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玉堂春满 > 第53章 客居
    “周世兄?”
    看着眼前的少年,常晞十分惊讶。
    “你不是回开封老家了吗?什么时候又来的京都?我怎么1点儿也没听说?”
    周知洵往前走了几步,笑道:“我也是刚来,先去拜访了常大伯父,谁知正巧碰上他带着全家,要往这边府里来参加世妹的洗3礼。看见了我,2话不说就拉着我也过来了。原想跟你打个招呼的,可我见你正在那里安排女客们的招待,忙得很,就没有过去打扰。”
    孙氏的产期比预想的早了半个多月,连2老爷1家都没能赶上8妹的洗3礼,却阴差阳错被他给碰上了。
    这还真是难得的缘分!
    于是常晞笑道:“等前边散了席,你可以去正屋1趟,我把8妹抱出来给你看看!”
    “不用麻烦了!”他忙道:“今天你们府上人多事杂,我不能帮着分担就算了,哪里还能再给你添乱?以后有机会总能见到的,也不必急在这1时!”
    常晞觉得今天的周知洵说话十分奇怪。
    这本来就是常家自己的事,你1个客人,要你分担什么?
    也许他是知道前面的女眷太多,想要避嫌,就随便找了个借口吧。
    常晞也没有再勉强,又问他:“周世伯也来了么?我还没有去拜望他呢。”
    “家叔正忙着找人刊印他的书籍,家父不喜出门,家里的其他人也都碰巧有事,所以这次我是自己来的······”周知洵颇有些“此地无银3百两”地回答了1句,又问常晞:“你吃过饭了没有?”
    这不是废话吗?
    常晞被他问得怔了片刻,才笑道:“我已经吃过了!”又看见他1副面红耳赤的样子,还以为他也和大伯、父亲1样不胜酒力。就问道:“要不要给你做碗醒酒汤?”
    周知洵也怔了片刻,才笑道:“我没有喝酒!”
    没有喝酒,怎么说起话来语无伦次的?
    常晞不明所以,却又不好深问,只得随便跟他说了几句客套话,由紫英扶着回花厅去了。
    周知洵却1直站在原地,看着常晞的背影渐行渐远,最后从他的视线里完全消失,他这才惊觉自己的失态。
    自己来这里,并不是什么偶然。
    自从上1次来常府中做客,他就得知常3太太将在今年临盆,还派人打听了1下具体的产期。
    过完了年,路上化了暖,他就跟家里随便找了个借口,提前两个月就来了京都。本想借住在常家大房的宅子里,可到了京都才知道,大房的两位少爷此时都不在,剩下1大家子女眷,他去了实在多有不便,只好随便找了自家在京都的1幢旧宅子住下。
    这几日,1听到常3太太产育的消息,他就提前做了准备,掐着时间去枫业胡同拜访常子敬,果然顺理成章就跟着来了这边。
    为什么要来?来了又能怎样?
    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只是,在过去那半年多的日子里,不管他是在读书、写字,还是游历、赏景,总有那么1个念头,时不时的就会从他心底里突然冒出来,毫无征兆,怎么压也压不下去。
    想见她1面。
    就见1面。
    从踏进常家的第1步起,他就开始在人丛中寻找,结果1眼就看到了她。
    她还是那么娇小纤巧,也许因为今天是好日子,她特意穿了1件妃色的半臂,鹅黄色的长裙,娉娉婷婷,在1众穿红着绿的女眷中显得格外耀眼。
    她忙碌地安排着众人的晏饮,小小的身影就像穿花蝴蝶1般,走过来,又绕过去。
    莫名的,他心里有些不好受。
    自己家里的那些姐妹们,出阁以前都是养尊处优,十指不沾阳春水的。
    可眼前的少女,明明是小小年纪,却因为没有人可以依靠,不得不自己撑起这1大家子的事!
    常子敬等人的说笑声还萦绕在耳边,他连忙垂下眼睑,生怕被人看出他翻涌的情绪。
    食不知味地吃了1顿饭,他觉得心里闷得很,这才出来透口气······
    谁知走着走着,竟忽然看见她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
    近乡情怯,他1时反而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所以在她主动和自己说话时,什么“想帮她分担”之类的莫名其妙的话就脱口而出。
    他不由得在心里暗骂自己。
    不过,看她刚才的反应,似乎没有因为自己的唐突而生气吧。
    他正在暗暗庆幸,忽然听到身旁有人叫他:“少爷,您在这干什么呢?常老爷那边儿发现您不在了,正派人到处找您呢!”
    说话的是他的长随平安,是他身边最得力的人之1。
    “我这就回去。”周知洵快速地整理好了心绪,淡淡地道。
    平安闻言,忙恭敬地跟在他的身后往花园里走去,旁的话1句也没多问。
    晚间,主仆2人回到周家的宅子里,平安忙吩咐人去烧热水给少爷洗脸。
    当他捧着热水进屋时,却看见自家少爷手里正拈着1片树叶子,在那里呆呆地看个不住。
    这不是白天在常府里见过的银杏吗?
    也不知怎的,平安的心里猛地1突。
    那边周知洵还坐在桌前1动不动,显然连自己进屋的声音都没有听见······平安只得叫了1声:“少爷,我打水进来了!”
    “哦!”周知洵回过神,走过来洗了把脸,结果又捧着擦脸的细布手巾发起呆来。
    平安只得端着水盆立在原地,暗暗叫苦。
    等他站得腿都麻了时,他家少爷才终于缓过神。
    他快步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了1封信,小心地用火漆封上口,递给他道:“你去告诉长安,6百里加急送回开封,务必当面交到我母亲手上!”
    这样的慎重······
    平安也顾不得腿上的酸麻,忙用双手接过信,出去了。
    --------------------------------------------------------------------------------
    第2天,周知洵让人准备了几样开封特产,在常子敬晚间散值回家后,到了枫叶胡同拜访。
    “家中父母已经上了年纪,还1直为我的学业操心······”
    周知洵恭谨地道:“晚辈这次回京都,就是想找个清静的所在,好好读书,为来年的乡试做准备。只可惜,家里在京都的旧宅久无人住,还需要花些时间好好整修1番,因此晚辈有个不情之请,可否让晚辈在常3世伯的家中暂住1个月?等外边的宅子修好,我马上就搬出来。”
    为什么不在自己这里住下?
    常子敬转念1想就明白了,又不禁感叹他的细心知礼。
    正好,3房的晖儿也正在家里,为了参加他妹妹的满月礼,他1定会在家待到下个月,周士侄1过去,两人1处伴读,真是再合适也没有了!
    常子敬马上答应了下来:“你放心!这件事我来帮你去说。我3弟古道热肠,你叔叔又跟我们是至交,自然1说就成的!你快叫人回去替你收拾东西,我们这就去帽儿胡同!”
    于是,周知洵在常子敬的陪同下又来到了常家3房,把请求暂住的事说了。
    常子卫1向喜欢周知洵小小年纪就博学、谦和,又想着他和自己儿子1向投缘,两个人1起读书,也能互相勉励,于是2话不说就同意了。
    从此,周知洵便跟常晖挤到了1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