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 第471章 人心
    崇祯16年3月下旬,京城
    接下来几天,周铉6续去了衍圣公府、德王府、京城几位岳丈府上。去这几家探望主要是稳定人心,不仅是稳定他们,而且也稳定他们周围的亲戚碰,并发动他们也派人去守护城墙。
    衍圣公府邸
    这次在衍圣公府上,周铉见到了3长老。他见面就感谢周铉派出的人马救了他和留在曲阜的很多孔府家属。
    衍圣公、大长老、2长老和3长老也是1声感叹,谁也不知道世道变成如此样子。想当初,如果不是周铉威逼利诱到了京城,如今肯定是银两全部没有了,人头也落了地。
    但如今到了京城,也是遭遇两次建虏围城。前几日,建虏还在攻打京城。
    3长老突然问道:“周国舅,这天下是怎么回事,我大明到底怎么了?”
    周铉叹了1口气,答道:“建虏纯粹是外族入侵,就像南宋的金人和蒙古人1样;流寇则完全是财富分配不均惹出的大祸。”
    衍圣公惊恐地小声问道:“周国舅,难道我大明要灭亡吗?”
    “国公,本人只是打比方,但现在的确非常危险。从万历1直到今日,建虏1天天强大,而大明则1步步颓势。”
    “如今该怎么办?”
    “国公,本人只怕大家在建虏围城时候害怕,1旦等他们走了,又恢复正常状况,就好像建虏带来的危机不存在1样。如果这样下去,大明迟早会灭亡。”
    3长老看了看周围,并走到屋外,要求守卫不准让任何进来厅堂里来。
    3长老插话道:“周国舅,你说建虏如果撤离了,我大明应该怎么办,才能扭转颓势?”
    “3长老,在现有祖制和朝廷官员情况下,很难扭转。比方说大明官军普遍存在官员贪污、吃空饷、粮饷不足、训练不到位、不听指挥等情况,如何解决?
    以20万精兵,包括骑兵来算,1年至少需要600万两银子,而且还要发放到每个官兵手上。这能够做得到吗?”
    众人皆摇头,心里叹气。但3长老接着说道:“周国舅,我看你训练的‘周家护卫队骑兵’和‘灭蒙古鞑子’骑兵队不错。”
    “3长老,可‘灭蒙古鞑子’骑兵队不是被朝廷要过去了吗?我大明要变,这几十年来,大明出现了很多怪现象,导致1个有如此广阔土地和人口众多的朝廷,被苦寒之地的建虏屡次入侵、屡次听到就害怕。”
    衍圣公小心问道:“这些事,你难道没有禀告给皇上吗?”
    “国公,有用吗?连张江陵(张居正)这么1心为大明变法的臣子,死后也被鞭尸,家人死的死、逃的逃。如今还有大臣想着变法吗?更何况,即使不考虑被清算,当今皇上会支持吗?”
    衍圣公没有作声,大长老突然问了1个问题:“周国舅,你刚才说流寇是财富分配不均惹出的大祸,这是什么意思?”
    “大长老,这天下有钱人大多是王爷勋贵、官绅地主富人,可他们的田地都是免税的。穷人本来就没有银两,却还承担着沉重的地租和田税,遇到丰年还好说,遇到灾年,该怎么活下去?既然活不下去,为什么不造反?”
    “周国舅支持农民造反?”
    “当然不是。总得给他们1条活路吧,如果没有活路,那只有造反?老子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句话不是讲得很明白吗?
    穷人只所以造反,是因为官绅地主富人等过于压榨老百姓,如果这样的祖制长期积累下去,不管哪个朝代,老百姓都会造反的。
    孔府乃书香世家,孔圣人也关心老百姓疾苦,正因为如此,才会被老百姓所推崇。希望将来,衍圣公和3位长老为穷苦老百姓多讲话。这样既是为了穷人,也是为了世家和官绅,更是为了大明朝的长治久安。”
    衍圣公道:“周国舅,受教了!本公第1次听到从穷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周铉点开了话题,衍圣公和3位长老对于这些敏感性话语进行了交流。因为大家都对现实不满,同时,1个王朝的末期,朝廷也管得比较松,所以大家交流得还比较尽兴。
    岳丈赵富翁家
    周铉带着赵玉儿和小孩回门。此时,赵富翁因为回了南直隶,整个赵府由主母当家。
    由于建虏围城攻城,这几日把大家吓得够厉害。周铉的到来,让赵府似乎看到了主心骨。
    厅堂里,主母和赵玉儿同父异母哥哥赵立很是客气。
    周铉道:“岳母大人,这次建虏围城要有1段时间,不必过于担心。朝廷在京城东西南北4面都有人马护城,外面还有主力部队。小婿负责京城北面城墙和城门,京城城高墙厚,只要大家齐心协力,1定能够守护成功。”
    听到周铉这番话,主母和赵立心情舒畅了不少。随后,又问了很多问题,才算放了心。
    周铉建议他们把府上的家丁组织起来,派出30个参与守城墙,这样可更好护卫安全。
    德王府里也是心中对周铉1阵感激,现在又是女婿了,更是踏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