明日就是太上皇寿宴,侯爷早有交代,递上贺表不能耽搁,为兄前来,一是看看你,而是看你写的贺表如何,顺带喝上一杯。”

虽不是烈酒,可黄酒也带个酒字,配上街口的香口,也能小酌一番,却不知徐长文眼神一凝,幽幽嘆口气,

“徐兄,今日你不该来啊!”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