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耶尔加罗德大公懦弱无能,当年皮亚斯特王国铁骑东侵,兵锋所指,许多领地几乎是望风而降,不战自溃。
然而卡西米尔占领此地,不过是为了弥补他在易北河之战中惨败的损失,將这里视为予取予求的补偿品。
那些当初投降的本地贵族与领主,很快发现自己的选择大错特错,接连遭殃,位置纷纷被皮亚斯特派来的心腹顶替,而本地的普通百姓更是被压榨至颗粒无剩,在苛捐杂税和强制劳役中苦苦挣扎。
如今,隨著皮亚斯特王国出兵西进,此地兵力空虚,而多年积压的民怨早已如同沸腾的火山。
凯萨琳率军入城,以雷霆手段处决那些作威作福的皮亚斯特官员及其爪牙,用绞索和刀剑洗刷旧日的恐惧,自然贏得了这些饱受摧残的民眾近乎狂热的忠诚与拥戴。
这时,一名侍从悄无声息地走到门边,垂首轻声通报:“夫人,客人们已经都到了,在客厅等候。”
凯萨琳的目光最后扫过广场上群情激愤的人群,微微頷首,放下窗帘,房间內的光线骤然暗了下来。
她利落地转身,黑色戎装的裙摆划出一道冷硬的弧线,离开了窗边那片映照著人间惨剧的微光。
城主府富丽堂皇的客厅里,壁炉燃烧著熊熊火焰,却驱散不了空气中瀰漫的紧张与寒意。
受邀前来的本地士绅们——几位富有的商人、拥有大片田產的地主,以及几位尚存威望的老派乡绅——正惴惴不安地坐在华贵的丝绒座椅上,彼此交换著惊疑不定的眼神。
无人知晓这位新入主城堡、手段狠辣的凯萨琳夫人召见他们的真正目的。
是如同皮亚斯特人一般,又要强征一笔数额惊人的“资助”,还是另有所图,这念头让他们如坐针毡。
早在初秋时节,为了应付前任统治者的盘剥,他们已经“自愿捐献”过一轮財產,如今个个元气大伤,现在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沉重的木门被无声推开。
凯萨琳一身剪裁合体的黑色戎装,腰佩一柄镶著蓝宝石的细长佩剑,步履沉稳地步入厅中。
她身上带著室外的寒气,目光锐利如鹰隼。
眾人慌忙起身,纷纷摘下帽子,慌乱地鞠躬致敬,动作里充满了敬畏与恐惧。
她径直走向主位落座,冰冷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写满不安和揣测的脸庞。
厅內鸦雀无声,只有壁炉中木柴燃烧的噼啪声。
片刻沉寂后,凯萨琳清晰而郑重地开口,声音不高,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力量:“诸位献出你们的忠诚,我將赐予你们——自由!与分享权力的资格!”
眼下,她所能依靠的核心力量,仅有腓特烈秘密资助组建的五百人精锐卫队和有限的后勤物资,此外就是和腓特烈的儿子,以及耶尔加罗德公国王后这个头衔。
她必须严格遵循腓特烈信中详尽的建议,团结所有可团结之力。
这意味著要將权力分享给在旧秩序中处於边缘的商人、工厂主、小地主和富农,把从处决官员手中没收的肥沃土地分给那些一无所有的无地农奴,从而迅速培养起一个根基深厚、只忠於她凯萨琳的庞大支持群体。
然而,这些习惯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秩序的士绅们,一时之间完全难以理解“获得权力”对他们这些非贵族出身的人究竟意味著什么,更无法想像出由他们这些人来参与掌权,將会是怎样一番前所未见的局面。
接著,凯萨琳宣布了一系列石破天惊的改革措施:废除不合理的旧法,订立並完善保障基本权利的新法律;严格保障私有財產不可侵犯;大力鼓励工商业发展,减免繁杂的行业限制;大幅度削减过往沉重的税负;改革官员任命制度,打破世袭垄断,引入能力考核;並著手组建一个由各阶层代表参与的议会。
这些政策,每一条都衝击著旧有的根基。
厅內响起一阵压抑的骚动和低语。
不少人曾听闻韦森公国正是凭藉类似的变革,在短短数年间迅速崛起,积累了令人咋舌的財富与力量。
想到此,一些商人眼中原本的恐惧逐渐被一种混杂著激动与希冀的光芒所取代,仿佛在浓重的黑暗中,终於窥见了一丝通往繁荣的可能。
凯萨琳看到他们眼中激动、又带著些许贪婪的光芒,心知这件事成了。
与此同时,腓特烈在一家蒸汽麵包铺的工作间里下达最新军令:“儘可能消灭皮亚斯特军队有生力量。”
(本章完)