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明末年:我的快乐奋斗史 > 第110章 欢腾的京城
    崇祯14年5月,京城
    周铉离开4月下旬初离开京城后,京城的各位大佬几乎就各就各位了,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
    寒冷的冬天彻底过去,春天已经来临,似乎1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内阁首辅范复粹忙着处理污秽、脏乱环境和贫民区;
    这段时间,他忙着与户部官员1起买粮食、商量救助地点;
    他又与太医院的太医1起来到顺天府衙门,督查5城兵马司前往京城各处贫穷老百姓居住地方;
    顺天府尹也跟在范复粹身后,前往1个个贫穷老百姓居住点进行抽查;
    5城兵马司4处掩埋污秽物和黑乎乎散发着臭味的脏水,到处撒石灰石;
    如果周铉在这里,他就会知道需要盖1些公共厕所;否则,过段时间,这里会继续脏乱。
    但这个时代,能够做到这样,已经是进步了。
    因为范复粹亲自抓管,周铉的10万两银子基本没有贪污,但是买的粮食都是些陈粮,1共约2万石粮食,这还是让那些经手人搞了不少银两;
    范复粹也无可奈何,都是户部小鬼做的事情,他也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
    每家每户贫穷老百姓发放了20斤粮食,众老百姓纷纷感动不已,大呼青天大老爷。
    “田贵妃”终于高兴起来了!
    京城“房地产”终于启动了。
    与成国公这边谈论的结果是皇上干股2成、成国公等勋贵占4成、田宏遇的“手套”王少爷占4成;
    成国公等和王少爷各自出资5万两银子,但需要支付田宏遇3万两银子;
    因为田宏遇需要打通皇上的关系,同时他还设计了1系列如何做这个生意的方法;
    众勋贵皆夸田宏遇的思路很好!
    以后碰到成国公等无法解决的问题,还可以由他通过皇上来解决。
    这次他们准备盖类似后世的3室1厅,还带有前后2个院子,面积总共约后世的200平方米小型别墅。
    这也是“田贵妃”与田宏遇商量的结果;
    它比较符合京城1些有点银两,但银两又不是很多的人家。
    房子建造的地段在稍微偏僻,但有小山和水流的地方,总体看是不错的。
    每套房子成本30两银子不到,计划以约50两银子卖出。
    按照京城约90万人口,每户5口人,至少可以卖出4万套这种房子。
    他们准备半年内建造2千套这样的房子,试水看看;
    如果大卖,再大4推出;
    他们甚至计划在京城推行房屋拆迁,把21世纪的做法放到京城来做。
    另外,分期付款也是1种可考虑的方式,每年付6两银子,12年还清等。
    这件事让成国公及身边的勋贵、“田贵妃”、田宏遇充满了期待;如果试水成功,则可以源源不断赚银两。
    另外,田宏遇在锦衣卫也混得风生水起。
    果然,在他这个百户管理的地方,街道上的地痞流氓都不敢跟他们理论,灰溜溜地离开了商户;
    他去了5城兵马司,找了负责人,对方当然惹不起国丈;
    更重要的是田宏遇分给他们3成,基本上与原来相差无几;而且现在更省事了,不干活都有银两。
    田宏遇的顶头上司杨千户也与他的关系很融洽;
    因为既有背景,又有银两,所以田宏遇在锦衣卫里如鱼得水;
    锦衣卫里的其他千户也过来找他聊天,1方面是套近乎,另外1方面是“取经”。
    田宏遇感到人生很惬意,从来没有这样快乐!
    嘉定伯周奎和周鉴有了分工,周奎负责检查污秽地方、掩埋和撒石灰石;
    周鉴则购买粮食、分发粮食给附近穷苦的老百姓;
    当然,他可没有那么老实,尽管只有5万两银子,也贪污了2万银两,最后花了约3万两银子买了陈粮。
    太康伯也干着同样的事情,但是他带着家丁老老实实地检查、掩埋污秽,并发放粮食。
    崇祯14年5月,乾清宫
    前几天,有官员将周铉消息告诉了都察院1位御史。
    今日早朝,这位御史拱手道:“启奏皇上,近来臣查证,中书舍人周铉与京城最大妓院怡春院做了1桩约200万两银子的生意。
    臣弹劾他们行为不轨,可能有危害朝廷的可能;否则,什么生意能够做得这么大呢?”
    听到这个消息,崇祯皇帝和绝大多数官员都很震惊!
    “200万银两”这个数字太吓人了!
    崇祯皇帝马上想到的这忠心的周国舅怎么只给自己捐银20万两呢?这也太不忠心了,他心里充满了怨恨!
    户部右侍郎站出来道:“启奏皇上,臣以为这件事要彻查;如果中书舍人周铉有问题,应将这200万银两收入国库。”
    成国公也在朝堂上,他认为这件事不好,可他自己又不能出面;于是,他朝他在朝堂上的盟友使了使眼色;
    吏部郎中站出来道:“启奏皇上,臣以为,皇亲国戚在外面做生意很正常;中书舍人周铉做的这笔生意的确很大,但不代表它有问题;
    以中书舍人周铉的身份,他不可能干损害朝廷利益的事情;
    更何况,他本人正负责驰援锦州的重大战事;
    如果有怀疑,莫不等他驰援成功回京城后再当面询问。”
    兵部尚书陈新甲生怕辽东又出纰漏,到时候又要去收拾烂摊子;他想起周铉临走时说过的话,还想起那1万两银票;
    于是,他站出来道:“启奏皇上,周国舅目前肩负重任,正在辽东代表皇上,展开驰援锦州的军事大计,不宜生变,臣建议待驰援成功后,再做考虑!”
    崇祯看了内阁1眼;
    范复粹心1动,他认为站出来比较合适,于是拱手道:“启奏皇上,如果都察院认为事情非常严重,可先修书信1封给中书舍人周铉;
    但臣建议,最好的方式是等驰援成功后,再做询问。”
    既然内阁首辅都这么讲,崇祯皇帝当然也不会有多大问题。
    散朝后,只剩余崇祯和王承恩。
    王承恩豆大汗珠往地上掉,并跪在地上道:“皇上恕罪,老奴失职,没有注意到周国舅竟然有这么1大笔银两的生意。”
    崇祯轻声说道:“起来吧!他要做生意,锦衣卫和东厂也不可能了解这么机密的东西。
    再说了,也仅仅是生意!
    但朕最生气的是,他做了这么大的生意,竟然只给朕捐这么1点银子。”
    王承恩站起来道:“难怪随军太监说周国舅在辽东出手大方,为了大胜仗,竟然给吴3桂、曹变蛟以及下面的副将、参将、偏将给了很大的奖赏。
    还有,他在开封时,也是拿了很多银子给那些官兵。”
    崇祯思索了半天,问道:“你说周铉是想干什么?是不是有收买人心的嫌疑?”
    王承恩觉得这个问题不好讲,但还是硬着头皮答道:“回皇上,老奴以为周国舅当着那么多官员这样做,应该没有这个想法。
    况且,他在朝堂上经常抨击那些大官;
    所以,老奴以为他应该只是想打赢仗。
    日后,待老奴派人多观察观察他。”
    崇祯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