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 第472章 突然消息
    崇祯16年4月,京城
    4月上旬,朝廷得到急报,由洪承畴率领的蓟镇、宣府镇和山西溃败的官军1共约9万人,已经抵达密云,离京城约180里。
    由孙传庭率领的人马和“灭蒙古鞑子”骑兵队已经抵达保定府,离京城约250里。
    至此,洪承畴在京城东北面、孙传庭在京城西南面,而建虏主力在通州。
    但3天后,局面马上发生了大改变。
    洪承畴率领的部队先被建虏队5中的“汉军营”炮弹1顿猛击,接着豪格、阿巴泰、阿济格率领的骑兵队5发动了冲击。
    由于官军太杂,此次宣府镇、山西官兵死亡殆尽,只有曹变蛟、唐通和白广恩的兵力大部分保留。
    洪承畴发出的奏折称,建虏此次出动了接近3万骑兵,还有大量的火炮,故官军伤亡2万多人,但获得1千余建虏和蒙古鞑子头颅。
    得到这个消息,崇祯皇帝和百官都1筹莫展、焦急不安。
    兵部尚书当晚跑到了周铉家里,将全部情况告之了周铉,并询问该如何办?
    周铉答道:“本兵大人,这件事只能以时间换空间。目前,建虏有3万多骑兵到了京城附近,我们没有1支官军有实力对抗他们。”
    “可这样长期围困下去,迟早会出问题的。”
    “京城内还有几十万人,为何不好好训练1番。要知道,建虏破城,可是所有的官绅、富人都得死。”
    “怎么听起来,周国舅1点都不怕?”
    “怕有什么用呢?当务之急,洪承畴大人、孙传庭大人这两股兵力,1定要守,这样才能让建虏大军不敢轻举妄动。否则,1旦这两股队5被击破,那几乎没有能力对抗建虏了。”
    张国维点了点头,又道:“老夫记得周国舅以前不是对付建虏挺有办法的吗?”
    周铉笑着道:“那是侥幸,而且还是游击战。如今,我不负责这些事情,就有劳本兵大人操心了。”
    张国维叹了1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第2日上午,周铉接到“灭蒙古鞑子”骑兵队李大武、薛华和李定国送过来的消息,他们询问该如何应战。
    周铉告诉他们,建虏骑兵有3万多人,不可硬碰硬,只能打游击战和防守反击战,做好长期打仗的准备。京城没有那么危险,以后的战事,他们3名连长自己做决定即可。
    4月中旬初,周家护卫队来消息,说李自成的部队正在从济南撤军,好像是返回开封方向。
    听到这个消息,周铉大吃1惊。
    他赶紧叫来1本先生和孙达,将所有的情况告诉了他们,并询问李自成想干什么。
    1本想了半天,答道:“东家,属下寻思闯贼应该是与建虏有小规模交战,失败;后又从山东捕获的山东官员那边得到信息,建虏曾经入侵过山东的消息,故避其锋芒,撤退到河南。”
    孙达答道:“属下基本同意1本先生的看法,但属下进1步猜测,闯贼有可能会趁机进攻潼关,拿下陕西。”
    周铉认为孙达说的情况还真有可能。如今,李自成兵强马壮,从开封、山东获得了大量的银子和粮食补给,同时也许他还得知孙传庭从陕西带走了大量的兵,那么返回陕西,回老家光宗耀祖还真有可能。
    有些头痛,如果李自成去了陕西,那边的周家护卫队家属和相关人员上千人肯定有危险。
    看到周铉紧张的样子,孙达说道:“东家,莫若让李雄连长、张大磊连长从太原派人去陕西,将家属接到太原安置。另外,榆林镇的1些物品和银两也要提前运到太原。”
    周铉点了点头,目前只能如此行事了。
    但1本问道:“东家,此事需要通知孙传庭大人吗?如果守好潼关,流寇入陕西的可能性较小。”
    看到孙达马上要说话,周铉连忙反问道:“1本先生,闯贼入陕西对我大明肯定是不好的,那对于我周某人有利还是弊呢?”
    1本想了1会儿,尴尬地说道:“东家,恕属下大胆,这应该是利大于弊。陕西1旦丢失,朝廷的威望会进1步下降,孙传庭大人要被问责,但朝廷更希望他的兵留守京城附近。如此以来,建虏则难以扩张局面,京城的危险会降低。”
    周铉认为1本自始至终不愿意捅开皇权那张纸,于是他看向了孙达。
    孙达连忙拱手道:“东家,虽然闯贼入陕西对当地老百姓肯定带来1定的灾难,但他也消灭了当地的官府、王爷和富人,朝廷的根基会进1步动摇。
    如此下来,整个北方只有山西部分和京城,其它地方要么被建虏掳掠,要么被流寇所占领。”
    周铉反问道:“可如此下来,京城以后怎么办?”
    孙达答道:“这所有问题的关键其实只有1个,皇上该怎么办?”
    1本听到这句话,脸上1阵惊愕。
    周铉知道孙达是什么样的人,也不觉得孙达的话有什么奇怪。不过,他现在还不想讨论这件事。
    于是,周铉命令传令兵想办法通知在山西的李雄、张大磊,做好在陕西的家属撤退工作,要以“生意有变动”为由,不动声色地撤离榆林镇等地方。
    现在不怕1万,就怕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