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家红火小日子 > 第二百二十四章:鲜香腊八
    金婆婆知道家里来了客人,厨房都没出,让妞妞叫来杨九娘,两个人一个生火烧锅,一个洗肉切菜,快手快脚地炒起了菜。
    清荷到厨房的时候,金婆婆都做好了香煎小酥肉,正准备炒辣椒回锅肉,一旁还有切好的蔬菜等着下锅。
    “婆婆,你太厉害了,我正发愁来不及做菜待客呢。”清荷又一次赞叹,金婆婆真是个全能人才,这份眼见力,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杨九娘烧着火,笑着道:“姑娘不知道,你前脚一出去,后脚婆婆就开始张罗开了,等我从作坊回来,金婆婆已经把肉腌上了。”
    这就是厨房大,灶口多的好处,杨九娘烧了两个灶,一个灶烧小火炸小酥肉,一个锅烧水煮五花肉。
    等清荷进来这会,可不是就差不多了。
    金婆婆将肉倒进锅里,手上不停翻炒:“以前当差那会,碰见这种情况的时候不少,早做准备总是没错的。”
    蒜苗回锅肉,现炸的小酥肉,小葱猪肉馅烙饼,清炒棒菜,再配上几碟自家腌制的酱菜,看起来还算不错。
    海鲜粥鲜香,香菇和芹菜的香气赶走干贝与虾仁的腥,只留下一口鲜滑。
    腊肉腊八粥,口感更丰富,腊肉是炒过的,肥肉煸干了油,吸饱了粥汁,吃起来一点也不腻。
    瘦肉先炒后熬,入口不干不差,再加上几种蔬菜的味道,粥香味浓,一口粥下肚,让人久久回味。
    小酥肉香气浓郁,肉质细嫩,
    酥而不烂,甚得苗不离欢心。
    再说那回锅肉,色泽油亮,口味独特,肥而不腻,入口浓香,一口惊艳四座。
    小葱猪肉馅烙饼,皮酥馅香,咸淡适宜,用来配粥正正合适。
    最后再来点清炒棒菜,微微的苦味,提神醒脑。
    宋县令与苗不离坐了马车,颠簸一上午,吃肉吃多了,多少有点胸闷,麻辣萝卜干,小腌蕌头来两口,立马解决问题。
    “咦,李婶子家居然也有这些酱菜,是从府城买回来的吗?”苗不离吃着腌蕌头,惊奇出声。
    “啥?”
    李氏伸长脖子看了看,发觉苗不离说的是腌蕌头,面上老得意了:“腌蕌头哪用从府城买,都是我们卖到府城去,这东西就是我家做出来的,买啥买,想吃多少都有,管够!”
    “这是婶子自家做的?那红薯粉条也是婶子家的?还有什么绝味辣椒油,红薯淀粉呢?”苗不离越发惊奇,胡子一翘一翘的。
    李氏咧着嘴角,脸上的每根皱纹都是向上的弧度:“都是,都是,你说的这些都是我家做出来的。”
    在宁州府吃过红薯粉条和酱菜后,苗不离就喜欢上了红薯粉条的口感。
    本想买些带走,又想到还有正事,便是买了带着,自己主仆三人也做不好,才忍着没买。
    他还想着等回京的时候,一定要买些回去给家人尝尝,却不想误打误撞,到了周记的大本营。
    吃惊之余,苗不离又很佩服周家人,小山村里的
    普通庄户人家,将生意做得如此大,还能这么低调,甘心隐居在山野之中。
    他哪里知道,除了周清波在府城做事,知道周记的名声越来越大外。
    其他的周家人,包括清荷自己,有一个算一个,压根都不清楚周记的名气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传遍了大半个宁州府。
    苗不离此行带了两个仆人,是一对父子,老仆叫姚水生,与苗不离做了几十年的主仆,也是个种地的好手。
    这一路上姚水生的儿子姚立负责赶车,姚水生就陪着苗不离说话,或是看看路边的庄稼长得好不好,否则这么长的旅途,得把人憋坏。
    宋县令出行不喜铺张,也只带了一个车夫,清荷家里的人,加上宋县令五个人,把家里熬的两锅粥吃得一干二净。
    幸亏清荷说,天气冷喝粥暖和,多熬点晚上也能吃,要不然还不够吃。
    不仅粥喝完了,桌上的菜也吃了个干净,看着桌上的一排空盘子,宋县令挺不好意思的。
    一方父母官,到百姓家里,把盘子都吃空了,幸好是清荷妹子家,换作是别人家,他这会都没脸见人了。
    他一下想起自己夫人给周家准备了礼物,慌忙唤车夫把礼搬上来,心里的别扭才少了些。
    这也不怪他呀,谁知道清荷妹子家的饭食如此美味,相比起来,他府里的厨娘手艺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苗不离比宋县令放得开,民以食为天,吃到好吃的东西多吃点,是人
    之常情,没啥不好意思的。
    他自己没什钱,不过临出发前,三皇子给了他钱,因此他也备了一份礼,见宋县令送上礼物,他也叫老仆姚水生将他的礼物拎来。
    只见苗不离拿着礼物往李氏跟前一站:“李婶子,您家这顿饭是我两个月以来吃得最好吃的一顿饭,这是我备下的一点薄礼,您老拿着。”
    人家一个在京城当官的,又是夸自家饭菜好吃,又是送礼的,李氏乐得合不拢嘴:“不用这么客气,就是些家常便饭,中午来不及了,晚上让金妹子整一桌好菜,叫你们好好喝上几杯。”
    “婶子,我这次来从京城过来,主要是为了红薯增产的事,一时半会不能离开村子,不知村里有没有多余的旧房子,能让我暂时有个屋子落脚。”苗不离其实觉得周家就不错,但他不好意思明说。
    京城来的当官的呢,那怎么能怠慢了,李氏没老糊涂,她记得红薯这事就是自己家捣鼓出来的。
    既是自家捣鼓出来的东西,自家负责也是应当的。
    李氏当下两手一拍:“还找啥房子啊,就住我家,下午我就让人收拾两间屋子出来。”
    “那多麻烦婶子。”
    “不麻烦,家里人多热闹,我高兴呢。”
    苗不离在李氏跟前一阵嘀咕,没一会儿就成功入住了周家。
    宋县令得知后,暗叹苗不离人老脸皮厚,他想住在周家,多半是瞧上周家的伙食了,。
    他就是要研究红薯,
    也不用这么早住在村里,现在是腊月,临近年关,红薯还没下地呢。
    不过,苗不离毕竟是三皇子派来的人,周家把他照顾好了,回头也许会有不寻常的好处。
    宋县令想着,等会私下里提醒清荷妹子一声,叫她心里有个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