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 第111章 侦察结果与分析
    崇祯14年5月上旬末
    30组夜不收和武师队的混合编组已经进行了2轮次的周边和长距离侦察。
    周铉找到了每组夜不收和武师队队员、6名副队长、李大武、张大磊、周华和郑师傅,1共65人,1起开了1场坐谈会。
    有19组侦察队5在路上碰到过建虏的夜不收,建虏基本上是3人1组;
    当看到大明的编队有10人后,建虏夜不收迅速撤退,他们速度很快,无法追赶上;
    在追赶过程中,建虏夜不收甚至寻找机会进行了射击,但无人员伤亡。
    有5组侦察队碰到过大明的夜不收,他们是吴3桂和祖大乐这边的夜不收;
    根据他们调查的结果,汇总如下:
    1、从宁远到锦州主要通道有1条,沿着塔山、杏山、松山,后面就是锦州了;
    2、塔山、杏山、松山上都有我大明的驻军,但具体数量不知道;
    3、有5条线路经常碰到建虏的夜不收;
    4、大概有十3个岔路;
    5、锦州周围有壕沟,建虏有派人把守,有弓箭,还有火炮,数量不详;
    6、建虏骑兵的骑术很好,人很彪悍,装备也不错,马匹也很健壮;
    待众人说完后,周铉问道:“诸位兄弟,凭你们的感觉,如果1对1,你们能够战胜建虏的夜不收吗?能够战胜的站起来!”
    周铉数了1下,1共有23人,这些人都是武师;
    周铉又问道:“不能够战胜的有多少人?请站起来。”
    周铉又数了1遍,1共16人,这些人大多数是夜不收,他们身材偏矮小;
    周铉再次问道:“扣除掉4位队长,剩余还有21人,是无法判断的吗?”
    众人皆回答是!
    周铉有详细问了各自原因,最后结论如下:
    能够战胜建虏的人认为:自身的力气、武术、骑术和灵活程度比建虏好;
    不能够战胜建虏的人认为:远观建虏的块头和身材,他们无法战胜;
    周铉又提出该如何训练才能提高战胜单个建虏的可能性;
    众人纷纷发言,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1、增加在马匹上的挥舞兵器的能力;
    2、增加马上的灵活度和骑术水平;
    3、以2敌1或者士气大涨时候,是完全可以的;
    待夜不收和武师离开后,周铉召集4名队长、6名副队长再次开会。
    他让10人分别发言,以决定后续的训练安排和侦察计划。
    李雄意见是:“对敌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增加骑兵数量;如果我方骑兵数量占优,那么就会形成多打1的局面,这样赢面很大。”
    周铉想起了原来历史上,大约在7月,洪承畴的13万大军抵达锦州城南乳峰山1带,明清双方在乳峰山战事胶着,清朝的兵马,死伤甚多;
    初战清兵失利,几至溃败。
    这次对战失利后,皇太极才率领大军,从盛京赶往锦州前线,接过了指挥棒,后面才发生历史上有名的“松锦之战”。
    从这个角度看,明军也不是没有机会,它说明在兵力占优情况下,还真有打赢清兵的可能。
    张大磊提出,平日加大在训练场中,骑马舞动兵器的能力,增加兵器的重量。
    李大武提出,马术非常重要。以后各路人马,要轮番去侦察1番,1方面训练马术,1方面看看路况;
    周华提出,是否考虑形成2个梯队,第1梯队约几千骑、第2梯队也是几千骑;把所有骑兵用上;
    养马郑师傅提出,检查马匹的好坏,淘汰不合格的马匹,适当改善马匹的喂养状况;
    6名副队长也发表了看法,提出了建议。
    最后,周铉笑着说,“诸位兄弟,3个臭皮匠顶1个诸葛亮啊!把诸位的意见汇总起来,就变成了我们要做的事情。
    现在骑兵数量是吴3桂(含祖大乐)5053骑,曹变蛟1058骑,马科1352骑,王廷臣439骑,周家护卫队预估1500骑、周遇吉预估1000骑;
    这样1共10300骑,集中优势兵力,打建虏1个措手不及完全是可能的。”
    众人听后,大受鼓舞!
    接下来,周铉安排如下任务:
    其1、李大武继续安排20组侦察队采用混编方式继续侦察;要特别注意13条岔路分别通往哪里,周围有什么;
    但也需注重在训练场中加大力量和马上武术的训练;
    对这13条岔路,要多次派人侦察,绘制出简图;
    由于采用1人双马,故以防万1,带15人天的干粮和水;
    其2、张大磊及50名武师负责明天开始的测试;
    其3、2名副队长携带30名武师示范和督导从马科和王廷臣那边租借的骑兵和步兵;
    其4、养马郑师傅要开始检验对曹变蛟、吴3桂马匹的检查,并提出合理改善建议;
    其5、周华带上周铉的书信,带3名武师,前往山海关,面见山海关总兵马科和前屯卫总兵王廷臣。
    请他们继续训练上次未选中的骑兵,可以作为第2梯队加入到驰援锦州战役中;”
    众人皆对这次的安排非常信服!
    待这次会议结束后,周铉又1起召见了吴3桂、曹变蛟和祖大乐3人。
    周铉把侦察到的情况与3人进行了分享,然后问道3人的看法。
    吴3桂说道:“钦差大人,建虏主力在义州,距离锦州大约100里。属下估计建虏能够1次投入战斗的骑兵不超过9000骑,在锦州附近还有约2万步兵主力。
    总体来看,建虏骑兵比我大明官军的确更能战斗!
    但大明骑兵也不是没有机会,因为我们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攻打1处。”
    曹变蛟说道:“钦差大人,能否在锦州外围挖壕沟,阻挡义州的建虏兵驰援锦州这边?”
    周铉看向了祖大乐和吴3桂。
    祖大乐摇了摇头,说道:“可能性很小,建虏会正面发动攻击,我大明官军难以抵挡。”
    吴3桂则默默无语。
    周铉问道:“如果不进行测试,3位将领可出动的兵力分别为多少?”
    吴3桂加祖大乐合计是:骑兵,约5000骑;步兵25000人;其余步兵要守远城和附近防守堡。
    曹变蛟是:骑兵,约1000骑;步兵10000人;
    吴3桂突然提到,塔山有约7000人,杏山有约7000人,松山也有约7000人,这些分别属塔山守将、杏山守将和松山守将负责。
    祖大乐突然说道:“钦差大人,属下认为最好在锦州5里的乳峰山处击败建虏。这样我们就占据先机。”
    结合3人的谈话和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周铉脑袋有好几套方案,但现在不宜多说,1方面担心消息泄露;另外1方面军情还未彻底摸透。
    最后,他准备给这次会谈做1次总结:
    其1、不管测试结果如何,所有骑兵都要准备10天及以上干粮情况下,4日之内往返宁远到松山,甚至靠近建虏挖的壕沟;
    1个月内,至少需要往返这条线路3次;
    其2、所有步兵,不管测试结果如何,在安全情况下,需要行军至塔山,然后返回。
    1个月内,至少需要往返这条线路2次;
    其3、两边的夜不收需要汇合在1起,由周家护卫队这边统1安排、训练、侦察;
    其4、加大骑兵力量和马术水平;
    其5、由郑师傅出面,同吴3桂、曹变蛟和祖大乐这边的养马人员1起检查3方马匹状况和饲养状况,并剔除掉老马和弱马;
    其6、步兵要加大力量、胆量和持久力的训练;
    3个将领同意这个安排,并马上执行命令3、4和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