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农家红火小日子 > 第二百二十三章:远来有客
    钟灵秀上次送给她的礼物中,有些海货还没吃,叫家里人吃吧,他们都说不敢吃,说是全都张牙舞爪的,看着吓人。
    清荷便准备拿些海货来做粥,等他们尝到其中的美妙滋味,就不会说不敢吃了。
    花生粒昨晚上提前就泡好了,其他的菜,金婆婆也已经切成碎粒,等着下锅。
    今天的粥有两种,干贝,虾仁,木耳,白萝卜,冬笋,香菇,芹菜,大米,凑了八样,熬成了海鲜腊八粥。
    还有一种是腊肉粥,三分肥七分瘦的腊肉切成小丁,在锅里炒干炒出油。
    铲出多余的油,再倒入胡萝卜,冬笋,白菜,香菇,木耳翻炒,炒香铲起来。
    等饭锅里水开了,再把炒过的菜都倒进去,再加入花生,小火慢熬,得等到大米开花,熬到粥汁浓稠,一锅好的腊八粥才算熬成。
    中饭不能光吃粥,她们几个妇人是没关系,但周明远不行,吃了抗不住饿,半下午肚子里就会闹饥荒。
    于是金婆婆剁了肉馅,加上小葱,烙了不少香滋滋的猪肉馅饼,馅饼能放,中午吃不完,晚上也能吃。
    王长喜走在前面,因此比宋县令等人先进屋,清荷看见他,招呼道:“长喜叔,我家熬了腊八粥,你吃一碗再走。”
    王长喜呵呵一笑,清荷侄女还是这么客气:“清荷,我不吃了,我回家吃,我在路上碰到两个来你家谈生意的人,把他们带过来了。”
    谈生意的人?哪里来得
    谈生意的人?
    清荷怔了一瞬又恢复正常,也不是没可能,家里的东西如今卖得广,有人慕名而来也属正常。
    就是不知道,来人想谈什么生意,来了便是客,总不能让人在外头等着。
    清荷取下围裙与王长喜边说话边往外头走,想把人先领进屋,到门口却看见宋县令和一个不认识的半老头站在门外。
    这位平阳县的父母官怎么来了?
    她顾不上心中的疑惑,快走了两步上前:“宋大人,你怎么来了?”
    “来你家有点事,幸好路上碰见这位大哥,要不,我还找不到地方。”宋县令说完,还朝王长喜道了声谢。
    王长喜这会还傻着呢,清荷叫那个年轻的男子为大人,那是个当官的?
    不是来谈生意的啊?
    清荷这会没时间招呼王长喜的,她把宋县令等人迎进屋,对门口傻站着的王长喜道:“长喜叔,家里有客,我就不留你了,你先回去吃饭吧。”
    “清荷,刚刚那人是个当官的呀?”王长喜还处在惊讶之中。
    “嗯,咱们平阳县的县令宋大人。”清荷匆匆丢下一句,急急进了屋。
    啥?县令老爷?
    就是和虎子是好兄弟的县老爷?
    王长喜忽然觉得腿有点软,他刚刚和县令老爷说了话,还给县令老爷带路,县令老爷还对他说了谢谢。
    县令老爷对他一个乡下汉子都这么亲和,一定是个好官。
    王长喜喜滋滋地往家赶,想着一会在饭桌上可得给家里人好好
    说说这事,他都和县老爷说上话了。
    宋县令与陆承泽关系好,两人以兄弟相称,钟灵秀又与清荷情同姐妹。
    因此宋县令到周家后,便随着陆承泽称呼周家人。
    称万氏为婶子,叫李氏奶奶,把周明远叫二叔,可把家里几个人吓得不轻,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
    清荷知道宋县令是个好性子的人,安慰家里人就把宋县令当成陆承泽的朋友。
    众人顺着这个思路一想,心情才算是放松下来,没起初那么不知所措。
    与周家人简单打过招呼后,宋县令接着简单介绍了一下苗不离,并说明了他的来意。
    清荷微微吃惊,这个瘦瘦的半老头,还是个京官?
    也不知道红薯的事是怎么传到京里去的,看宋县令的样子,不像是才知道这事,能传到京中应该是他的手笔,想来红薯的事,多半是孟奎或者王有富传出去的。
    不过这会先不用着急红薯的事,这会最要紧的是吃饭的问题。
    今天过腊八,没想到会有客人来,中午家里就只熬了粥,烙了饼,实在是不适合用来待客。
    清荷琢磨着吃饭的事情,而原本刚轻松一点的周家人,又紧张上了,怎么还有一个官,还是京城来的。
    苗不离见状,主动叫了声李氏:“婶子,你们别怕,我其实就是个种地的,刚刚小宋说我是农事官,其实就是名头好听,整天也就是在地里头打转。”
    小宋本人微笑附和:“没错,李奶
    奶,苗大叔就是专门钻研种地的。”
    不想周家人紧张害怕,宋县令跟着就改了口,也不唤苗大人了,直接改成了苗大叔。
    苗不离笑眯眯应了,两人一唱一和倒是叫李氏等人跟着放下心来。
    这半老头子,瞧着不是那种耍威风的官,还挺接地气的。
    苗不离有意拉近距离,和李氏拉起了家常,聊了一会后,李氏便没那么紧张,甚至还跟苗不离聊起当年的穷苦日子,屋子里的气氛是越来越轻松。
    这会已是吃饭的点,家里人的肚子都饿了,再做其他饭菜,显然是来不及,中午只能将就着吃,晚上再好好招待客人。
    等苗不离和李氏结束对话,清荷硬着头皮道:“宋大人,苗大人,家里熬了腊八粥,两位若不嫌弃,要不要尝尝?”
    “清荷妹子,别叫我大人了,这会没有外人,就叫我宋哥吧。今儿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正是应景,怎么会有嫌弃一说。”宋县令率先开了口。
    苗不离也跟着道:“赶了半天的路,吃粥最合适不过,来得突然,叨扰主家了。”
    两人皆是好性,清荷松了口气,遂让她爹和奶奶在屋子里陪人说话,她与万氏去厨房张罗。
    苗不离借着聊天的机会,打听起今年红薯增产的事,一说起地里的庄稼,周明远一下来了精神,叭叭地从翻红薯藤开始讲了起来。
    毕竟是来了客人,太简单的饭菜拿不出手,清荷盘算着先让他们喝粥,
    自己和金婆婆再弄几个简单的热菜,摆上几个盘子好看些。
    还好现在如今天冷,东西不容易坏,家里吃得东西囤得多,很容易就能做出两个菜。
    结果等清荷进了厨房,就发现金婆婆给了她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