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了府试,清文就是正儿八经的童生了,他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往日绷紧的心弦松散开来,恢复了些许从前的玩性。
清荷笑着点头,故意逗他:“好,咱们去逛街,前几天我就叫你出去转转,你不是说你不想吗?怎么今天突然又有兴趣了?”
“嘿嘿,姐,前几天我不是担心我过不了府试嘛,我怕会让你们失望,如今我过了府试,我想买些东西感谢爹娘和姐姐,就用我平日里攒下的钱买,不要姐姐给钱。”
在姐姐面前,清文没什么好害羞的,将他的心思一一道出。
“成,都依着你,你钱够不够啊,真不要姐姐补贴你?”弟弟有这份心意,清荷高兴得不得了。
清文笑着摇头:“不用,我在村里没什么用钱的地方,这几年的压岁钱动都没动过,这次来府城我都带来了。”
嘿,这小子,原来是早就准备好了。
弟弟要自己表达自己的孝心,用自己的钱给家里人买礼物,清荷没有拦着。
她觉得这样挺好的,父母疼爱子女,子女也要理解父母的苦心,双向的爱,获得的幸福感更强。
估摸着清荷和清文要回来了,最近几天周大伯都没怎么去镇上,他把事情都丢给了儿子周清波,一门心思的等着清文回来。
清荷和清文姐弟回到村里这一天,周家大房一家都在二房,为的就是等姐弟俩带回府试的结果。
姐弟俩下了车,万氏和
刘氏两人先是看了看姐弟俩的脸色,察觉清文眉宇间的喜意后,妯娌俩互望一眼,不由地捏紧了拳头。
“回来啦,你们俩都累了吧,先进去休息,剩下的东西让于中和谢氏他们来搬。”万氏和刘氏一个拉着清文,一个拉着清荷,急急往院子里走去。
清文感受到他娘手心里全是汗,心里一暖,安抚地叫了一声:“娘。”
这一声娘,听得万氏眼泪差点掉下来,她听出来了,儿子这是在给她报喜呢。
周大伯平日里最沉稳不过,一碰到念书的事,他比家里任何人都要激动。
清文走进院子,还没来得及跟大伯打招呼,下一秒就被周大伯拉了过去:“清文,怎么样?过了吗?”
周明远在周大伯身侧紧紧盯着儿子,深怕错过儿子说的一个字。
清文扫过院子里一张张满含期待的脸,继而露出一个大大的微笑:“奶奶,爹娘,大伯,大伯母,大哥,大嫂,我考过府试了,我是童生了。”
“好好好,咱家清文就是有出息,十二岁的童生啊,就是镇上都没有这么年轻的童生。”周大伯搂着清文,哈哈大笑起来,光听他的声音就知道他有多高兴。
周大伯一直盼着家里能出个读书人,从清文上学的第一天他就念着,这一念,就念了三年。
虽说清文只是成了童生,还不是秀才也不是举人,这对周大伯来说都没关系。
他相信清文,觉得他能考中童生,
就能考中秀才,考中举人,缺的不过是时间而已。
周明远憨憨地看着清文,咧着嘴傻笑,李氏则是走过来,一把抱住清文,老泪众横地把这桩好事念给清荷死去的爷爷听。
谭玉娇和周清波也很高兴,夫妻俩看着清文,两人的手轻抚着谭玉娇鼓起的肚子,大概是希望他们未来的孩子也能和叔叔一样聪明好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