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梅家的说法,后日就要让黄秀才一家搬走,村里的房子至少还有半个月才能盖好,这中间空出来十几天,总不能让母子俩没有去处。
既然黄秀才决定去王家庄,那他们母子便是村里的人,清荷认为她有责任安排好母子俩的生活。
她想着要不把黄秀才母子接到家里住,她家房子大,黄秀才又是清文的夫子,住在她家也没人会说什么。
斟酌了一下词句,她温声道:“于大娘,村里给夫子盖的房子还需半个月才能盖好,后日你们直接把行李搬去我家吧,先在我家住几日。”
“清文老是念着大娘,见到大娘去了,不知得高兴成什么样子。这孩子昨日还说有好些不懂的地方想要问夫子,你们就当心疼他,在我家住几日给他补补课。”
“这怎么好意思,也不是一天两天的,太麻烦你们了。”于氏满眼感激地看着面前水灵的姑娘。
这姑娘真是个玲珑心思,明明是担心他们没地方住,偏打着给孩子补课的借口,什么都替他们考虑好了。
这个安排,她还真的拒绝不了,老家的房子许久不住,要收拾出来不是件容易的事。
就算能住人,短短十
来天时间,搬来搬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廷昭刚才说去客栈住几日,但她哪里舍得花钱,儿子有大才,若不是被家中拖累,此刻已在县学继续进学。
她省吃俭用抠出几个钱来,就为着儿子有朝一日能继续考上一回,让她花钱住客栈,她宁愿回老家睡破屋子。
周家姑娘这番举动,恰好解了她们母子的窘迫,还顾全了儿子的面子,她心里自是不胜感激。
清荷笑意盈盈:“不麻烦,黄夫子学识渊博,清文能得到他的单独指点,是清文的福气。就这么定了,后日我爹驾牛车来接你们。”
既说定了事情,父女俩起身告辞,于氏又对着父女俩谢了一番,直把两人送至门外,才回去吃饭。
此刻正是吃饭的时间,走在街上,四面八方涌来各种吃食的香味,父女俩的肚子争先恐后地唱起了空城计。
清荷摸了摸咕咕直响的肚子,对她爹道:“爹,咱们先找个地方吃饭吧。”
“好,你想吃啥,爹听你的。”在女儿面前,周明远一向是女儿说啥就是啥。
午饭是正餐,如今家里也不缺钱,清荷还是想吃点米饭和炒菜,领着她爹往东街走去。
进了东街,路过满香楼时,清荷好奇地往里看了看,发现满香楼的生意已经大不如从前。
身边路人对着里面指指点点地议论,说满香楼换了大厨,菜品大不如前,有几道味道好的菜肴,现在都不卖了。
清荷勾唇一
笑,把刘广林一个商业人才换成自家姨娘的弟弟,生意能好得了才怪。
况且她认为满香楼东家那般趋利避害,见风使舵的人,做不成大生意。
下午接到清文后,清荷告诉他,黄夫子已经答应到村里授课,并且会在家里住上一段时间,可把清文高兴坏了。
做完功课都不急着练武了,嚷着要帮夫子和于奶奶收拾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