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家红火小日子 > 第二百二十七章:翘首以盼
    村里的学堂腊月十几便停课了,黄秀才一直待在王家庄没走,是舍不得放弃跟苗不离探讨学识的机会。
    苗不离虽只是个农官,也是正经八百的举人,学问上那是没得说。
    黄秀才有心继续参加科举,当然不愿放过向举人学习这样的好机会,因此他一有空就去找苗不离探讨。
    苗不离自己也是寒门出身,因此对寒门出身又勤学好问的黄秀才颇为欣赏,对他的疑问总是细心解答,算得上是倾囊相授。
    放假这段时间,两人大多数时间都待在一块。
    一场过年福利,扰乱村里人的心,每个作坊工人家里都在上演着相同的一幕,那就是对作坊工人进行耳提面命的教育。
    教育的内容就一个,要好好做工,不要闹幺蛾子,又是发福利,又是发钱,这么好的活计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要是不好好做工,弄丢了差事,就别再进家门了。
    村里人的过年福利,其实不算什么,若是让这些人知道,刘广林的分红,怕不是要把下巴惊掉。
    之前说好,年底给刘广林分半成红利,清荷说到做到,前日已经派韩忠给刘广林送去了五百两银子。
    就是周清波和韩忠也一人分了一百两银子,两人一开始还推辞,直到清荷说作坊的员工人人都有才收下。
    周清波拿着银子,又是抠脑袋,又是挠耳朵,堂妹安排他去出去学本事,还给他发银子。
    这……他怎么好意思收下这钱。
    堂妹这条路行不通,周清波又拿着银子去找自家二叔和二婶,结果二叔二婶也不愿收回银子,让他收着银子赶紧回家去。
    周清波无奈,只得收起银票,回家陪家人了,他这半年几乎没在家待,如今有时间,就只想多陪陪家里人。
    黄秀才走后,苗不离的屁股后面从黄秀才换成了清文。
    他也学着自己夫子一般,整天拿着书跟在苗不离身后,嚷着要跟苗大叔学习,要考秀才。
    苗不离挺喜欢清文这个孩子,勤学好问不骄躁,清文愿意跟着他,他还挺开心的,整日把清文带在身后,有时讲讲课业,有时讲讲农事。
    清荷起初还以为弟弟只是小孩心性,一时兴起,后来见他学得挺有劲儿的,晚上还抽出时间和他一起整理当天所学的知识。
    苗不离从寒门到京官,就算只是个微末小官,这其中的智慧和处世之道也不容小觑,清文跟着多学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自从陆承泽信中说他要回来过年,从收到信的那天开始,周家人就盼着等着,万氏天天打发周明远去村口看。
    一直到了腊月二十九这天,还没见到人影,家里人虽然嘴上不说,心里确实急得不行。
    干等着心急,万氏干脆又跑去陆家收拾了一遍屋子,扫扫地,擦擦桌子什么的。
    其实也没啥可收拾的,两天前才来打扫过,都还干净得很。
    此时,云溪镇至王家庄新修的石子路上,有三人
    正骑马缓缓而行。
    右边的年长一点的那人,惊奇道:“这一路上还是头一回碰到这样平坦的路,校尉,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就是你家乡了吧?”
    “嗯,快到了,别在路上耽搁了,等到了我家再慢慢歇息。”
    被称作校尉的年轻男子,将目光投向日思夜想的地方,眼中的迫切,一眼得见。
    三人行至王家庄村口,看着眼前的石板路,为首之人踌躇不前。
    周围的环境既熟悉又陌生,他不过离开半年多时间,王家庄究竟发生了什么?
    怎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左右两侧的人见到这样与众不同的村子,发出阵阵惊呼:“嘶~校尉,你家就在这个村吗?你们村也太有钱了,村中的路都铺着青石板,瞧着还是新修的。”
    “是啊是啊,咱们是顺着石子路过来的,我看哪,刚才那条路多半也是校尉村里修的。”
    “石板路多好啊,要是我们村里也有这样的路,我娘出门就不怕摔跤了,也不知道我娘如今咋样了?。”
    “嘿嘿,咱们赶了这么久的路,就没见过第二个这样的村子,多少人家里都舍不得铺石板,更不要说给村里铺了。”
    …………
    因进了村子,不便骑马而行,三人下了马,牵着马边走边四处打量着。
    马匹珍贵,村里人很少见到,更何况为首那人还穿着盔甲,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人,有瞧见的村民觉得不对劲,悄悄跑去告诉了村长。
    王有富这会
    正在大树底下跟村里人聊天,这还是清荷教他的,说是要聆听群众的声音,看看村里人有什么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提升村民幸福感。
    若是以前,他也没那闲工夫,吃都吃不饱,还啥幸福感,能吃饱就幸福了。
    现在不一样了,王家庄除了一两家懒货外,其他家多多少少都存了点钱。
    有了钱,生活的质量不就起来了,他也希望大伙都过得舒心,因此,他也成了黄角树下的常客。
    这不,三婶子正跟他说,要选块地给家里儿子盖房子。
    村里人日子好过,周边几个村子都想把闺女嫁过来,就是看中村里周家的作坊能挣钱。
    “村长,村长,有当兵的进村子了。”村里一个后生跑到王有富跟前,气喘吁吁地道。
    王有富还没来得说话,周围一群婆子叽叽喳喳先叨叨了起来。
    “当兵的怎么会到咱们村里来,别是出什么事了吧?
    “别瞎说,能出啥事啊,没听说要抓壮丁。”
    “要看明天就过年了,说不定是谁家参军的回来探亲呢。”
    “胡扯,咱们村里可没有当兵的。”
    王有富心弦一动,怎么没有,咱们村就有当兵的,还封官了。
    是虎子回来了!
    王有富站起身来,兴冲冲地往村口走,没走多远,就看见迎面而来三个牵马的青年。
    为首的青年望见熟悉的面容,眼神泛起暖意,他伸手拉下面巾,露出一张俊脸,霍然就是从边关归来的陆承泽。
    “村长爷爷,好久不见。”
    “虎子,果真是你,刚才家贵说有当兵的进了村子,我就猜到是你。”王有富挺激动的,这可是村里第一个当官的。
    他还想行礼来着,被陆承泽眼疾手快地拉了起来。
    村长是个好人,这是在村里又不是在外面,不兴下跪行礼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