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玉堂春满 > 第118章 打听消息
    昨天,妻子又派人去请,可他正在准备秋季的工作方略,实在不得闲儿,任凭胡妈妈等人如何苦求,他硬是没去。
    第2天到底有些心虚,就问服侍的丫鬟,太太昨晚都干什么了,结果就听小丫鬟说,太太昨天直哭了1整夜······
    像这样美人儿落泪的时候,他本应过去解释安慰1番的······可不知怎么,他心底就是提不起精神来。胡乱吃了两碗粥,服侍的众人就都退了下去,他看了看自己冷冷清清的书房,不由得心灰了大半。
    索性1发狠,来了杨姨娘的住处,看看她都在干些什么。
    结果刚1进门,就看见杨姨娘半躺在门口的醉翁椅上。她穿着件蜜合色的柔软纱衫,裙子下半露出1道窄窄的金莲,上面套着雪白的绫布袜,手里正拿着个小绣绷,往上面绣着花,看那样子,像是个小孩子的肚兜。
    看着眼前这幅岁月静好的模样,他的心头1暖。
    他知道,那1定是给晖儿媳妇做的。
    儿媳妇诊出了喜脉。
    1想到自己明年就要抱孙子了,他的目光就变得愈发柔和。
    “给我看看。”他脚步轻快地走了过去。
    杨姨娘乍1见他来了,倒吓了1跳,连忙从椅子上站起来,问他可吃了饭不曾,听他说吃过了,又连忙吩咐下人去端茶来。
    常子卫就顺势坐在杨姨娘刚刚躺过的椅子上,椅背上还留着她淡淡的体温,让常子卫感受到1种久违的安宁。
    过了不知多久,他觉得眼睛有些酸。就放下书本闭目养神,杨姨娘趁机柔声劝道:“天气太热了,您要不要回书房歇1歇?听说大爷和4爷特意从京都带了藤编的春凳给您,消暑是最好的了。”
    常子卫却睁开眼,又让杨姨娘搬了把椅子在他身边坐下,有1搭没1搭地问着她1些闲话,闻着她身上淡淡的百合香气味,终于缓缓的睡着了。
    杨姨娘只得把自己的1床绢被给他搭在身上,又走出屋门,低声吩咐守在门口的大丫鬟:“去正屋悄悄打听打听,看太太在干什么?”
    丫鬟答应着去了,不到1盅茶的功夫就折了回来:“说是太太昨晚睡得不好,在屋里歇着,吩咐了谁来都不见!”
    杨姨娘低下头沉吟不语。
    丫鬟看了里屋1眼,眼神中是难以掩饰的兴奋:“恭喜姨娘,老爷肯到咱们屋里来坐坐,这可是求也求不来的福气!”
    “你知道什么?”杨姨娘有些无奈:“老爷分明是和太太置气了,才躲到我这儿来的。我夹在中间,只怕是两头不讨好也说不定!”
    丫鬟的目光中露出了困惑。
    老爷和太太置气,这对姨娘来说不是好事吗?
    杨姨娘没有察觉丫鬟的异样,她心里突然浮现出昔日进门前,娘亲病入膏肓时特意把她叫去,和她说过的话。
    “你是年轻,可以后还会有比你更年轻的人进去。你要记住,以后你的主子不是你家老爷,而是你们太太!只有把太太服侍高兴了,你在那个家里才有立足之地,否则1旦惹了她不痛快,难道你那老爷会为了1个妾室,跟正房嫡妻翻脸么?千万不要因着1时容宠,就不知道天高地厚了,小心秋后算账······”
    这话1直留在了她的心里。
    后来果然就应了母亲的话,第2位进门的太太比她还小1岁不说,性格也温柔,颇得老爷爱重,如今这位新太太更是年轻美貌,远远强过她。要不是她时刻记着娘亲的话,收敛锋芒,小意服侍,只怕以新太太的脾性,她早就不知死了多少回了!
    此时她只好摆摆手,让丫鬟下去了:“你叫人留意着,等太太那边醒了,立刻来回我。”丫鬟只得去了。
    --------------------------------------------------------------------------------
    这些日子,常晞总觉得身上发懒,睡多久都不够。
    半夏瞧见她的样子,抿嘴笑了起来:“小姐可真是沉得住气!”
    要给她们姐妹定亲的事,常晞早已经听说了。
    她也觉得袁家更合适自己。而且,那位杨家公子正是常晗前世的夫婿,她的5姐夫!
    前世常晗嫁过去后,虽然谈不上大富大贵,可杨公子对常晗极好,每次常晗闹脾气跑出来,杨公子都不远千里的找她回去,有这样1个好脾气的丈夫包容、照顾着,虽然谈不上琴瑟和鸣,日子过得倒也安逸闲适。
    前世常晞也不止1次的嫉妒过她。
    不过这1世,常晞的想法早已改变。
    她已经不是前世那个任由常晗欺负的傻丫头了,也许是常晗在家里没有了出气筒的缘故,她的脾气也越来越暴戾,虽然自己拿着那条裙子作为把柄,暂时镇住了她,可也难保以后不会再生事。
    因此常晞只希望常晗能够赶紧出嫁,有个疼她的丈夫,也许有些怨气就能渐渐的平复了。
    至于她看好袁家的原因,也不为别的,只是听说那袁公子性情温和、待人友善,且袁家祖上也是大族,虽然如今没落了,可家教总不会错,有1个知礼守循又宽和的丈夫,想来不会对自己干预得太多。
    要是像杨公子那样,1天到晚的粘着自己······常晞想想就觉得没劲。
    况且,袁家夫人身子弱,家里没个主持中馈的人。常晞过去了,虽说不免劳累些,可好歹万事能自己做主,她孝顺公婆,尊敬丈夫,日子会过得舒心很多。
    可是,以孙氏的为人,只怕她越想嫁进袁家,孙氏就越要把这事给搅黄!
    于是常晞索性透出风去,把袁家家境清贫,家中人丁凋敝等事重重提了提;另1边又写信给姑母,请姑母帮忙去袁家的老家嘉定,查1查他们家的底细,看看媒人说的情况到底是不是属实。
    她知道文家曾有人在嘉定求学,1定有熟人可以托付去办。
    果然,常元春1接到信就十分上心,派遣身边最得力的人亲自去查访。
    此时文姑父的病已经大有改善,他也看了常晞的来信,想了想,道:“宏儿在嘉定也有几个朋友,都是些年轻公子,不如也让他帮着问问。”
    常元春笑了:“宏儿那毛躁的性子,哪里做得来这些事?还是我自己去办稳妥1些。”说着,她又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
    晞儿嫁去这么1户平常人家,真是明珠暗投了!
    想到自己那个没心没肺的儿子,常元春的脸上就微现恼意。
    若是晞儿能嫁到她家该有多好。
    这么想着,常元春索性也写了1封长信寄给儿子,把常晞议亲的事也跟他说了。让他知道自己到底错过了些什么,以后也好长个教训。
    4百里加急的快马下,信件很快到了文宏的手里,他草草通读了1遍,忍不住大笑起来:“这次回去,可要好好给她们道喜了!”
    至于常元春预想的遗憾和后悔?他连半点都没有。
    他每天露着阳光灿烂的笑脸,出操、练兵、受训······柳如云1度怀疑他是被累傻了,忍不住暗戳戳的相问,文宏想着这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就把家里有妹妹议亲的事跟他说了。
    消息自然很快又传到何沐阳的耳朵里。
    他长久的出着神,连桌案上的灯烛即将燃尽也没有察觉。
    那个还不到自己肩膀高的小姑娘,竟然已经要议亲了?
    他心里有1种难以言说的情绪弥散开来,让他不知该如何是好,表情竟罕见的透出1丝踌躇。
    他总觉得常6小姐年纪还很小,不该这么早就议亲的!
    这样想着,他不由得站起身,从身后的墙上摘下那把根本没法使用的崭新的拓木弓来,轻轻抚摸起来,1语不发。
    良久,外间才传来杜安小心翼翼的声音:“2爷,已经子时2刻了。”
    何沐阳回过神来,小心地将弓放回原位,又走到盆架前捧了几把凉水洗脸。再抬起头时,脸上再也没有了犹豫,只剩下1片沉静和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